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民乐作品创作回顾与分析

2017-03-24

美育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乐音乐创作作曲家

田 刚

(浙江音乐学院 作曲与指挥系,浙江 杭州 310024)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民乐作品创作回顾与分析

田 刚

(浙江音乐学院 作曲与指挥系,浙江 杭州 310024)

通过对音乐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对比与归纳,将新中国成立后65年来浙江民乐创作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作曲家以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特色进行概括。这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65年以来民乐作品的创作发展进行的回顾和分析,着眼于探索浙江省本土文化特色对于音乐创作的影响,并希望对未来整个浙江的音乐创作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导向作用。

浙江省;民乐创作;本土文化;地域特色;作曲技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民乐作品创作概述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也是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中心。自古以来,浙江就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保持着良好的历史传承。例如在音乐和戏曲方面:民间小调、丝竹音乐、越剧、婺剧、浙派笛艺、浙派琴艺、浙派古筝等艺术流派和形式,至今仍然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中重要的遗产和组成部分。浙江坚持重视文化的发展,无论在诗歌、书法和绘画还是建筑与雕刻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可贵的是,在发展的同时,浙江省一直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并为艺术形式的拓展开放了相当大的延伸空间,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鼓励发扬文化传承,并对新作品的产出加以投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的音乐创作发展呈现出一种持续而稳健的前进步伐。半个多世纪以来,浙江省的音乐创作一直在吸收本土音乐素材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发扬与前进。尤其是近3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艺术领域发展层次的提高,浙江省在歌曲创作、歌舞剧创作、管弦乐创作,尤其是民乐作品创作等方面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原创作品。这其中,有对地方戏曲和曲艺、山歌等民间音乐改编、引申而来的作品,如本土作曲家吸收了越剧或婺剧的戏曲板腔素材创作了不同形式和题材的音乐作品,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例如,笛子演奏大师赵松庭精通竹笛这一乐器和乐曲,创作了200多首竹笛新作,不仅充分地发挥和展示了竹笛这一乐器的演奏特性,并将笛曲中最富浙江音乐特色的部分通过一定的创新手段有层次地表现出来。同时,浙江的山川灵秀,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也促使了作曲家自如地根据浙江省内人文遗产与文化资源的特质进行创作。如经多次改编流传至今的民乐作品《舟山锣鼓》,使用了著名的浙东锣鼓素材,是对浙江舟山地区人民的劳动生活的生动描述。除此之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不仅有着强烈的地域性特色,同时又融合了具有时代特征、摆脱了传统固定审美套路的“新民乐”作品。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间创作的民乐作品中最为凸显。尤其是近20年来,浙江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形式吸引了除浙江省本土的作曲家之外的一大批省外,甚至是国外的优秀作曲家为浙江省的文化创意项目谱写新的作品。这些作品综合了当代较为先进的音乐创作手段和浙江传统文化特色,不仅推动了浙江音乐创作本身的发展,也在世界性的范围内传播了浙江的优秀文化。

二、新中国成立65年来浙江省民乐作品创作发展脉络

新中国成立65年来浙江省的民乐作品创作发展脉络,根据创作特点与风格的特征,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开始;第二个阶段:“文革”期间至“文革”结束;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开始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伊始。尽管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各项建设都呈现出百废待兴的状态,但对于文化的发展却从未在主观上滞后。相反,对于文化艺术复兴的理想使当时的创作群体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创作动力。这一点,对于浙江省民乐作品的创作情况而言,整体呈现出一种积极而又相对统一的局面,即:那时的作曲家在创作中会将民间音乐作为主要的素材进行采集和发展。以现在的艺术观点来看,这样到“民间音乐的第一线”去的意识和行为都是一个优秀的作曲家在创作中所必然经历的重要阶段。在那个时代,职业作曲家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优秀的民族器乐演奏家在担任演奏的同时,根据乐器本身的特性和多年的演奏经验归纳出一套独特的具有强烈个人特点的音乐发展规律,继而进行音乐改编和创作,然而这样的音乐,它的创作素材依旧是来自于民间音乐本身。那个时代传播和遗留下来的重要作品,大多是这一类。最著名的例子是笛子大师赵松庭和他创作的竹笛作品。作为南派笛艺的代表人和浙派笛艺的创始人,赵松庭既是演奏家,又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作为演奏家,他熟悉竹笛这一乐器相关的曲目、戏曲、民间音乐等各种演奏形式。而多年的演奏经验和所掌握的复杂演奏技巧使他深知浙江本土音乐在这一乐器上的种种表现力。而作为老师,为了教学的使用,他在本土音乐的基础上改编了一系列对这一乐器在教学方面有着有针对性的竹笛作品。从他的成名作《早晨》开始,到他后来的《三五七》等,连同他为了教学而改编的作品,创作数量也颇为可观。此外,作为浙江东阳人,他对婺剧也非常了解,他的作品中以《二凡》《夯歌》《婺江风光》《三五七》等为代表,都是以婺剧为主要素材创作的。尽管,赵松庭早年接受的主要是法学方面的教育,并于后来考入现在的复旦大学法律系。以今天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他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专业作曲家或者演奏家,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研究方面,赵松庭所掌握的知识之深厚,内容之广泛要优于当今许多音乐学院出身的青年作曲家。而这一点,也是那一代作曲家普遍的共性之一。总的概括起来,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和音乐家大都是在自身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对民间音乐、地方本土各式各样的艺术流派和他们的历史做了充分的了解和消化,并不断地在音乐创作上结合这些艺术特点进行探索和尝试。这一批优秀的作曲家聚集在浙江,如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沈凤泉、张平生(音译)、刘志等,把浙江省内很多有特色的民间音乐如舟山锣鼓、打鼓、打洋铤等与当时的民乐创作糅合在一起,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作品没能保留下来。但由于浙派笛艺的传承和竹笛教学使用的必需,使得赵松庭的作品不仅得以保留下来并流传至今,而且成为这一阶段民乐作品创作的经典代表。

(二)第二阶段:“文革”时期

在“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浙江省的民乐创作受到了来自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的影响,一大批具有当时时代特性、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民乐作品运营而生。如《舟山锣鼓》、赵松庭的《渔港春潮》、蒋国基的《水乡船歌》等作品大多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均属于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创作的主要内容被限定在阶级斗争与生活生产两个方面。而音乐的创作也主要反映那个时期的社会主题。由于创作的主要手段依旧是借鉴民间的特色素材进行加工、糅合、改编、重组的,因此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当时的作品在技术处理上尚有诸多不到之处。而作品在音响上却更富有中国文化的传承,例如《鱼港春潮》这部作品,是赵松庭第一部改编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赵松庭先生试图把很多有趣的素材处理成较为庞大曲式结构中的一部分,并对竹笛的演奏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时期的改编作品中,由婺剧音乐《花头台》改编成为民乐合奏的同名作品也是代表作之一。

(三)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自“文革”结束至改革开放的前15年,浙江民乐创作开始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这一阶段,以钱兆熹和他的作品作为重要的代表。

钱兆熹的创作是在对越剧进行改革,并加以重新编配的基础上开始的。他早年的艺术经历非常丰富,不仅有着在军队文工团、浙江省歌舞团、浙江越剧团工作和演奏的经历,同时,在辗转这些单位期间,伴随着学习各类乐器如小提琴、钢琴并跟随北京的老艺术家学习作曲和管弦乐写作等过程,尽管他的早期音乐创作以改编为主。如为中国古典音乐重新改编创作的《双声恨》《梅花引》《雨打芭蕉》《鹤鸽飞》《为合唱,钢琴与打击乐而作——“扬州慢”》等都是在这种思想观点下创作的。这些作品使听众能产生一定的“熟悉”感,传播起来的覆盖面则更为广泛一些。但随着实践的积累,钱兆熹的创作逐步向专业音乐靠拢,并开始专门为民族乐器创作作品。他的民乐创作数量非常多,较为知名的作品有《西湖梦寻》《原始狞猎图》《双声恨》《伯仲吟》《梅花吟》等。他所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竹笛与民族管弦乐作品《和》包含三个乐章,演出时间近30分钟,是那个时期民族管弦乐中较为庞大的作品。他的创作是在传统的中国戏曲音乐、民乐音乐的基础上,融入西洋音乐创作的技术,包括音响结构、音色布局和一些将西洋乐器混搭进民族管弦乐队的配器手法,在当时的国内乐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世界上几个著名的中乐团至今都常演他的作品。

(四)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改革开放初期的艺术发展逐渐走向繁荣,这在浙江省的音乐创作尤其是民乐作品中也有所显现。从这个时期开始,一脉相承延续下来的对中国古典音乐进行的改编创作仍在进行,其代表性的人物当属蒋国基。蒋国基早年曾在戏曲院团担任过不同种类的工作,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促使他辗转找到当时还在“牛棚”改造的赵松庭,并拜赵松庭为师,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终于成为当代笛子演奏大师。不仅如此,他坚持改编写了不少的作品,最著名的是1976年的《水乡船歌》。除此之外,一些在音乐学院受到系统音乐创作教学的浙江作曲家开始为民乐创作作品。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新的创作力量涌现出来,作曲家们开始在创作中大量地进行富有时代感的改革,开始将自己在音乐学院学习到的西方音乐创作技法,渐渐融入民乐作品的创作中去,在这一代的作曲家中,有些从戏曲音乐创作开始,创作领域逐渐辐射到其他类型的音乐创作,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刘建宽。

刘建宽最初的创作是以戏剧音乐为主的,90年代初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以后,就创作了若干部越剧历史大戏,如《归长安》《孟姜女》《江南女巡按》《阿育王》等。他的创作理念是:作为一个好的作曲家,应当不仅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即为戏曲创作好的音乐之外,还要为各种音乐类型尤其是民乐产出优秀作品。于是在后来的创作中,他又写了一大批各类型的民族器乐作品,如江南丝竹《四明小景》、二胡协奏曲《醉花荫》、古筝与大提琴《游镇海古炮台有感》、笛子与乐队《天一随想》、民乐合奏《古戏台追忆》等等。[1]

现任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翁持更,尽管并非为浙江本土出生的作曲家,但是他的创作早已突破了自身的地域限制。他创作的越剧音乐《孔乙己》《藏书人家》,分获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音乐奖。翁持更对浙江戏曲的学习、研究、吸收由此可见一斑。近年来,他的创作更多地采用了具本土特征的音乐素材,通过作曲技术手段的加工,强调意境的延伸,从而表达音乐审美的不同涵义。他根据李白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的竹笛与乐队《梦游天姥》,没有采用以往常见的具象的描写手法,而是在不同的八度间转换同一条旋律的传统表达方式,通过音响上的不同变幻,勾勒出这首诗所表达的独特意境与情怀。

自2000年以后,浙江省新一代青年作曲家开始在民族器乐的创作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有更具时代感的创作意识,同时也在系统而严格的教育中吸取了更多的技术养分。部分年轻作曲家不满足于传统民乐创作的现状,表现出对民乐创作的实验探索精神,借用西方的音乐创作理论体系来改造中国民乐创作的现状,这些思路和视角的转换使得中国现代民乐创作风格出现转型。如浙江省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王天明,他的早期民族器乐创作同样与戏曲有关,尤其受婺剧音乐的启发。《春闺梦》创作于2004年,是他较为重要的民乐合奏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吸收了昆曲《牡丹亭》的唱腔,混合了一些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如和声、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整体音响已经同之前几代作曲家的音乐语言完全不同,其色彩性的渲染使音乐在听觉上更加细腻精致。

三、浙江省未来民乐作品创作发展道路探索

纵观新中国成立65年来浙江省民乐创作的发展历程,从单纯对戏曲曲调进行改编创作,到结合中国古典音乐素材和西方创作理念合一而成,再到不断突破、发展,并借助丰富的技术手段拓展民族器乐的音乐、音响,尽管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在相对固定的模式下发展了几千年的时间,但自新中国成立开始,重大的历史时期和事件已经开启了民乐创作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的音乐理念带来了变化与更新,音乐的审美观念与特征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所谓新音乐的时代来到了。浙江的作曲家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尤其在对传统音乐有着广博的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的民乐创作,或保留了浙江地区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的特色,或体现了浙江地区独特的文人文化,或表达了蕴含在浙江本土风土人情中的细腻情感,但同时渗透了一些来自西方作曲技法的观念和手段。

一直以来中国新音乐的创作关注点都集中在恢复高考后专业音乐学院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的作品中,然而,创作的变革不仅仅属于这些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新兴作曲家,同时也属于有着先进理念的音乐人。在浙江省以钱兆熹为代表的作曲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开始尝试用新音乐观念重新书写民族乐器创作的新历程,他的《水月》和《渔乐》,是民乐合奏中的两首精致的小品,贯彻了他的创作理念中“现代音乐被称为是‘音色和节奏’的时代,‘音色旋律’‘节奏交错’以及配器上从融合到分裂的发展,乐器个性的强调,非乐音、噪音的解放,和声及曲式结构的新观念,微分音,任意律等等,这些正是我们民族器乐的特点和长处所在,正适合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2]在这两部作品(《水月》和《渔乐》)中,民族乐队的配器借鉴了西方现代音乐的配器手法,不仅挖掘了新的音响效果,并且形象生动,在手法上也颇具创造性。旋律节奏与众不同。与此有着异曲同工的作品是他的另一首作品《原始狩猎图》,作品中除了“活五”调式的运用,在根据表现的需要还借鉴了西方的全音阶、多调性、双调性、调性叠置等手法,都为这些具有强烈的传统音响特征的音乐增加了非同一般的新奇效果。正如钱兆熹本人所总结的:“现代民族器乐的创作,一是在现代派的基础上的向民族意识的吸收;二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一切对我有用的现代技法,并使两者有机的结合。”[2]从这些创新的观念中,可以看出作曲家们活跃的艺术思想,在独立的艺术追求下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是以完善的艺术理论和作曲技术为前提的,也是音乐作品成为具有独立思维和艺术追求作曲家的先决条件。尽管传统的民乐如《花头台》《出山炉》等作品带有浓烈的乡土气和热烈的情感并以此吸引着听众,而发展到近30年的现代作品则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几乎每部作品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每位作曲家都对民乐音响有着独特的理解。在日渐新颖的音乐创作中,突显的是中西音乐作曲技法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在探索中西交融的道路上,浙江省的民乐创作始终坚持去体现浓郁的浙江地方音乐风味,无论是根据地方音乐改编的《花头台》《舟山锣鼓》《水乡船歌》《渔港春潮》,还是完全原创的《梦游天姥》《富春山居图》等都在保留浙江音乐的特色和韵味上做到了恰到好处,这是浙江音乐创作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当代音乐的创作,走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了色彩缤纷的21世纪。可以看到,本土文化(national culture)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由浅入深、由感官的表面触动到深层次的精神界面,都影响着浙江作曲家们的艺术创作题材和素材选择,是他们获得审美依据与创作灵感的根本源泉。浙江作曲家尝试在本土文化语境下实现创作题材的时间与空间性跨越,即借鉴并融合本土素材,保留并开拓浙江特色,这成为浙江民乐创作的独到特质和价值精髓。当然,如何进一步突破由于将民族乐器西洋化所形成的错误模式,充分发挥民族乐器本身固有的优势,特别是乐器构造本身、音色组合的个性,以及演奏技术方面的处理等,是今后作曲家们仍需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1] 朱为总.让音乐和心灵自由飞翔——作曲家刘建宽印象[J].文化艺术研究,2012(4):77-84.

[2] 钱兆熹.觅现代民族器乐创作之路——我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4(1):14-17.

(责任编辑:王旭青)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of Zhejiang Folk Music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IAN Gang

(Department of Composition and Conducting, Zheji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Hangzhou 310024, China)

By comparing and summari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musical language, this paper divides into four main stages the creation of Zhejiang folk music in the 65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summarizes the creative features of the composers in different stages.This is as good as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music in Zhejiang Provin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the past 65 years with a view to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n music cre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guiding its future development.

Zhejiang province; folk music creation; local cultu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echniques of composition

2017-01-11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建国以来浙江地域文化对音乐创作的影响——以浙江省部分原创民乐作品为例》(16NDJC278YB)的阶段性成果。

田刚(1956—),男,山东滨州人,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教授,主要从事作曲与作曲理论研究。

J648

A

2095-0012(2017)02-0072-05

猜你喜欢

民乐音乐创作作曲家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小小作曲家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