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卡拉瓦乔的美学启示

2017-03-24

内蒙古艺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卡拉瓦米开朗基罗圣母

苏 森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系 呼和浩特 010070)

一、文艺复兴后的背景影响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美术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有人称之为曼那主义(Maniera、矫饰主义或是样式主义)。其实它的本意是说在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一种对于形式——外在形式的美特别重视的时代。事实上这个流派出现在米开朗基罗的后期(米开朗基罗活到89岁),他的后期已经碰触到对形式的思考。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拉斐尔的作品(这两位在1920年以前就去世了)追求一种非常崇高的精神,他们渴望把人性里面最完美最崇高的那一部分发掘出来,甚至去完成一种极其完美的人性的感觉和力量。可是到米开朗基罗后期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他似乎在思考一个问题,即人性的圣洁与人性的沉沦。这是不是两个不同的力量而这两个力量在我们的身上其实是一种冲突挣扎的一种状态。比如说米开朗基罗在中年以后经常做的很重要的题材叫做“囚”,当时做这一系列的雕刻想表达出每一个人的肉体是其灵魂的监牢的象征。其本意是说每一个人都有灵魂的状态,精神的向往,渴望圣洁、渴望自己有非常崇高的追求。可是有时候却有一种无法自制的欲望,不管是吃的欲望还是肉体的欲望或者贪婪的欲望,而这个欲望是跟圣洁对立的。米开朗基罗一方面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可同时在生活里也有很多其他的欲望,欲望则慢慢变为了鞭打折磨他的一种痛苦。人性本身这两个部分有时候会有一种分裂的状态,米开朗基罗用这样的方法创作了他的艺术作品,也让我们感动于他的艺术作品里的那种美,看到圣洁与沉沦之间冲突的某种状态,可是米开朗基罗觉得圣洁和邪恶会同时并存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并没有除掉邪恶的可能,因为我们忍不住会发怒以及做出残酷的动作。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圣洁向上的力量来指引,所以他讨论的是说人性、圣洁与沉沦其实是一个不断再平衡的状态。也许有的时候会平衡得很好,有时候却也会忽然失衡。我们很难解释某一天为什么脾气会很暴躁,而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自己内在的这一部分。米开朗基罗的后期引发出来的这个Maniera矫饰主义的流派,其实是他对于人性里面两级的冲突性的一个思考。所以后来米开朗基罗就影响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在文艺复兴之后活跃于意大利罗马的卡拉瓦乔。

二、人性的审视与重新揭露

卡拉瓦乔可以说是文艺复兴之后开创一个新的流派非常重要的人物。卡拉瓦乔来自一个穷困的家境当中,他对底层劳苦大众的生活和形象非常熟悉,观察理解更加深刻,这为卡拉瓦乔革新传统艺术、创造新艺术形象,使普通平凡的劳动者走进神圣的艺术殿堂提供了难得的生活基础,为他开创了一个艺术的新纪元。卡拉瓦乔跟文艺复兴前期的艺术家不同的是,他的创作部分受到米开朗基罗的影响,甚至把他对人性内在的黑暗面以及邪恶残酷的部分做了更多的揭发和探讨。因此在他的绘画里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画法——“明暗对比法”(chiaroscuro),因此在卡拉瓦乔手中,这种新风格是达到真实性和灵性的工具。卡拉瓦乔的画里常常有一半是完全黑暗的状态,一半则有光。他的作品让我们感觉常常用蜡烛作光源,因为蜡烛的光比较微弱所以有一部分是蜡烛的光照不到的部分,他用这个方法来解释说人性也有一部分是倾向于光明的,可是不要忘记仍有一部分沉沦在黑暗之中。对于这两者的探讨不断地表现在他的绘画里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流派。

在文艺复兴之后,卡拉瓦乔把西方的绘画带到了一个比较写实主义的道路上去。所说的写实主义意思即不管是达·芬奇、拉斐尔甚至是米开朗基罗,基本上对人性都有一些美化,他们希望把人性当中最崇高最伟大的部分展现出来,好像给予人性很大的积极向上的、圣洁的鼓励。可是如果美化这个词的意思是说我们画了一张非常完美的作品,那么同时我们也可以去分析这个美化的过程是不是掩盖了某些不算美丽甚至丑陋的现实。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卡拉瓦乔刚刚好跟美化不一样,他觉得人生应该去真实呈现原来的样貌。比如我们今天去拍一张照片,可能有一个很沙龙式的摄影师会把你拍得很美,然后把这张照片给朋友看,可是朋友却不敢说跟你一点都不像。另外一个摄影师可能很真实的把你的长相容貌神态拍出来而大家也许会觉得太写实了。这个时候便会有一个矛盾,我到底是希望我的照片是被美化过的还是比较像我个性且比较真实自我的那个状态。此时就可以看到,从文艺复兴时期转变到卡拉瓦乔时期其实中间有一个求美还是求真的为难。

卡拉瓦乔的作品《圣母之死》当时引起了教会非常大的不满,因为当时大部分的作品还是教会来订购,教会希望有一张圣母之死的画作挂在教堂里引起大家对圣母的崇拜、怀念与感恩。拉斐尔作品里的圣母永远是完美到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可是卡拉瓦乔所创作的圣母为什么引起很大的争议,引起教会的不满并且退件不再偿付款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卡拉瓦乔在思考圣母之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画面。过去都把圣母玛利亚画成极其圣洁完美的一个女性形象,但卡拉瓦乔来自贫民窟并且他看到了太多在穷困疾病当中的潦倒不堪的女性形象。圣母去世时也到了中晚年时期,她不是一个年轻的美貌的女子。而在卡拉瓦乔之前很多人画圣母之死,圣母永远是二十几岁。例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皮耶塔》,圣母抱着死去的耶稣时仍然是少女般的形象。可卡拉瓦乔知道什么叫生命的苍凉,所以最后,他画出圣母的样子是躺在那里腹部胀到好像肝病到了后期,脸色灰暗的形象。对卡拉瓦乔来讲他觉得如果圣母之死是一个感人的画面,他希望人们明白比如我们到医院看到任何一个在不治之症的病痛后期之人以及临终时所受痛苦的过程。所以卡拉瓦乔觉得他不希望美化,他希望人们了解如果圣母担负了一个人世间的痛苦,那这个痛苦其实也是人们都要经历的。

卡拉瓦乔是一个一直让我们矛盾的艺术家,也许以前会害怕卡拉瓦乔,因为站在他的画面前你都会觉得他要你忍住一切的痛苦去看一个人世间非常苦难的画面,可是他的作品给我们很大的感动的是卡拉瓦乔从来不逃避人生真实的面貌。所以这张圣母之死其实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认为圣母之死如同所有人一样,是带着难以忍受的痛苦去面对死亡。因此有机会看到这张画的时候也许可以重新思考卡拉瓦乔在西洋美术史里的重要地位,或者更重要的是说借助卡拉瓦乔思考我们在艺术里应该欣赏什么。我们是要永远看一个被美化过的甜美的东西,还是要看画出了生命真相很动人的作品。生命的真相是有痛苦的,生命的真相也有残酷同样也有沉沦。可是如果能够通过这些人性里面的明暗面的对比,也许人性就会有一个积极向善的光明面的出现。

三、人性的觉醒与美学启示

卡拉瓦乔所开创的明暗对比法里这个“明”是光明,而“暗”是黑暗。我们每个人都有明的部分和暗的部分,生命里面有一部分是忧郁愤怒不被明亮的光所照耀的。如果要去描绘人生,只是画光明的部分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生面貌,应该把两部分都描绘出来才是真实的面貌。所以一般人在谈到卡拉瓦乔的“明暗对比法”的时候总是把他的明暗对比当做技法来讨论。可是他实则讲的是人性的两面。我们会觉得他的画是比较沮丧消极的,可事实并不如此,在他的很多画里我们会看到画面一半是在黑暗当中,可还是会感受到他另外一半的光明其实是人们本身的向往。即使生活在很大的痛苦和沉沦当中还会渴望心灵当中能够有一线的光明被启发在萌芽,那一线“明亮”便是最重要的部分。

举一例子:卡拉瓦乔是如何表现耶稣门徒马太自我觉醒的过程。马太原来是一个税务员,在古代以色列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也常常会被社会认为是最贪婪的人。因为,他们整天与钱为伍扮演着剥削百姓的角色。传说耶稣经过像今天的证券市场的地方时,马太就在里面忙着类似炒股票,耶稣忽然指着马太说让他跟过来,结果马太就丢下手上所有的东西跟耶稣走了,然后他后来记录所有耶稣讲过的话并成为西方世界传播基督教福音最重要的一个门徒。所以当教会委托卡拉瓦乔画一个门徒马太被耶稣召唤的作品时,他一直在思考这中间的关系是什么。他觉得刚好可以解释他的“明暗对比法”,所以画里可以看到在一群脑满肠肥埋在铜臭味里的人当中,马太手上拿着一大笔钱,画面的右上方有一个不容易发现的耶稣的一张脸,他的手伴随着一道光指着马太,而马太就从众人当中回头看耶稣,然后用手指着迷惑彷徨的自己说:“你在叫我么?”卡拉瓦乔告诉我们说马太被耶稣召唤是因为他心里面最圣洁的部分忽然被呼唤起来了,不管我们怎么沉沦于现实的贪婪当中,我们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神圣的向往。也许耶稣并不只是一个外在的力量与存在而是我们的内心对自己呼唤的一种力量,在沉迷于各种外在追求的时候也许一刹那间我们会有一个对真理光明的渴望。这个是卡拉瓦乔在画这张画的时候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所以画面里的这个光也是卡拉瓦乔表达内在觉醒的那个光。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一个勇敢、正义、成功化身的青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卡拉瓦乔晚年也画了一个年轻的大卫,手上提着歌利亚的头,结果卡拉瓦乔把自己的自画像画在歌利亚的身上而不是大卫的身上。画面中最典型和强烈的要素就是明暗对比,人物形象在黑暗中凸显出来,周围几乎完全没有可以识别清楚的空间,战胜者大卫悲悯的目光,歌利亚绝望的、充满恐惧的脸,使整幅画沉浸在一个神秘而痛苦的氛围中。卡拉瓦乔觉得他的一生并不成功也没有那么圣洁光明,可能在他的心里面有很多的忧郁、痛苦和哀伤,于是这个时候他把自己画在失败者的脸上。这是西方美术史上第一个不认同大卫而认同歌利亚的人。在一幅具有世界价值的作品中表现自己和自己的故事,其价值就是对人生、人的困难、痛苦和胜利的寓意。我们可以思考的是其实在社会里没有那么多人一定都是成功者,怎么去学习面对失败也许是卡拉瓦乔的艺术留下来的一个重要的启发。

[1](中)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

[2](美)普罗斯,郭红英译,卡拉瓦乔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年.

[3](美)凯瑟琳·普格利希,尹晶译,时间的回归:卡拉瓦乔[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17年.

猜你喜欢

卡拉瓦米开朗基罗圣母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明暗交织的卡拉瓦乔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卡拉瓦乔巨作 遗失百年后估价1亿欧元上拍,真伪存疑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
巴洛克之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千眼圣母
卡拉瓦乔:明暗、戏剧与永恒回响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