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工作者的责任观
2017-03-24成吉思乐
成吉思乐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艺术系 鄂尔多斯 017000)
首先本文立足点和视野着眼于当下舞蹈工作者的责任观,一是对现今舞蹈领域某些现状进行反思,比如“舞伴歌”的现象;作品走市场化为了迎合某些观众特殊口味,而丧失舞蹈尊严的现象;虚浮、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创作、学术等心态皆可见。二是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坚守、付出和寄望的感动。中国当代舞蹈能取得如此成就,可以说是那些老一辈舞蹈艺术家们耗费一生精力所取得。三是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创作为何相对国外舞蹈艺术创作较为薄弱引发的忧思。
如今中国当代舞蹈之路已在脚下,因此推动它前进的主力军——舞蹈工作者,其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决定着整个中国当代舞蹈的命运走向。也可以说舞蹈工作者无论是在路在何方的境地下,还是路在脚下的境地下其采取的行动无论如何都会改写舞蹈历史。而决定这种走向的力量主要是舞蹈编导、舞蹈演员、舞蹈理论者、舞蹈教育者,因为他们基本是整个舞蹈实践与理论道路的中坚力量。
一、舞蹈编导
舞蹈的发展是经过生产、作品、消费不断推进向前的,因此舞蹈想要发展必须通过生产者来实践,从而循环带动整个链条的发展。而这个生产者之一就是舞蹈编导,他是一个作品的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一个作品创作的始发者,与舞蹈演员共同完成作品的最终呈现者。并且舞蹈编导作为一种身份认同,在许多人眼里他应是集编导、舞台美术、灯光、服装、编剧于一体的综合体,是全能型人才。因此舞蹈编导的重要性决定了他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与其他舞蹈工作者不同,所以无论在创作观念上,还是创作方式上,首先舞蹈编导的成功取决于自己所树立的舞蹈高度上,其次才反映在他的作品上。也就是有人说的“有什么样的高度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你有什么样的作品”。因此舞蹈编导在打破思想禁锢的隐忧、解放自己的观念、开阔自己的视野、寻求编创技术方法的学习与进修的同时,别忘了自己作为舞蹈工作者的责任。因为舞蹈从来不是幼稚的,如果它幼稚了那只是舞蹈工作者把它做幼稚了。
由于本文视角着眼的是当下,所以选取的主要代表人首推舞蹈编导王玫。看过王玫老师编导的作品无不被她的作品所臣服。在她的舞蹈作品里舞蹈不是简单的肢体语言,而是具备给人思考的艺术,对舞蹈的态度一目了然。她的一系列作品让人津津乐道,如《也许要飞翔》《洛神赋》《雷和雨》《我们看见了河岸》《流行歌曲浮世绘》《天鹅湖记》《生活在别处》都是本着自己最真实的心,站在舞蹈艺术高度上,以一份异于常人的责任心而创作。罗素先生曾有一句座右铭说过:“人有三种情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悲悯。”从王玫作品的呈现上看,王玫无不在履行着作为人的责任和对舞蹈艺术的责任。
二、舞蹈演员
提到舞蹈作品另一个生产者非舞蹈演员不可,他承担着舞蹈作品生产、交流、甚至舞蹈形象的责任。可以说如果舞蹈编导是站于幕后掌大局之人,那么舞蹈演员则是台前给予形象地塑造表现的中介人物,沟通编导与观众、作品与观众的桥梁,是舞蹈艺术的形象代言人。从历史层面看新中国建立之初舞蹈表演人才缺乏,但经过不断努力发展,如今舞蹈演员较之过去无论从条件、数量还是从技术上均是向着全面化、多元化发展。在擅长表演古典舞的陈爱莲;擅长表演民间舞的刀美兰、莫德格玛、阿依吐拉、崔美善、杨丽萍;擅长表演芭蕾舞的白淑湘等舞蹈表演佼佼者的带领下,现今颇有造诣的舞蹈表演者则推选王亚彬,她编导表演同步进行,编表合一使她有着自己的舞蹈态度和原则,以舞蹈来思考时代、社会、生命问题,站在这样的高度上她所演绎的作品也就具备了高度。
三、舞蹈教育者
使舞蹈能发展为一支壮阔的队伍,离不开舞蹈教育工作者的支持。舞蹈教育者如同园丁播撒种子,以培育的方式来体现他的责任感。舞蹈教育者的责任体现于教学以及对于学生的态度上。因此当然要首推舞蹈教育家吕艺生。吕艺生倡导舞蹈素质教育,他认为舞蹈美育素质教育让人人享受艺术教育成为现实。我们有望从中感受到审美教育的神奇力量,使舞蹈走下象牙塔,获得更广阔的天地。他著的《舞蹈教育学》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舞蹈教育的规律,其中对舞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舞蹈学习者受益匪浅。如今年过八旬的吕艺生还积极奔走于舞蹈教育事业,其精神和责任的驱使实在值得效仿。
四、舞蹈理论者
在资华筠老师的《论专业舞人的职业尊严和对舞蹈研究的思考》中写道:“眼界所及,在学术领域(尤其青年学子)中,诸如:‘大’题‘小’作,空而无当;崇‘洋’媚‘新’‘名词爆炸’,自己未解其意,就拿来吓唬人;以偏概全,抓不住一点以及其余,走向错误结论。究其还是:人风、学风、文风问题。”诸如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于舞蹈理论人员可谓是质问和考验。资华筠老师的论文集《舞思》开篇里谈到她上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所所长时,说了一句让大家记忆深刻的话:她不是上任而是来上学的。这种学术、作风的严谨、谦虚,使她能够沉下心学习、研究,自始至终保持学习的态度。这反映了她内心对于自己作为舞蹈工作者的责任。中国舞蹈理论从一穷二白到现今每年都会有数十本书籍出版,文章更是数不胜数,舞蹈理论家、学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舞蹈理论才能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当代舞蹈从无到有,从百端待举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中国舞蹈工作者的确走出了一条多元的道路。这种多元具体体现为舞蹈实践参与人的多元,即具体表现在上至老下至小的年龄构成;白领、学生等阶层构成;以及舞蹈编导、舞蹈理论者、舞蹈表演者的专业构成上。其次体现为舞种发展的多元,比如现今中国当代舞坛上古典、民族民间、芭蕾、现代、当代舞五朵金花的齐放异彩,缤彩纷呈。再次表现为各院校立足区域特色所带来舞蹈教学体系的多元。最后表现为编导所创作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所带来的多元。
[1]《新中国舞蹈史》冯双白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1.
[2]《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隆荫培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9.
[3]《中国舞蹈大辞典》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冯双白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12.
[4]《舞思》资华筠著.文艺出版社2008.6.
[5]《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流变》金浩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