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创作中的卡通元素

2017-03-24

内蒙古艺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卡通艺术家色彩

周 慧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艺术教学部 呼和浩特 010010)

一、卡通元素运用的成因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们在观念和思想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待事物的认知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各种“新潮”艺术不断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对艺术家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改变。“70后、80后”成长之时,伴随网络的迅捷、文化的多元性、网络信息时代下资源的丰富性,影响和改变了艺术市场。这种改变尤其体现在了艺术家创作中卡通元素的运用。

面对教育体制与社会变革下的“70后、80后”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中的表达上也与以往“50后、60后”艺术家有很大不同。其一,他们的作品多与自己成长在一种快餐文化、肯德基、可乐、电玩、看动画片、读漫画书的环境中联系在一起。其二,他们想要凭借于对卡通文化或者虚拟社会的理解,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创作方式并不是直接地将卡通图像单纯地描摹,而是以这种文化体验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的一种感触、理解和经历。他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和经验始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追寻一种平衡。

而卡通元素存在的虚拟场景会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使人从都市繁华、社会压力中解脱出来,成为人们精神上的避风港,也成为人们心灵释放的出口。

出生于“70后、80后”的一代艺术家,与“90后”一样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小处于平稳、安逸、娇惯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往往处于孤独、迷茫状态,相对比较自我,却又极其渴望备受关注,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他们寄予的期望很高。在此类艺术家当中,似乎与《铁皮鼓》中所描述的拒绝长大的心态几乎每个人都有。成长的经历促使他们想要找到更加轻松、快乐、单纯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自身的作品来呈现内心,找到自我存在感。他们不会像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家那样描绘历史、社会重大事件,反而以轻松、娱乐的姿态区别于以往那些重大历史题材的描绘,找寻一种属于自己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人在现实情境当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在卡通元素出现的虚拟时空里变成了随心所欲的从容。

而“70后、80后”艺术家将卡通元素运用到油画作品中,所呈现的艺术表现力及视觉上的效果是独特而强烈的,内容上的表达与情感上的宣泄是极为丰富的。

二、艺术创作中的卡通元素

卡通文化的传入和影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到城市建筑、小到生活中的日常商品,都有卡通图像的影子。而影响和接受最快、最深的还属“70后、80后”一代人,他们都是看动画片和漫画书长大的一代,卡通这一概念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他们也是被网络与新媒体包裹着的一代。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当代油画,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下,“70后、80后”艺术家将卡通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有着强烈的社会属性的“卡通”一词,在我们提及到之时,脑海中自然而然会呈现出许多卡通图示,像欧美、日本的一些经典动画片《花仙子》《机器猫》《变形金刚》,国内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等,都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的元素。他们借鉴漫画的造型和构图样式,将经典的卡通元素进行分解、重组、再创造,与自己的作品很好地结合起来。无论在色彩运用上、表现形式上、视觉感受上,都让人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艺术界也因此将运用卡通元素创作的这类艺术家称其为“卡通一代”。

卡通一代的领军人物自广州的黄一翰以来,从“70后”卡通一代,到“80后”卡通一代在艺术创作上有了新的变化与突破。这一代艺术家的绘画特征较以往艺术家而言比较新颖,他们大胆地将卡通元素运用到创作中,进行形式语言上的突破与再创造。

在卡通一代的创作中,经常出现艺术家理想与现实间的平衡,他们或是童年的记忆、或是自我营造虚拟的世界,通过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宣泄自我的情绪与情感、自娱自乐。

艺术家将卡通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熊宇,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艺术家熊宇不仅被看作是继何多苓、罗中立等老一代川派艺术家之后四川画派的新秀,也是“卡通一代”绘画的代表,同时作品受到了艺术市场的认同。他作品突出的特点在于将自身所处的环境及自我情境的营造,以绘画作品传达出来。他的作品并非是卡通图像和色彩的直接挪用,而是将他对生活的种种体验,对生命的感悟,在自身的内心当中提炼后,创造出的艺术作品。

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夸张的大脑袋、细细的脖子、纤细的身躯,这些青年人的形象特征成为了熊宇画面中的主旋律。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无性别特点,似乎与现实中的人物形象有一些距离感,却又能够融入现实的场景中。他作品中的人物多存在于大海、丛林、池塘这些场景中。最打动人、也最迷人的不外乎他作品中人物的“眼睛”。让我们不禁想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再熟悉不过的说法。而他画中人物的眼睛恰如其分地体现着这一点。这种眼神总是在凝视、遥望,像是一种自我审视、抑或是对自己身边环境的一种窥探。我们在读他作品时,与他作品人物的眼神产生了情感上的交流。用熊宇自己的话来讲:“我喜欢有眼神交流的人,因此将眼睛夸张得很大,隐喻一种注视或关注。瞳仁是蓝色的,是因为我觉得蓝色特别透,我希望他的眼睛带出的是透澈的感觉。”

《那一天我靠近大海》《羽林》《安静的流逝》《无尽的旅程》,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几乎都沉浸在自我虚拟的世界中,他们气质高雅、清澈的眼神里透出一丝忧郁。画面尽管未见有奔放的线条、艳丽的色彩,艺术家反而多以黑、白、灰,蓝色为主要基调,但画面仍不失梦幻、唯美、宁静、诗意的感觉。很显然,他的作品不是作为精神上的消费品,而是与时间一同成长,述说着与时间有关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和讲述者是画家本人,抑或是画外音。而画面宁静、唯美的氛围仿佛将我们同艺术家的作品在此刻静止了,去欣赏、感受那趋于完美的精神世界,意犹未尽。

在场景的营造和处理上,熊宇很显然对中国水墨画有所借鉴,像墨韵虚实间的对映,在他作品中有所启示。在创作方式上,他并非仅仅停留于画室中,而是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在艺术的观察方法上不会局限于风景的客观描摹,而是重视景致的变化,将自然景观通过自己的印象进行再创造。他画面中的云、树、水有着不同的层次。以同样的颜色表达着不同的自然景物,色彩的适度不会因单一的颜色而索然无味,反而使得整个场景通透、光与影的把握与运用体现得淋漓尽致。自然景致在他的画笔描绘下也自然别具另一种情怀与韵味。

如果说熊宇的作品是对个人生命体验的一种梳理,那么李继开则是追逐“真实的”卡通绘画的实践者。他的绘画作品与以往艺术家不同的是自我剖析的过程,其作品中的小孩子经常处于安静、冥想的状态。其绘画实验的过程主要以自我形象的再现和艺术语言的探索。他的作品主要将漫画式的造型、色彩、线条挥洒自如、即兴涂鸦式的表达方式做到了恰到好处。

代表作品《在高处冥想的孩子》,画中的孩子置身于各种虚拟的高处,例如:蘑菇、大方块积木搭建起来的柱子等。站在柱子上的孩子似乎并没有危险感,反而像一位武林高手在冥想,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小幅作品画面所呈现出的视觉冲击力力量是极为强烈的,更像是作者自身的一种内在力量。

在他的画面中,人物手的大小在比例上进行了夸张、变形,作者想通过这种表现形式来体现抑或象征劳动者的状态。因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劳动者占据大多数,而且劳动是最光荣和最有力量的。受列维坦《弗拉基米尔之路》影响而创作的《路》当中的人物形象将头的比例缩小或者弱化,夸大和放大了手与脚的比例,强调二者的重要作用。画中的孩子走在广阔的田野中,走向自己理想的路。“路”,可以让人联想到很多寓意。

此外,这位有着对绘画精湛技艺的艺术家,一些作品名字是以自己的诗歌来命名的。李继开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有时会用文字记录一些创作感想。在他的艺术理念中,绘画与诗歌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而文字的表达方式更为直接。绘画更多地要求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来表达,无论是线条、色彩、技法还是节奏与韵律,都需要艺术家长期的不断肯定、否定,最终确立艺术语言的实践过程。对于艺术家本身而言,以卡通化了的绘画表现形式来创作与“药物”的疗效是一样的,而艺术之魅力也恰恰表现于此。

同样是运用卡通元素创作的艺术家在选材与表现形式上与前几位艺术家有很大不同。“漂亮与美”是艺术家熊莉钧一直所追寻的画面效果。她的画面更多地简化了以往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从艳丽的色彩、大透视的构图、人物夸张的表情,夸大了人物各种生活状态以及精神状态。作品中人物更像是艺术家真实的生活写照,这种生活的再现,在看似简洁的、单纯的、平涂式的、浓烈的色彩背后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艺术家试图以这种游戏情绪、娱乐的表达方式以及通俗易懂的画面形式感更容易将艺术作品与普通大众拉近距离,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更显亲切、自然。同时画面所呈现出的漂亮并非仅仅作为艺术家取代内心空虚的方式,而是让受众更容易接受她画面背后所承载的意义。她似乎是敢于传达内心真实感受零距离的艺术家,作品更多的是与自己内心真实的对话,也更代表了这一代人的集体特征。

如作品《白日梦七十二小时》《路》的画面中,红色人物与绿色背景的大胆对比,更加突出了人物被赋予的特定社会身份与时代意义。画面中的女孩不仅漂亮、靓丽,无论是背景,还是人物,以及画面中的每一处场景,都设置了特定的色彩,这种色彩的运用很显然受了波普艺术的影响,艺术家本身对绘画的理解更加代表了她们是青春追梦人。

熊莉钧作品中看似简单平涂、平面化了的一些人物的形象,但并非我们表层所看到的那样肤浅,在画面背后更多的是艺术家个人生存状态的表达,或者说是艺术家自我价值观、世界观与这个社会之间建立着一种平衡抑或是一种自我矛盾的关系。透过艳丽的色彩、人物表情、动作夸张变形的动漫造型背后,熊莉钧事实上更多的是通过这一载体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包括作品中在色彩关系的处理上有着女性艺术家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这种情感通过女性的视角对自己深层次的剖析,有自我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性。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她作品中所表达的轻松、愉悦的状态并不是用美丽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从熊莉钧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卡通绘画艺术家的一些共同特质:追求美好、不囿于传统、敢于表达自我。似乎所有表达都不会脱离一种艺术家自身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生命的体验,这些卡通艺术家们与以往“50后、60后”一代艺术家有所不同的是,他们多了一份自我认同感,少了一份自我纠结。

刘婷婷同样是一位运用卡通元素创作的女性艺术家代表之一。她作品唯美、清新脱俗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画面中艳丽的色彩、平面化的艺术语言、更多地呈现出卡通一代的创作风格。艺术家刘婷婷与之前一些“卡通一代”艺术家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建构了一道自己的围城,一道无关于婚姻的,而是与童年有关的围城。她的作品主要表现独生一代,是与自己成长历程息息相关的主题。作品中总是将观者的眼球聚焦于一个小女孩身上,使其成为了画面的主体。她们或是抱着带有创可贴的受伤小羊、或是手持面具的小魔术师。例如作品《充满荆棘的房间》《疲惫的我们》,在画面安静、平和、色彩柔美的背后依然可以感受到画面中的小女孩在追梦的道路上,尽管过程布满荆棘,内心孤寂,但她仍然坚强,不忘初心,继续追寻自己的理想。这也是所有独生一代艺术家的共同感受与状态。作品《快快长大》中小女孩穿大人的高跟鞋。小女孩渴望快速成长的心理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同时在许多人心中,长大似乎是她摆脱忧愁的出口。而艺术家刘婷婷极力想要守住自己建构的“童年围城”,置身于自己虚拟的围城中幻想。

刘婷婷作品中并非仅仅表达孩子的故事,正如我们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王子》那样,画家所表达童年的主题背后,更多地承载着成年人的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更加真切地传达了成年人梦想与现状之间的某种碰撞。

三、结语

艺术家选择将卡通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一方面通过作品达到自我情感的宣泄、心灵的抚慰;另一方面将作品中出现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物场景进行卡通化、漫画化,营造出一种自我虚拟的世界。而他们对卡通元素的利用并非自娱自乐,更多的是通过这样一种轻松、简洁的符号传达内心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反映出卡通一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和生活的一种自我审视。而中国当代油画作品中因有卡通元素的出现也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艺术形式与内容也更加的多元多样化。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是必然的,是与“70后、80后”卡通一代艺术家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也是这一代艺术家共同的时代记忆。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朱其.当代艺术理论前沿.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欢

卡通艺术家色彩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神奇的色彩(上)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