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门入手破『瓶颈』
——摄影技巧一得
2017-03-24江苏邳州潘修华
□ 江苏邳州 潘修华
慢门入手破『瓶颈』
——摄影技巧一得
□ 江苏邳州 潘修华
很多老年学员在学习摄影基础知识并经历了一段创作实践后,会感觉自己进步很慢,甚至在原地踏步,老觉得自己下了功夫不见提高,很是苦闷。其实这是遇到了摄影“瓶颈”,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每个摄影人都曾经历过的。
摄影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打基础阶段。主要学习摄影基础理论和进行拍摄实践活动。二是摄影水平提高阶段。尝试不同摄影题材的拍摄,运用各种技术技巧进行创作。三是创新、创意阶段。出新作,出精品,拍风格、拍理念、拍思想。第二阶段是一个“瓶颈”,多数人稍作思考和调整很快就可突破;第三阶段突破的难度比较大,只有少数人能够突破,多数人经过很长的时间也未必能够突破。
出了问题就要找原因,就要沉下心来思考,理清思路,找到“症结”。回想一下,你原来拍的是不是都是大家常拍的东西?“群”来“群”去,拍的题材跟别人一样,拍的方法跟别人一样,很多人聚在一起拍一个场景。再想想,你用的光圈就那么几档,速度也是那么几档,你拍的,别人也有,所以就感觉一般般了。再说说相机,大多数的功能都没有被利用,或者说还不知道怎么用。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们可以试着做出如下改变:1.换一下学习思路,花点时间先把相机的功能研究透,再把拍摄的题材研究一下,研究别人成功的作品是如何拍成的,记下他人的拍摄数据,自己去尝试一下,从中受到启发。2.远离扎堆、群拍,多一些独立拍摄,拍自己想拍的东西,找准自己的拍摄线路和拍摄题材。3.用上三脚架,从慢门开始找感觉,找到了变化,也许就找到了突破口。4.中摄协的老师们在各种讲座中早就有观点,“无技巧不摄影”,这是仙人引路,也是老师给我们解决“瓶颈”问题的良方。那么,技巧在哪里?技巧就在一个“慢”字上。
那就先从慢门开始。多数初学者拍照是不用三脚架的,嫌累赘,不方便,甚至觉得碍手碍脚,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虽是灵动了不少,但也损失了许多。因为你还不知道三脚架能给你带来的好处。反向思维一下,为什么有的人坚持用三脚架,不管走到哪里都扛着三脚架?因为这样虽然是慢了一些,但是稳扎稳打,拍出来的片子就是跟别人的不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慢工出细活,慢工出巧匠”的道理。
使用慢门拍摄要借助偏振镜、ND减光镜、三脚架、快门线。偏振镜、ND减光镜是压暗光线达到使用慢门、小光圈的目的。三脚架、快门线是为了在快门速度慢下来之后,仍能够良好地控制构图和避免机震。
慢门能拍的题材很多,如慢门拍水、拍舞台、拍社会生活类场景,慢门拍风光、拍星空,等等。先从1/20秒以下慢门说起。比如慢门拍水流或瀑布,使用不同的慢门能够表现不同的水流和雾气的变化。从1/4秒拍水流开始,2秒、6秒、10秒、20秒至42秒,都有人把水流拍得如丝质般美丽,或宛如轻柔飘缈的云雾,或旋转成动感迷人的画卷,画面虚中有静,静中有动,含蓄美妙。又如慢门拍社会生活类。拍舞台、广场舞,从1/6秒、1/3秒、1/2秒至2秒,都可以把场景表现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产生一种如梦如幻般的艺术效果。再如慢门拍风光。从0.3秒至30秒,原本略显平淡的画面,这时可以达到虚实对比、以虚衬实、虚实相生而又相映成趣的效果,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独特的感染力。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慢门”,也不是越慢越好,慢门应该合理有度,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好“度”,摸清所拍事物的动态规律,掌握好光圈、速度、iso和ND镜的合理组合,就可以拍出高水准的作品。在拍摄特殊天气、特殊场景中巧妙地应用慢门,能够拍出有变化、有新意的作品,会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对于慢门的理解不仅是要把拍摄速度慢下来,还应该把拍摄思绪慢下来。如何拍,拍什么,“想到”比“做到”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先想好了主题,把事先应该做的功课做好,到拍的时候就能顺理成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决瓶颈问题应该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段,一小段时间解决一个问题,三小段时间就能解决三个问题。三个问题解决之后,你的拍摄底气就会很足了,就能达到突破“瓶颈”的水准了。如先试拍广场舞,二拍水流或瀑布,三拍风光。三步做完,你的佳作将会连连出现,你就会真正体会到“慢门”的魅力。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瓶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