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习作指导
2017-03-24重庆市大同实验学校
重庆市大同实验学校
《父母之爱》习作指导
重庆市大同实验学校卢东梅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和学生生活,理解父母的爱是多种多样的。
2.读写结合,回顾梳理课文中的典型表达方法,选择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父母之爱。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教学重点】
读写结合,回顾梳理课文中的典型表达方法,选择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父母之爱。
【教学准备】
作前预习单——爱的记录
【教学过程】
课前序曲, 渲染亲情
课前打开课件(内容为孩子们与父母相处的种种场景),同时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欣赏跟唱。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老师也喜欢这首歌,那看了这个PPT,你想说点什么?
一、激活储备,选择材料——理解爱
1.我和大家一样,还沉浸在刚才那一个个幸福的画面里,爱,就是紧紧握住你的那只手,爱就是不管你走多远都永远注视着你的那双眼睛,爱还是你出门时那句听烦了的叮咛:孩子,路上小心!我们学习的第六组课文也为我们呈现出了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
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爱是执着和信赖)。
读了《慈母情深》——我们明白了(爱是无条件的支持)。
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们看到了(爱既是热情的鼓励也是严厉的批评)。
《学会看病》——让我们懂得(爱还是放手和牵挂)。
2.在你的生活中,父母之爱是什么?拿出你的作前预习单“爱的记录”,挑选一条感受最深的跟大家分享。(5~6个学生)
3.回想了课文,又听了同学的发言,对于父母之爱,你又有什么样的理解?
预设:(学生交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是多种多样的)
4.小结:其实,不管是你说的关心,他讲的鼓励,还是那位同学谈到的严厉,都在表达着同一个字——“爱”。原来我们都是在爱中长大的孩子。父母之爱的形式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爱的内容是如此的深沉和宽广。能有这样的理解,孩子们,你们真的长大了。你们的父母一定倍感欣慰。
二、读写结合,学习方法——学写爱
那就借今天习作课的机会,把我们刚才的理解写给父母看看,让父母读了为你们感到幸福,让在座的人也能感受到浓浓的爱。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把父母之爱写出来呢?说说你的建议。
(一)读写结合一:描写有侧重
1.看看课文,有哪些值得借鉴?
(1)回忆一下《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最让你印象深刻描写的是什么?《学会看病》呢?
小结:同学们看,爱的方式不同,描写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各有侧重。
(2)再比如《慈母情深》中精彩的描写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呢?
2.根据刚才选择的爱的情境,你打算侧重描写什么呢?和同桌说说。
3.谁愿意交流一下?5个
(1)自由交流:选取了什么样的题材以及准备侧重描写什么。
小结:看来,选择了不一样的内容,我们就要选择与内容相适应的恰当的表达方式。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高速公路桥梁建设高敦施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混凝土浇筑需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指标进行浇筑,能准确把握混凝土浇筑中易出现的问题。技术人员要与后场管理人员保持联系,对出现的异常问题及时调整。
(2)我想特别采访一下“妈妈的唠叨”的小作者,妈妈的唠叨我们大家习以为常,妈妈怎么唠叨你的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抓住妈妈那琐碎而重复的语言,表现无微不至的关爱。运用了恰当的方法就能帮助我们把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
(二)读写结合二:描写有方法
学到这儿,老师也要向大家推荐几种值得我们借鉴的描写方法。请看:
1.如何写好人物语言
出示语言描写(A)(师生合作读)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2)重复就是一种强调。
出示语言描写(B):(男女分角色读)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1)这一组语言,对于表达父母的爱又有什么精彩的地方?
(2)通过对比来写语言,两种截然不同的爱跃然纸上。
小结:你们看,同样是写语言,大作家们根据内容需要,选取了不同的描写方式,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情意。
2.如何写好人物动作
出示动作描写(A)(个别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一连串动词)
(1)这句动作描写有什么妙处呢?
(2)一连串的动词描写不仅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感,还带着我们走进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出示动作描写B(自由读)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倒装慢镜头)
(1)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描写动作的句子,这一句又给你什么启发?
(2)小结:把动作放在前面,放缓了速度,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让我们对母亲的爱感同身受,刻骨铭心。
小结:不管是描写语言还是动作,不管是用反复还是对比,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更真切的表达父母的爱,所以,你可以借鉴今天所讲到的方法,当然,你还可以根据你的选材的需要侧重描写人物的神态外貌,心理活动。我还期待着你们能恰当地用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描写方法。
三、出示要求,动笔起草——抒写爱
1.现在知道怎么写了吗?请看习作要求。
习作要求:
(1)选择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情境,写一个片段。
(2)根据所选的内容,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父母之爱。
2.学生动笔起草。铺开你的稿纸,让父母之爱通过你的笔尖倾泻下来。
四、展示习作,讲评修改——分享爱
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有意思的活动,名字叫做“我的习作你点赞”的活动。请看点赞要求:
我的习作你点赞
1.所写的事例能够体现父母之爱。
2.能够根据所写内容,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表现父母之爱。
3.能够根据所写内容,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父母之爱。
1.自己点赞
2.小组点赞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为其“点赞”,并在下面跟帖或者留言,指出优点或提出建议。
3.集体点赞
(1)有没有已经得到4个赞的习作,举手示意。点评。
(2)有没有修改得比较满意的片段,我们一起分享爱。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根据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表达,选取了恰当的方法,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父母之爱,同学们下去以后,根据我们今天的习作要求和同桌的建议用心,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板书设计】
父母之爱
动作语言……
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