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2017-03-24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瓦溪第二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先学教学内容初中语文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瓦溪第二中学

“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瓦溪第二中学曾土平

“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它希望为初中语文教学更好解决因材施教问题,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进而实现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体验。本文就希望基于“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这3点来分别探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要点,并整合思路、综合考量、加以例证。

初中语文教学 改革 因学施教 质疑

初中语文教学具有着重要的学科知识承上启下作用,应该得到中学教育体系建设的充分重视。但实际上,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普遍存在学生学情不高涨,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的尴尬窘境。这使得整体语文教学陷入脱节状态,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过程,也消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本质原因

我国初中语文教学遵循传统教学模式,随着教学年级的逐渐升高,课堂教学趋向有利于少数学生,而大多数学生被逐渐冷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单调性,没有真正做到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生本身来开展语文教学的预习、教学和课后复习过程。甚至它也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使教学过程过分带有理想化色彩,没有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求知欲望。以上种种因素都决定了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严重缺陷,这也是其需要改革思路,急切求变的本质原因所在[1]。

二、立足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若希望改革就必须首先明确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客体角色出现这一关键点。在明确立场后布置情境,融入内容,将教学内容有机拆分讲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深化教学过程,确保学生能够更容易消化理解知识。换言之,初中语文教学要首先做到立足课堂,以课堂、以学生为核心来构建辅助设施,其目的也是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与交流空间、时间,更易于引导他们开展教学内容。举例来说,教师应该明确角色转换对于课堂语文教学展开的优势所在,那就是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内以较高的效率学到知识,并同时学会灵活应用它,充分发挥课堂之于教学、之于学生的促进作用,这对降低教师工作量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先学质疑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科属性,显现语文教学的多种可能性,引导学生敢于对教材内容、问题答案进行大胆质疑,进而促进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领悟。若想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步骤来逐步完成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应该本着提高学生提问能力与阅读思维的思想基础,在为学生讲解阅读文章过程中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全文阅读,让他们懂得边思考边学习的道理。

其次,教师要基于学生能力差异性来合理设计并提出各类问题,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抛出不同问题,同步激发每一层次学生都来思考与之能力相匹配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议论文体裁形式来撰写读后感,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再次,教师也要根据学情、学生能力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教学手段,例如分组讨论教学、游戏教学等等,这是为了促进学生集体合作,共同质疑、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很有帮助。因此可以说,教师通过“先学质疑”这一核心理念可以衍生出许多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调动,让他们在质疑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及探究知识的主动性,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提升非常有益。

四、因学施教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因材施教,同时也要做到“因学施教”。“因学施教”就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体系来调控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来展开教学过程。“因学施教”一方面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节奏,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注意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调整。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尽量减少考核学生的次数,要将更多课堂时间运用在知识传授上,利用课后练习来考核他们,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知识内容,而不是忙于考试[2]。

五、教学案例解析

综合以上的“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这3条教学宗旨,本文以教学案例简要解析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应该面向的改革方向。其原则就在于调动学生充分理解语文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欲望,让他们学会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语文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全文。比如说“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与智叟的意见分歧表现在哪里”等等。要“立足于课堂”本身,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知识学习环境。然后希望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来做到“先学质疑”,以期待学生给出个性化回答,实现对学生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质疑,比如说“最后是天公派人移走了大山,那说明愚公移山失败了吗”。在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升级,教师会通过课文讲解来一一解答学生的疑问,当然也允许他们主动发表自己对问题的主观见解,以小组讨论、个体演讲,甚至辩论比赛等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能促进学生带着疑问学知识,巩固对知识的学习印象。

最后是“因学施教”,教师应该基于学生个体能力差异来给出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对同一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比如提出“框架式”教学手段,消除不同层次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紧张氛围。因为“框架式”教学方法为不同层次学生准备了不同水平问题,这里要求优等生需要理解文章中“愚公移山”的深层次寓意,要求中等生懂得分析文中某些段落重点语句,要求下等生掌握文中字词,然后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提高要求,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每一层次的学生在每次学习过程中都有进步[3]。

【结 语】

初中语文教学要敢于立意创新,但也要基于学生特点与能力、立足于课堂学情来谨慎实践,以做到对他们学习兴趣、主动性的有利培养。本文所提出的几点建议迎合了初中生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也满足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基本愿望,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带来更多良性影响。

【1】方关军.“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

【2】李静.“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实践与体会【J】.素质教育论坛,2009(10)

【3】王长峰,刘凤杰.新课改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分析与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1)

猜你喜欢

先学教学内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