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2017-03-24齐浩铭
齐浩铭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永久信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成绩斐然,但不可置否的是,道德滑坡尤其是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为此,针对我国当前诚信缺失问题展开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诚信;缺失;机制;文化
当前,诚信缺失问题已上升为我国当前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危及到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故而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1 诚信与诚信缺失
诚信即诚实守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可以说诚信是一条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诚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重视和推崇。故而,诚信也被放在了“仁义礼智信”的重要位置,视为人们修身齐家立国之根本。然而,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的重要性被忽略,失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诚信缺失已上升为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沟通与联系。可以说,如果诚信缺失的问题不遏制,就会对我国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冲击。本文所提出的诚信缺失属于社会道德范畴,也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缺失问题越凸显,越折射出我国当前对诚信建设的迫切需求。
2 我国当前诚信问题缺失的主要表现
诚信缺失问题主要是指诚信缺失所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诚信缺失问题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诚信丧失,而是波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交织着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主体,所以,研究诚信缺失问题就需要展开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等综合分析和思考。
2.1 公民个人诚信缺失问题
这里的公民个人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以个体诚信缺失的共性问题展开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许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唯利是图的功利思想开始泛滥,诚信缺失的浓雾滋生了一些不良思想,人们的社会道德与责任感下降,甚至对于诚信缺失变得习以为常,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亲戚朋友之间的讹诈、借钱不还、商人的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智力成果的剽窃、网络信息的浮夸等等各类信任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一次次失信事件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和认识,诚信缺失已植根于当代人的灵魂深處,诚信缺失危机感笼罩在社会各个层级的每个公民身上。
2.2 企业诚信缺失问题
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也比较严重。企业之间不遵守合约、偷税漏税、制作假货、破坏环境等信用缺失情况令人堪忧。由企业诚信缺失所造成的国家、个人经济损失事件屡见不鲜,不管是医疗行业、教育行业,还是食品加工行业、服装行业、家电行业,抑或是其它各行各业的商家,因诚信缺失带来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经济问题越来越让人瞠目结舌。许多企业商家为了牟取眼前利益而选择失信行为,给他人及社会带了损失。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出现的非法欺骗手段层出不穷,诚信这条商业规则受到严重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要诚信的回归和重构。
2.3 政府诚信缺失问题
政府诚信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公信力下降方面。政府部门本身就是诚信的象征,如果政府部门频频出现失信行为,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风向标。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在行政、执法、监督等领域常常出现失信行为,损害到政府的公众形象。有些政府官员为了所谓的“政绩”,虚报虚假数据,盲目决策,乱上项目工程,有些政府官员大搞权钱交易,暗箱操作,大讲空话套话,不办实事真事,使得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下降,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3 我国当前诚信缺失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思想道德建设的滞后性
相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我国近年来的思想道德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中国的转型发展使得当代人的社会公共领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展,人们的生活秩序发生了变化,交往范围与规制也有了改变。然而,公共领域的改变并没有体现在相应的思想道德建设上,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又无法在新型的社会公共领域下发挥出足够大的效用,于是诚信缺失等一系列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由此而生。可以说,我国当前诚信缺失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滞后与脱节。
3.2 缺乏必要的文化洗礼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的思想认识都是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之出现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利文化氛围渐渐扭曲了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再加上媒体及大量不良影视作品的渲染使得社会诚信缺失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尤其是生活中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下的未成人往往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精力放在了经济建设上,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更多的是由利益驱动的,国家在社会文化建设上投入力度不足,关于公民诚信等道德素养的培育远远不够,整个社会更多的是受到来自不良文化的污染,而缺乏足够的必要的健康的文化洗礼。
3.3 诚信机制和制度的缺位
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关的诚信机制和制度不健全,对于公民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诚信缺失行为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例如对于失信行为如何评定和惩罚都没有形成科学的制度规范,这样的后果是无法有效地制裁和限制不遵守诚信的人,从而造成一种负面的示范效应,整个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
4 解决我国当前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4.1 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政府部门往往发挥出带头和表率的作用。政府部门诚信缺失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行业、单位及广大民众的信任,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为此,我国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垂范,取得民众的信任,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引领社会诚信氛围的构建。再者,政府部分必须规范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促使公务人员诚实守信和忠于职守,发挥政府以外的监督作用,积极推进诚信政府建设。
4.2 完善市场经济诚信机制
为了遏制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不仅需要道德的约束力,还需要制度的约束力,避免诚信缺失者有机可乘。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法规,加强对市场上诚信缺失行为的约束,明确各个主体诚信规范以及诚信缺失的惩罚措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降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剽窃他人劳动成功、故意撕毁合约等等诚信缺失行为发生的概率,促进诚信交易秩序的建立健全。
4.3 努力营造诚信文化氛围
社会公民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滑坡是导致我国诚信缺失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我国应该积极构建健康的诚信文化氛围,对社会公民产生引导作用。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重视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养成,要求中小学必须完善诚信道德课程,避免走形式教育。要重塑和重构传统的诚信文化,弘扬优良传统,从小做起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其次,发挥网络和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政府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督,避免负面文化信息传播,鼓励和支持大众媒体积极弘扬诚信文化,打造诚信品牌。最后,要大力宣传诚信教育及诚信意识。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强化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倡导广大公民自觉树立诚信意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诚信的人。
参考文献
[1]贾江岩.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社会诚信的重塑[J].理论观察.2015(12)
[2]金鸽.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研究述评[J].西部学刊.2013(03)
[3]李倩倩.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诚信缺失与治理研究[J].黑河学刊.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