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物证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2017-03-24田大川郜重凯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犯罪现场物证侦查人员

田大川+郜重凯

摘 要:生物物证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物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研究,并发掘出它在刑事侦查领域的重要作用,在案件的审理和判定过程中有极大地利用价值,本篇文章就其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予以更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生物物证;刑事侦查

1 生物物证概述

生物物证作为一门新兴的物证技术和其他物证鉴定技术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性,只有不断的深入了解掌握它,才会更好的把这门技术的优势发挥在刑事侦查领域,做出更精确更有价值的鉴定,挺供更准确的线索与证据。生物物证的特点主要有三点:广泛性,地域性,易变性。所谓的广泛性是指,生物物证不仅包括常见的如精液、毛发、皮屑等人体生物物证,还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病毒等在内的微量生物物证,可以说生物的多样性和其分布的广阔性决定了生物物证的广泛性。生物物证的地域性是指,生物物证的分布具有地域特点,而确认生物物证的广泛性是探究其地域性的前提,而我们应该清楚,各种动植物都会所在地的气候、光温度、湿度、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某些生物物证只会在某些特定的地域出现,了解这一特点并结合实际案情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侦查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侦查破案、明确侦查方向、划定侦查范围明显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生物物证的易变性是指生物物证本身不易保存,而且易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生物物证的鉴定价值极高,这便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提取的时候要仔细谨慎、全面细致。生物物证采集成功之后结合犯罪现场重建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犯罪情景,如现场遗留的血迹,通过血迹形态可以辨别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方式、离开现场的方向等,但是一些微量物证如精液、皮肤组织等实在难以保存,而且植物的根茎等在现场也可能受到动物的啃咬等,这也就相应的要求了我们采集物证的及时性。

2 生物物证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生物物证应用最多的还是人体生物物证,它的应用时间最早同时应用范围也最广泛,在一个犯罪现场由于物质交换原理,犯罪嫌疑人必然会留下属于自身的生物物证,常见的有血液、精斑、汗液、皮肤组织、毛发、唾液、骨骼、指甲甚至还有排泄物,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证据。传统的检验方法主要为血型检验,检验结果只能排除,而不能肯定,因而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很局限。而随着DNA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我们已经能做到直接认定犯罪者,而不仅仅只是排除,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生物物证在刑事侦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它主要作用为以下几点:

(一)确定案犯。可以通过现场提取的检材与犯罪嫌疑人的样本进行比对认定同一,其次通过物质交换原理确定受害者身上也遗留犯罪嫌疑人的生物物证并进行提取,最后与犯罪嫌疑人比对认定统一。

(二)明确作案人数。因为现场通常遗留有血痕和精斑,而通过DNA技术分析,便可得出作案的人数,血型的检验也可起到辅助作用。

(三)大范围排查。在侦查人员的前期工作开展完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大致的作案人范围,在这些人当中我们可以同时做生物物证鉴定,通过DNA技术来认定同一,这种方法在强奸案中尤为适应。

(四)犯罪现场重建。在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提取物证之后,根据各个生物物证所在的位置,结合犯罪现场重建技术我们大致可以还原当时的犯罪情形,从而更好地展开侦查工作。

(五)案件串并。将不同案件中现场物证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如同一,即可将案件串并。

(六)明确现场。有的案件伴随着抛尸、肢解等情况,所以我们无法直接判定作案现场,这时我们将可疑现场留下的生物物证与死者的亲属进行血性检验和DNA检验,从而认定主要犯罪现场。

如今,生物物证技术不断进步,科学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提取物证手段趋于多样化,物证能更好的得以保存,不仅人体生物物证起到鉴定作用,动物源物证、植物物证、微生物物证在一些案件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土壤中含有许多微生物,包含各种细菌、真菌等,

由此可见不同地方的微生物种类有很大差异,甚至同一区域的微生物種类也会有很多的变化。用DNA分析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的核糖体基因,可将这种区别显示出来。体现在案件中的是犯罪嫌疑人通常携带现场泥土,采集其上的检材与样本进行比对,观察两者的DNA谱带是否一致,计算相同的概率,明确嫌疑人与现场的关联。生物物证技术在刑事侦查中也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本文笔者就生物物证的特点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和分析,可以发现生物物证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刑事侦查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侦查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生物物证不易保存,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也逐渐增强,常见的足迹指纹等物证已经很难提取了,而涉嫌犯罪的生物物证其是难以磨灭的,所以我们有关侦查人员必须加强提取生物物证的业务素质,确保生物物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政治部编.血迹形态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2]公安部政治部编.生物物证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3]叶元熙主编.生物物证技术.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猜你喜欢

犯罪现场物证侦查人员
论犯罪现场摄影构图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犯罪现场保护概念新论
动物犯罪现场2
刍议犯罪现场重建的价值
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构建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困境及完善策略
新刑诉法视角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