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2017-03-24毕放
毕放
摘 要: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深入探讨,期待为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提高
小学阶段是儿童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展思维的关键环节。新课程改革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放在了显要的位置。小学生这个群体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为了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以及创新,通过借助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升小学生们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并借此调动他们阅读积极主动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1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太过陈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阅读能力是人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生存必须的能力之一。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相比其他学段,学生精力旺盛,但目前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并未因势利导,而是采用满堂灌教学,导致学生个性被束缚,影响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提升,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们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最常做的一种途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但在现实教学时,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一味的关注课文知识,并不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标也只是让学生们能够完成布置下的相关作业以及应付考试。盲目追求成绩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厌烦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形象教学,语文阅读面对大量文字,难免枯燥,也就让很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特别是男生,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后,很多男生只是简单的草草阅读了事,不会带着问题思考,特别是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其接收知识的速度也比较慢,教师也很好的运用启迪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小学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们觉得阅读教学的氛围太过乏味,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2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创新策略
(一)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环境是在教学课堂上,因此,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扩充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断的进行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然后通过各种各样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大大的提升整个课外阅读的阅读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这一大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定制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读物,比如指导小学低段的学生阅读图文并茂的《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利用故事性的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小学高段的学生布置一些《伊索寓言》、《民间故事》、《现代诗选》这样的读物,让学生认识到语文课堂之外的精彩语文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们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们进行思考,并且对自身不理解的部分进行主动的提问,因为只有在疑问过程中获得问题的答案,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阅读知识,在学生阅读教学指导时,教师要用启发式的问题教学让学生自己在阅读文本中找到答案,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阅读这样简单的阅读方法。只有教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灌输,才能让学生慢慢的领会阅读方法,并在自己阅读实践中加以利用。
比如,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为阅读教学案例,教师先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熟读,并在熟读的过程中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比如说“小女孩为什么不回家呢?”这种让学生们一边读课本一边发现问题的方法,能加深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的深入理解,增强学生们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将这种阅读方法用在自己平常的阅读中,长此以往,在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曾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讀并非是一时三刻就能完成的。小学生的阅读内容比较倾向于图像、数字化阅读,对纯文字的阅读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和激情,很容易出现不动笔不动手、阅读意志力不强等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理清阅读能力的阶梯,要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低年级起要求学生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时,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到语言的音韵美、形象美和形式美。
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时,先要向学生灌输认真读书的习惯,就是读书时不三心二意;其次就是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具体参照(二);再次,就是自我思考的阅读习惯,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读得清楚,在阅读完一篇教学后,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从字里行间钻研语言文字的含义并提出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耐心、细心地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在阅读中慢慢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慢慢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阅读语文教学时,要想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像培养小孩子刷牙的习惯一样,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断的进行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通过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及培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提升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助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35):208-208.
[2]葛江燕.浅析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6,0(1):44-44.
[3]林文.会阅读深意得语文要领——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课外语文:下,2016,0(5):115-115.
[4]毕琳琳[1].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0(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