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阴阳师》:国产游戏的突围之路

2017-03-24孙静

中国图书评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阴阳师蚩尤游戏

孙静

2016年儿童节,网易游戏开放了新作品《阴阳师》的安卓首测。根据官方数据,这款“3D日式和风回合制RPG游戏”在国内游戏畅销榜中持续名列前茅,其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成为一款令人惊喜的现象级口碑游戏。12月15日,华谊兄弟等三家公司宣布联手制作《阴阳师》的影视作品。在这一热潮下,“安倍晴明”“SSR式神”“和风”等游戏衍生词均成为2016年度热词。

从表面上看,由于《阴阳师》自带“和风”标签,加之这款角色扮演类游戏的设计团队也将二次元爱好者锚定为游戏的核心用户,因此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即该游戏的火爆主要源于当前中国盛行的二次元文化热潮。然而实际上,“和风”符号只是游戏得以成功的一部分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该游戏以中国古文化为基础,延续了中国风游戏的设计思路,并用多样化的游戏机制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类型游戏玩家的需求。本文聚焦电子游戏《阴阳师》,尝试从文化渊源、游戏机制及玩家类型三方面来探讨这款国产游戏何以成为一款现象级游戏。

一、阴阳师:中国古傩文化的亚洲之旅

游戏主题“阴阳师”并非是纯粹的舶来品,而是缘起于中国远古时代的“傩”与“方相士”,于唐朝时东传日本和朝鲜,并在日本发展成为官方驱鬼师。20世纪90年代,阴阳师成为日本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继而反向流传至中国,受到国内日本文化爱好者的欣赏。因此,“阴阳师”是自古以来在亚洲范围内流转的核心意象,隐藏在中日韩各族民众的集体记忆中。

有关中国古傩的详细描写可以追溯到《乐府杂录》,书中“驱傩”一节说道:

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右十二人,皆朱发衣白□画衣。各执麻鞭,辫麻为之,长数尺,振之声甚厉,乃呼神名。其有甲作食凶者,紷胃食虎者,腾简食不祥者,揽诸食咎者,祖明强梁共食磔死寄生者,腾根食蛊者等。?子五百,小儿为之,衣朱褶素襦,戴面具,以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太常卿及少卿押乐正到西阁门。丞并太乐署令、鼓吹署令、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事前十日,太常卿并诸官于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其日大宴三五署官,其朝寮家皆上棚观之,百姓亦入看,颇谓壮观也。太常卿上此。岁除前一日,于右金吾龙尾道下重阅,即不用乐也。御楼时于金鸡竿下打赦鼓一面、钲一面,以五十人唱色十下,鼓一下,钲以千下。[1]

所谓傩,首先是一种驱凶辟邪的仪式,它通过四个戴面具的“方相”来完成。此外,“傩”还是“方相”在仪式进行中的一种咒语,作“傩傩之声”。最后,傩也意指“方相”驱逐的对象。整个仪式讲究礼制和程序,是当时重要的官方活动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驱傩是人的一种角色扮演游戏,只不过这是一種严肃游戏。其中,玩家角色就是“方相”。以凶恶之相来驱邪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蚩尤。司马迁在《史记》的注释中曾提及古书《龙鱼河图》对蚩尤的介绍: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2]

在正文中,司马迁亦提及蚩尤: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3]

可以看出,蚩尤原是暴戾人物,虽“诛杀无道”“不慈仁”,但却威震天下。因此,蚩尤的画像在死后被黄帝用来震慑八方乱民。如此一来,蚩尤被构建成为一种符号,兼具“妖怪”及驱凶辟邪两种功能,可被视作最早的方相士。

根据《周礼》记载,方相士是大司马的属官,负责驱逐厉鬼,往往由“狂夫四人担任”。书中写道:“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4]干宝在《搜神记》中也提及了官方由方相士主持的驱傩仪式:“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于是正岁命方相士帅肆傩以驱疫鬼。”[5]

到了唐代,国外学习中国的热潮盛行,傩文化于8世纪左右东传至日本。随着官方机构“阴阳寮”设立,日本亦出现了名为“阴阳师”(阴阳师)的官职,即专司驱鬼占卜的方相士。平安时代的《今昔物语集》就收录了很多有关阴阳师的故事,安倍晴明堪称典范。在书中,他被赋予“天文博士”的称号,是著名阴阳师贺茂忠行的得意弟子。有一次,晴明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有位老僧携两个少年侍童来访。晴明一眼识出那两个侍童“式神”(识神)[6],便暗中施法让式神隐去了。待那位老僧人发现后,返回晴明家中要人,晴明又轻松召唤出式神。按照故事中的设定,召唤式神并非难事,隐去式神却是高阶法术,并不是每位阴阳师都可以做到的。因此,安倍晴明法术之高明可见一斑。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日本大众文化中掀起了一股“阴阳师”热潮,它肇始于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小说从《今昔物语集》捻出安倍晴明和源博雅两个人物,以其为主人公想象古代阴阳师的奇幻故事。该作品引发读者热议,带动了冈野玲子于1993年创作同名漫画。很快,日本放送协会(NHK)于2001年推出了电视剧《阴阳师》,不久由泷田洋二郎执导的同名电影于10月登陆院线。电影《阴阳师》不仅呈现出晴明的超强智慧、高超法术及驱傩场景,而且还讲述了他与武士源博雅的深厚友谊。著名狂言师野村万斋成功地塑造了这位道术高强的阴阳师角色,将晴明亦庄亦谐、亦阴亦阳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注意的是,这股热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日本妖怪学的博兴有关。在日本,妖怪学是一门颇有历史渊源的学科。早在19世纪,学者井上圆了就著有《妖怪学》及《妖怪学讲义》等书,经蔡元培于20世纪初翻译成中文出版。根据学者王鑫的相关研究,妖怪学曾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陷入低谷。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小松和彦以其著作《凭灵信仰论———妖怪研究之探索》(1985)、《妖怪文化入门》(2012)等一系列妖著作掀起了日本妖怪学研究的新浪潮。更为有趣的是,小松和彦还在这一时期创建了“怪异·妖怪传承数据库”和“怪异·妖怪画像数据库”,收集整理了自古以来与日本妖怪有关的故事及画像。[7]显然,这些成果都为梦枕貘的叙事及符号表征提供了颇多灵感,并继而促进了阴阳师题材的漫画及影视剧的创作。

当阴阳师意象以各种形式在亚洲范围内流传时,它亦在国产电子游戏中出现。早在1990年,台湾大宇公司推出了单机RPG游戏《轩辕剑》,以人魔混战时代为背景,讲述“武术”和“仙术”兼修的燕赤霞斩妖除魔的故事。2002年,大宇推出了MMORPG游戏《轩辕剑网络版》,其中就有“阴阳师”和“祭符师”两类角色。前者虽身体柔弱,但颇具智慧,可以用法术蛊惑或攻击敌人;后者则可以召唤“符鬼”来助战,此处的“符鬼”实际上也发挥着“式神”功能。可以说,这两种角色的融合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阴阳师。不止如此,如《仙剑奇侠传》系列、《剑侠情缘》系列、《倩女幽魂》等很多国产游戏都会有驱魔元素的设定,因此“阴阳师”实际上是中国风游戏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意象。

二、混杂游戏:类型融合的全盛时代

纵观国产游戏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找到四种主要类型。第一是20世纪90年代的单机版游戏,代表作品是大宇的《仙剑奇侠传》(1995),引人入胜的剧情和禁得起反复体验的游戏世界是吸引玩家的重要因素。第二类是MMORPG游戏,以标榜“浪漫武侠巨制”的《新天龙八部》(2013—)为代表,此类游戏是为玩家塑造游戏景观的“游戏大片”(gameblockbuster)。第三种是近来风头正劲的移动端游戏,通常以回合制的短小任务填补玩家的碎片时间。第四类是66RPG社区分享的“橙光游戏”,该社区提供的游戏设计工具可以让玩家自己制作游戏,将玩家个人体验写入游戏文本中。就游戏类型而言,游戏《阴阳师》涵盖了以上各种游戏的特点,成为一种混杂类型(hybrid genre)。

首先,《阴阳师》为玩家呈现出了精良的剧情,可以为喜欢单人游戏的玩家带来优质的游戏叙事。在开篇,游戏用一段动画交代出故事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人鬼共生的年代里……原本属于阴界的魑魅魍魉,潜藏在人类的恐慌中伺机而动。阳界的秩序岌岌可危,幸而世间有着一群懂得观星测位、画符念咒、还可以跨越阴阳两界,甚至支配灵体的异能者。他们正……为了维护阴阳两界的平衡赌上性命战斗,并被世人尊称为———阴阳师。……[8]

如前文所述,这款游戏以傩文化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幻想型的游戏世界观。其中,玩家角色为阴阳师安倍晴明,要携诸式神斩妖除魔,也需要“画符念咒”來获取并培养式神。主线剧情遵循着如下套路:晴明出于某种契机(如受人所托)接受任务———展开调查———发现真相并化解怨念。例如,新手任务是通过“犬神”这个角色来完成的。犬神原本是人间的恶犬,受到挚友“雀”的感化,变得正直、勇敢、坚强,他误认为晴明是杀死挚友的罪魁祸首。在“雀”的死亡现场,犬神在晴明的帮助下追查真凶(九命猫)。再如,“座敷童子”一节中,晴明受黑白鬼使所托调查一位老妇人的不死之谜,原来是有过心理创伤的座敷童子为了维系母子之情,利用邪术来延续养母的生命,致使后者由人成魔。故事最后,玩家不仅会打败妖怪,而且还会目睹老妇人与童子互诉母子情的场景。这一悬疑小说式叙事不仅让玩家领略新奇的妖怪文化,还使其得到侦探式体验。

第二,《阴阳师》为玩家提供了精美的游戏景观。以往的游戏大作会更强化视觉景观,如《新天龙八部》使用梦工厂的OpenVDB超粒子特效技术塑造图像效果,其CycloneⅣ引擎亦包括诗意模糊技术、20层画面的景深计算技术及ELE色彩过滤技术。虽然《阴阳师》的图像符号也完美诠释了“和风”属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对听觉景观的塑造。

就游戏配乐而言,网易游戏邀请了日本著名电影配乐大师梅林茂为《阴阳师》创作了将近50首不同风格的配乐。除了《花样年华》(2000)及《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等作品,电影版《阴阳师》的配乐亦是出自梅林茂之手。他为游戏《阴阳师》编写的配乐主要采用日本平安时代的雅乐曲风。游戏音乐配合日式的庭院、角色装扮等视觉符号,为玩家呈现出平安时代的京都氛围。就连游戏中的战斗招式及点击音效,皆精雕细琢。

更为重要的是,游戏设计加入了阵容强大的日本声优团队。游戏使用真人配音已有先例,如《行尸走肉》(WalkingDead)系列。游戏《阴阳师》的配音演员堪称是近来国产游戏的顶级配置。例如,安倍晴明的声优是杉山纪彰,其作品有《火影忍者》等;神乐的声优是钉宫理惠,其作品包括《女神异闻录》《银魂》等,涉猎游戏、电视、广播剧等多个领域;晴明的宠物伙伴小白则由赫赫有名的大谷育江配音,后者的代表作有《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等。这些声优的配音促使游戏角色形成了一种互文性的声音印记(soundmark)。加拿大作曲家罗伯特·默里·谢弗(RobertMurraySchafer)指出,声音印记:

……可能是某个职业富有特征的声音,或与我们紧密联系、给予感情投射及其附加象征价值的那些熟悉的声音:“一扇旧门生锈的铰链发出的声音、一架老旧缝纫机的声音。”声音印记根本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而是通过某种方式创造出来的,比如,一个声音被选定在编辑程序上被多次反复播放,与某个画面或者某一场景建立联系……[9]

优秀的日本声优拥有庞大的粉丝群。在《阴阳师》中,声优的声音首先会唤醒玩家对声优以往经典作品的印象。当然,随着游戏时间的增长,游戏角色与配音之间形成新的声音印记。这样的后果是,玩家带着对声优的期待视野进入游戏故事,并进而获得更大的听觉快感和游戏体验。

据报道,《阴阳师》游戏设计团队在声优上的资金投入占整个游戏成本的五分之一,高达1000万元。无论是梅林茂的游戏配乐,抑或是强大的配音团队,皆为玩家提供了一个感受精致声音景观的契机,从而极大优化玩家的游戏体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游戏界面会经常出现让玩家佩戴耳机的建议,以提醒玩家一个事实,即《阴阳师》因其音景(soundscape)堪称名副其实的“游戏大片”。

第三,《阴阳师》的手游属性为玩家提供了碎片化的游戏体验。众所周知,移动端游戏往往自带强大的休闲游戏(casualgames)属性。《阴阳师》没有选择搭载PC或游戏主机平台,而是主打手机平台,这不仅使玩家群体能实现最大化,还因设备的便携性而让玩家能快捷地进入游戏。就该游戏中的时间而言,每节都是一个故事,人物对话片段及若干主线任务间歇进行。游戏中的人物对话被分割成为较小的单位,每隔几句就需要玩家点击屏幕才能继续下去,因此不会影响玩家了解故事的节奏。不仅如此,整个片头动画也只有90秒左右。至于游戏任务,以“森林调查”为例,一段对战仅需1分钟左右,每个回合中的招式选择和战斗过程加在一起仅需几秒钟。

第四,《阴阳师》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可以参与书写的游戏文本,这源于游戏为玩家提供了弹幕功能。弹幕原本是网友在观看网络视频时发送的互动式图文展示,这些内容会在显示器屏幕上时时展示甚至保留下来。最为常见的是视频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其用户发送的弹幕使用了一整套与日常生活语言极具差异的图文话语体系。《阴阳师》中的弹幕往往出现在故事性的动画片段中,这些片段有规律地分散在游戏任务的间隙,起到连接主线故事的作用。虽然该游戏中的弹幕功能没有B站成熟,但显然为玩家带来一种B站用户式的体验,即可以边看边评论。这一发送及观看的行为促使玩家参与到游戏文本的书写中去,众多玩家也用各自的评论更新着游戏文本。

综上所述,《阴阳师》并不是一款简单的手机游戏,而是一款融合主流国产游戏类型的混杂游戏:其游戏剧情和游戏景观将游戏塑造成了便携版的“互动电影”。游戏类型融合的结果是,《阴阳师》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着不同群体玩家的需求,从而吸引着各个群体的玩家。

三、调和众口:为玩家服务的国产游戏

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游戏体验,游戏设计师都会强调游戏元素与用户能力的匹配度,例如,社交风格、动因、技巧等,亦强调升级等过程性因素、奖励、社交关系等内容。[10]因此,设计团队会首先锚定用户群,并预设玩家会以何种方式参与到游戏中,这就指向了玩家需求。最为常见的玩家需求分类源自理查德·巴托(RichardBartle),他曾区分过四种玩家类型:分别是成就型(achievers)、探索型(explorers)、社交型(socialisers)和杀手型(killers,亦可称作“竞争型”),如下表所示:

巴托将以上四种类型的玩家放置在一个平面中,来解释每种玩家在游戏中的行动模式偏好。在该平面中,横轴的两级强调“玩家”和游戏“世界”,纵轴的两级则分别强调行动(actingon)和互动(actingwith,也就是interacting),如上图所示。

其中,杀手型玩家倾向于让自己的游戏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成就型玩家希望影响游戏,掌握越发娴熟的技巧,以此来刷新自己在游戏世界中的成绩;探索型玩家则期待在游戏世界中持续地获得惊喜,偏向于与游戏世界互动;而社交型玩家往往与其他玩家互动,游戏为玩家带来的社交规模和社交体验催生了玩家的成就感。

如上文所述,游戏《阴阳师》几乎满足了以上所有类型玩家的需求。具体说来,游戏首先用充满悬念的剧情和丰富的副本世界满足了探索型玩家的诉求。探索欲的满足来自游戏中不断出现的惊喜。如前文所述,游戏主线由若干个解谜故事组成,玩家角色安倍晴明实际上像一个侦探,玩家负责抽丝剥茧并找出真相。不管是新出现的谜团,还是陆续登场的新鬼怪角色,抑或是疑团揭开后的真相,游戏都会揭晓一个或感动或心酸的故事,此乃惊喜之一。玩家每完成一个章节的任务,相应的副本世界就会随之揭开,玩家可以进入副本提高自身功力,此乃惊喜之二。此外,游戏中还会出现诸如“百鬼夜行”类的付费小游戏以及有关游戏角色的回忆视频,此乃惊喜之三。因此,该游戏对探索型玩家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其次,游戏副本中难度逐渐递增的任务以及式神收集活动指向了成就型玩家。此类玩家以不断地在游戏世界中挑战自我为核心诉求,试图不断刷新自己在游戏中的分数和排名。《阴阳师》中主线任务通常都不会太难,其副本任务更容易满足成就欲。例如,副本“御魂”中的任务根据游戏难度分为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包括三次挑战。根据笔者的游戏体验,在不借助道具升级的情况下,通过级别一并非难事,但级别二的三次挑战却已经力不从心了,只能等玩家角色的各项参数升级后回来再战。除了游戏副本,式神收集也會满足玩家的成就需求。《今昔物语集》曾出现过对“式神”的描写:“家中无人时,晴明便使用式神。无人关窗,窗板会自动落下;无人关门,门会自动关闭。据说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有很多。……时至今日,代代相传的土御门宅邸(晴明的家宅)里依然有役使式神的声音出现。”[13]在电影《阴阳师》里,导演也强化了“式神”的重要性。例如,源博雅初次拜访安倍晴明家时,发现晴明身边坐着好几位女子,但转眼间却突然消失,化为人形纸片。这些由纸人幻化的女子便是式神。再如,由今井绘理子扮演的“蜜虫”,是一直跟在晴明左右的少女,实则是可以随意变成蝴蝶的式神。在这两类式神中,后者比前者的法力更强。由此可见,式神也存在着等级差异。在游戏《阴阳师》中,玩家能看到有两个纸人一直在安倍晴明的家打扫庭院,晴明打败的妖怪也有可能会成为晴明的式神。此外,玩家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或付费换取卡片,再使用卡片抽取式神。式神按照稀有度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SSR、SR、R和N。这一游戏机制与之前风靡全球的游戏《口袋妖怪Go》(PokémonGo)(2016)中收集宠物类似。如此一来,式神的等级系统刺激了玩家的收集欲望,以至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众多“求抽到SSR”以及“如何提高抽到SSR概率”之类的玩家交流贴。玩家之所以要一心求得SSR式神,是因为后者既可以用来炫耀展示,又可以帮助玩家角色提升团队技能,因此是成就型玩家的理想装备。

此外,游戏用PVP玩法满足了杀手型玩家的需求。PVP玩法通常出现在MMORPG游戏中,指玩家之间进行的游戏对抗。《阴阳师》的玩家达到6级后,便可以解锁“阴阳寮”功能,与其他玩家组成游戏公会。每个阴阳寮都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可以与其他公会展开对战游戏,这一玩法可以直接解决杀手型玩家的痛点。与此同时,社交型玩家的需求要依赖游戏中的弹幕系统和公会系统。如上文所述,弹幕让玩家能够在各自的游戏体验后进入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进行实时互动,此处不做赘述。至于阴阳寮公会,玩家任意加入心仪的公会。每个公会可以推举会长及副会长,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线上游戏俱乐部,其会员之间还可以互相捐赠式神碎片,互通有无。以上两个系统成为该游戏满足玩家社交需求的关键所在。

总之,这款游戏既有出色的剧情,又有以声音为特色的游戏景观;玩家既可以通过单机游戏体验主线任务,又可以通过副本挑战自己的极限,还可以组队与其他公会在游戏中交战;玩家不仅能体验到传统游戏中的互动快感,而且还能在战斗间隙参与到弹幕活动中。简言之,这款游戏是一款考虑到各类玩家偏好的“贴心之作”,所以才能迅速引发如此之大的反响。

结论

作为出海计划的一部分,游戏《阴阳师》于2016年12月1日在日本服务器开放预约,短短5天的预约人数就超过3万人,并在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也荣登游戏榜单首位。这一成绩在国产游戏作品中是相当出色的,意味着它在国外玩家中也受到欢迎,尤其是其主打的日韩市场。与此同时,这款网易巨制也标志着中国的游戏产业正在进步,即便是一小步,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无论是对玩家而言,抑或是对游戏设计团队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沉浸在一种肤浅的狂欢话语中,即单纯地从游戏中获得身体快感,抑或是沉醉于游戏暂时引发的热度中而误认为国产游戏已经可以比肩欧美及日韩作品。最明智的做法是透过《阴阳师》现象来反思其受欢迎的深层机制,从而为中国游戏产业的崛起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就《阴阳师》而言,在一个重盈利轻文化的产业里,这款游戏的世界观扎根于中国古文化,亚洲文化的同源性促使亚洲玩家都能对游戏故事产生共鸣,这种期待视野兼具民族的和异域的两种特性。在一个注重感官修辞的时代,《阴阳师》从听觉角度突围而出,在精美的视觉符号之外强化了听觉景观的塑造。在一个游戏设计极度同质化的时代,《阴阳师》为玩家呈现了多样的游戏机制和丰富的游戏任务,并与剧情及视听符号结合得恰到好处,促使整个游戏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类型玩家的游戏需求。唯有如此,才能将国产游戏提升至新媒体“艺术”的行列。对暂时取得成功的《阴阳师》设计运营团队来说,也唯有从以上方面不断完善,才能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以维持游戏的热度。

注释

[1](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选自《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3页。

[2](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页。

[3]同[2],第1—3页。

[4](汉)郑玄:《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6—827页。

[5](晋)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86页。

[6][日]今野!、国东文麻吕、马渊和夫校注:《今昔物语集三》,小学馆1954年版,第317页。

[7]王鑫:《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第232—235页。

[8]网易游戏:《阴阳师》,2016年。

[9][法]米歇尔·希翁:《声音》,张艾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8页。

[10]MaracheFrancisco,Cathie.,Brangier,Eric,“TheGamificationExperience:UXD withaGamificationBackground”,InGamification:Concepts,Methodologies,Tools,andApplications.[M].EditedbyManagementAssociation,InformationResources.Hershey,PA:IGI Global,2015,p.4.

[11]Bartle,Richard,“Hearts,Clubs,Diamonds,Spades:PlayersWhoSuitMUDs”.[OL].1996.http://mud.co.uk/richard/hcds. htm.ThisarticlefirstappearedintheJournal ofMUDResearch,Volume1,Issue1in June,1996.

[12]同[11]。

[13]同[6],第318頁。中译文源于笔者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丽华博士。

猜你喜欢

阴阳师蚩尤游戏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大战蚩尤
阴阳师安倍晴明与妖怪文化
“五不翻”音译思想的现代应用
民间信仰:汉族村落阴阳师角色解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论阴阳师安倍晴明
黄帝战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