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之“有机”
2017-03-24周生
周生
摘 要:有机是各地高考永不落伍的话题。从近几年的各地高考真题来看,有机题的题目素材与时代联系最紧密,常以新材料、新药物等为原型,再给予加工,将教材上的相关有机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融合进去,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所以,从出题、问题、答题等几个角度来简单分析一下,出现在高考中的有机题都有哪些特点和规律。
關键词:高考;有机;有机题型
高考对有机的考查,主体来看还是“查”学生对所给的一些新信息自学运用的能力,“考”题目的新信息与教材的“旧知识”,两者有效地联系、转换、结合,从而顺利解决题目要求的问题。
那么,高考对有机的考查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能不能把握考查的具体对象呢?对于有机考什么可能不好预测,但是有机有什么可以考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规律的,同时在解答有机合成推断题时也有一些可用的方法和技巧。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本人的一些分析所得。
一、高考有机题型分类
高考中的有机题型没有太固定的模式,以常考的角度为依据,可做以下分类:
1.从考查的有机物分子大小分。
(1)简单型。有的有机题考查对象都是含碳数少官能团简单的小分子物质,主体在考查学生对物质或者官能团性质的掌握。
(2)复杂型。另一些有机题的目标物质可能为较复杂的大分子或高分子物质,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新物质的结构分析以及对性质的推断能力。
2.从考查的题设方式分。
(1)物质性质叙述型。有机题的题设类型中,有类为从头到尾都是在用文字叙述的形式,告诉大家对应物质的性质,中间给几个物质反应的方程关系,可从所给信息里找到解题的答案。
(2)物质合成或推断框架流程型。这一类是出现比较多的题设类型,一般将所有相关的有机物以框架流程图的形式逐步进行转化,让学生结合信息一步一步分析获得物质性质关系,再去答题。
3.从考查的物质所给的信息方式分。
(1)前后物质分子式变化型。此类题中所涉及的物质以分子式的形式,告诉大家物质之间可能发生的转化。
(2)前后物质结构变化型。这类有机题是直接给出了流程中一些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学生可以直接从前后变化上分析,从而完善整个推断流程。
(3)物质组成数理计算推断型。在有机题中,有一类在题设条件中给的“题眼”物质信息是其相对分子质量或主体元素的百分比含量,需要学生按照一定的数理关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物质分子式,再进行下一步推断。
二、有机题问题设计的一般方式
由近几年的安徽高考有机题设问来总结,主要考查问题有:
1.书写某有机物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这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在书写有机物时表达的规范性,考查对象为芳植族和酯类物质较多。如写甲苯的结构简式,错误的为,没有考虑与苯环连接时要书写真正成键两原子,还有就是对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这几个在概念上分得不够清。
2.写出某有机物的名称或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或结构。这部分重在考查学生对几个重要的官能团的掌握。如羟基、醛基、羧基、羰基、酯基等,汉字书写的规范。
3.考查流程中某个过程的反应方程式或反应所属类型。该问题在于考查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性和有机中几个重要的反应类型。如方程式中物质表示一般用结构简式,且物质含“C=C”,“C≡C”的书写时不能省略。例如,丙烯酸书写时“CH2CHCOOH”错误,“CH2=CHCOOH”正确。还要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准确定义,以及特征性的判断条件。
4.写出给定条件下的某有机物的同分异构数目或结构简式。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考查,是有机题永不消失的旋律。在判断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时,可按一定的规律性顺序推断。一般为先找“碳链”的异构数目,再按“官能团”的放置位置和“官能团种类的改变”结合不同“碳链结构”,写出所有的同分异构体结构。对“立体异构”在安徽高考中不作要求。
5.判断某结构有机物可能具备的性质。教材中对有机物的性质编排是按照由烃到烃的衍生物,涉及烷烃、烯烃、炔烃、醇类、酚类、醛和羧酸,以及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等,从物质角度来介绍性质。对学生来说记忆量较大,其实有机物性质主体体现在“官能团”上,可以归纳重要“官能团”所能发生的反应,这样不但减轻了记忆负担,更能够准确地理解有机反应的原理。
6.给定物质设计某物质的合成路线。此类题目前在安徽高考有机中还未涉及,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机物不同类别之间的性质联系的把握,同时还要具备一些重要“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的方法,如引入- OH、- X、C= C等,还有常考的- OH、- CHO、
-COOH之间的相互转变,这些都是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考查。
三、解答有机题时的一般思路
1.总揽全局,把握“题眼”所在。“题眼”就是一个题目的突破口,找到突破口是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常见的“题眼”信息有哪些呢?常见的主要有特征性的物质性质、特征性的反应条件、特别的物质转化关系、题设的物质数据信息等,以此为入手点来分析整个流程。
2.结合流程,运用“顺”“逆”思路,步步推进。在做有机推断题时,有时可以按照顺序从头到尾地推,有时中间被堵,又可以从尾端逆推而上。做有机推断分析,就要有这样的前后联系的思想。
3.前后比较,大胆假设,推断验证。有时在推到某处时,可能条件不足,不具体确定物质的结构,这时我们可以写出可能的结构,再带入流程推断验证。
4.换个角度,搜索设问,寻找信息。有些有机题在题设和流程中给的条件比较少,这种题的解答往往需要结合问题中给出的条件,所以仔细地阅读题设问题也很重要。
四、典题实例
例:(2013年安徽高考,第26题)有机物F是一种新型涂料固化剂,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B的结构简式是 ;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由C和E合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①含有3个双键 ②核磁共振氢谱只显示1个吸收峰 ③不存在甲基
(4)乙烯在实验室可由 (填有机物名称)通过 (填反应类型)制备。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属于饱和烃 b.D与乙醛的分子式相同
c.E不能与盐酸反应 d.F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思路整合】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正向合成,结合已知物结构、流程中特别的反应条件等顺利得到结果,苯与氢的反应结合A分子式,得到A(环己烷)。再由B、C物质分子式和结构的变化,不难判断在催化氧化时断链,成一个六个碳的直链,有分子式可以确定B为己二酸,然后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C,将C与F对比得到,C→F的过程为氨基将甲醇替换下来的类似酯交换的反应,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考点定位】从2009年安徽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有机化学的考查方向重基础知识,涉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官能团及性质、有机反应类型、有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相关知识,在物质的推断上不会做过多设问,通常大多数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已给出,要推断的只有一两个物质,其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多种信息和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分析能力,再运用合理的推断思路去完成整个推断过程。
本文就常见的有机推断题出现的一些特点做了一点浅显的归纳。实际上在做有机题时,掌握牢固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才是在高考中抓住有机题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学峰.从近三年高考谈高中有机化学复习策略[J].高考(综合版),2015(4).
[2]魏婷,王喜贵.新课改后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变化及教学建议[J].化学教学,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