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汽车界大事件

2017-03-24

车迷 2017年1期
关键词:车厂财团三菱

过去的一年,除了丰田开始批量生产热效率达到了44%的D-4D柴油机外,汽车界几乎没友生过任何让我兴奋的事情。不过,让人兴奋的事情不多,大事件还是有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所以,这一次就采简单说说2016年友生在国内外的汽车界最大的事件。

国内

奥迪上汽暗生情愫经销商欲棒打鸳鸯

过去,汽车媒体圈里只要提到奥迪,大家首先想到的是EA888发动机的烧机油问题。不过到了2016年,大家聊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品牌和上汽大众之间的故事。在许多人看来,奥迪和一汽-大众的合作非常完美,他们多年来一直稳占中国高端汽车品牌销量冠军的位置,经济效益让奔驰、宝马等厂商无比眼红,应该是一对幸福指数很高的伉俪。但是夫妻之间某些真实的事情,是不会轻易让外人看穿的,奥迪和一汽-大众之间的隔阂一直存在,不过长期以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让奥迪不得不忍耐一汽-大众这个大老粗。怎么办?那就再找个情投意合的情郎呗。奥迪看中了上汽集团,上汽集团对四环也倾慕已久,两人一拍即合都打算去领证了,事情却突然闹大了。

谁闹的?这个问题不用回答,还会有谁呢?不过人家没有亲自出马,因为这样吃相太难看了,而是一汽奥迪的经销商们出面闹腾的,动静极大,他们声称要是奥迪和上汽合作就拒绝销售奥迪车型,这几乎可以用以死相逼来形容。最终结果是上汽奥迪被迫搁置,而且何时再有新动向谁都说不清,可以说经销商们和他们背后的力量初步成功了。

奥迪真的害怕一汽奥迪的经销商们罢市吗?谁都心知肚明,经销商们不再提车卖车只是说说的,坚持不了几天,因为经销商们欠着银行大笔钱,不开工没饭吃不说,每天的利息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以上汽集团和下面经销商的力量,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就全部接过一汽奥迪经销商的盘子,而且还会高兴地合不拢嘴,但是这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奥迪会完全和一汽-大众撕破脸,最终又不得不完全倒向上汽集团,而在上汽和一汽之间互相摇摆对奥迪来说才是利益最大化。

作为一家德国厂商,是不会那么容易妥协的,一汽尽管是大老粗也心知肚明自己无法永远独霸奥迪,上汽集团最终还是会生产奥迪,但最终以哪种形式生产以及生产什么类型的车型,一汽还是有能力干涉的。一汽、上汽、奥迪三方还在暗中发力,谁在哪一块多赚一点少赚一点才是大家接下来要争的。至于有人说这次一汽奥迪经销商获得胜利章显了什么什么,那完全就是扯淡了。

余煜华

上海汽车媒体圈内的熟练工

长期关注国内外汽车行业,以逆向思维著称。采编之余喜欢无偿教导对汽车了解不深的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立

志让下一代国民真正了解汽车产业是怎样滚动的。

国际

日产收购三菱财团互动而已?

2016年的5月12日,日产汽车以2370亿日元收购三菱汽车34%股权,并获得董事会席位,成为三菱最大单一股东。此外,双方合作领域还会涉及采购、生产制造、整车平台和增长型市场等方面。现在,雷诺一日产联盟终于有资格向全球汽车销量前三的位置发起进攻了。

日产收购三菱背后的猫腻很多,也是汽车媒体圈内的热门话题。2016年4月20日,三菱汽车被曝光在油耗测试中造假,使消费者误以为油耗比较低(实际油耗要高出测试结果的5%至10%左右)。丑闻曝光后,三菱汽车的股价大幅跌落,仅一个小时就暴跌了15%。大家对这事情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同样的事情前不久也发生在铃木身上,然后这家日本小车厂就被丰田给收购了。

谁捅出了三菱汽车在油耗上的作弊?揭发者就是三菱日产。三菱和日产的关系很微妙,前者属于三菱财团,是金曜会成员,同属金曜会的汽车企业其实并不是日产,而是本田。日产属于富士财团,是芙蓉会成员。虽然属于不同的日本大财团,但是这并不妨碍两家车企之间的合作。三菱为日产代工过许多车型,他们之间的产品互相贴牌混着卖的事情很多。其实不只日产和三菱,丰田、马自达、本田等日本车厂互相代工和贴牌销售的事情比比皆是,所有日本车厂在我眼里都是有血缘关系的。

三菱油耗造假事件被日产揭发,股价不停狂泻,好在现在的高层只需道歉无需切腹,不过依旧压力山大。日产此时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向三菱伸出援手,一出手就是2370亿日元,围观群众则如同经过彩排一样瞬间从指责三菱转向赞扬日产的“君子”行为。

拿了日产的钱,自然什么都要听人家的。日产也毫不客气,立即要求任命四名董事会成员。这次油耗造假行为是以三菱汽车研发部门为中心产生的,但人事上的变动却是从上至下的,日产给出的理由是从对三菱汽车的企业文化、意识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是有必要的。日产先是任命了自己的技术顾问山下光彦为三菱汽车研发负责人,接着就是三菱汽车社长兼首席运营官相川哲郎将在6月24日的定期股东大会上辞职,一起走人的还有副社长中尾龙吾。三菱汽车公司董事长兼CEO益子修则担任社长职位,接手即将离职的相川哲郎的工作。

人们对日产给三菱挖坑的事情津津乐道,好似在说一场日本汽车厂商之间的谍战剧,但其背后却是几大财团之间的较量。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六大财团,每个财团的能量都无比惊人,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财团下面的企业互相往来是正常的,产品互相贴牌也属于生意范畴,但是跨财团之间如此規模的收购兼并在传统的日本商界就不常见了,与其说是生意上的互动更应该算是财团间的“战斗”。可以想象,一旦开战绝不会就这么了事,金曜会和芙蓉会之间必然还会有进一步的动作,不过下一次可能并不会出现在车厂之间。

猜你喜欢

车厂财团三菱
国六,众生相
别忘了这位身陷囹圄的大佬 传奇经理人卡洛斯戈恩被捕背后的法日政治角力战
心战
一扫沉寂
三菱重工或将再次放弃豪华邮轮建造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