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主体意识的迷失与回归

2017-03-24王立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伟人主人主体

王立荣

诗人李亚伟有几行诗曾经引起笔者极大的兴趣:

老师说过要做伟人

就得吃伟人的剩饭背诵伟人的咳嗽

亚伟想做伟人

就和古代的伟人一起干

他每天咳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图书馆

回到寝室

后来真的咳嗽不止

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仔细推敲这几行诗,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教育现象:

成才的前提:听老师的话;

成才的途径:“克隆”伟人;

后果:身心俱损。

其实这几行诗就是对现今教育的一个莫大嘲讽。通过老师的教,学生的背,可以看到一个个兴趣相同、个性相同,甚至说假话都会异口同声的少年在我们身边慢慢长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丧失,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独立的思考,甚至身心遭损,贻害一生。造成学生主体地位丧失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笔者认为还是课堂上形形色色的“霸权主义”在兴风作浪。

首先,师道尊严——造成不平等的学习情境。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做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好像真理握在了手里一样。既然真理在手,那自然可以目空一切,唯我是从了。当一个教师带着这样的想法走进教室,他也就开始了最大的篡逆:由一个学习的组织者篡为学习的主人,而本应成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却成了配合老师“学习”的傀儡。于是课堂上常常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以盛气凌人的主人姿态对学生进行强硬灌输,学生则以谦谦君子的风度,对老师的话语或者全盘接受,或者部分接受。在这里,学生完全丧失了主动权,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听”“背”从而完成对这位教师的复制、翻版。随着学习主动权的丧失,学习的兴趣、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也就随之殆尽。放不下“师道尊严”就意味着学生与教师永远不能在平等的状态下对话。说白了“师道尊严”就是自认为握有真理的教师对他们眼中“无知无能”学生的装酷。而这种“无知无能论”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总是不相信学生,剥离和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也就剥夺了学生自己学习的权力,连学习的权力都没有,又何谈主体意识呢?

其次,唯答案是从——把个性思维装进笼子。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孩子没上学前,你问他“o”是什么?他的答案可以五花八门,既可以是“圆”,又可以是“太阳”;既可以是“苹果”,又可以是“西瓜”。可是当他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你再问他,他只会说,这是汉语拼音“o”,或数字”0“了。这不能怨孩子,因为在一年级的课堂上,“o”只能是这两个答案。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其实就是带着一群孩子在做一种猜谜的游戏。谜底当然只能是教参或者教师心中的那个标准答案。教师费尽口舌,竭尽所能指挥所有的学生进行猜谜,答案必须与谜底完全一致,否则重新来猜。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为了一个词教师否定了几个学生的努力,为了一个标准答案费尽半节课的时间。而这种行为的后果必将导致:学生的大脑禁锢,语言匮乏,丧失的将是充满灵性的多元表达。

最后,角色歧视——造成“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发现,现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少。而教师提问也总喜欢提问一些表达流畅、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在平时有同行听课的时候。现在,随着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介入,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学生的发言似乎多了起来。但是我们也发现,在一个小组中能发言、爱发言的始终是那么几个孩子。这样就造成了——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不说越不想说,越不想说越不会说的后果。久而久之,那些表达差的学生就会渐渐游离于课堂之外,成为学习的旁观者。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想主要有两点需要我们教师注意:一是创设平等而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二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合作学习。

笔者一直坚持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课堂教育的前提。古人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平等的理念、民主的思想必然会创设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不再是“君临天下”,坐在下边的学生也不再“俯首称臣”。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放开思维,大胆言说,老师才能用心倾听,授业解惑。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尊重那些孩子对所学知识或者刚刚开始的人生生活的独特感受,我们要允许“异己”的出现。“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一名教师只有允许学生说错、做错,他的课堂才能真正民主起来,他的学生才能自愿的、勇敢的“自由的言说”。

只有理念的转变还远远不够,教学方式也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通过情境创设、设疑激趣、小组合作、实验演示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能包办代替,由學生自己来解决,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小组合作无疑是一种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学习中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应该充分考虑以下

问题:

提出的问题有没有探究的价值?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能不能探究出理想的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组织形式是怎样的?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开口发言?

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打破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语言霸权”和“角色歧视”,才能把浮于表面的“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当一群孩子围绕一个问题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他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回归。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教师被赋予了太多的角色内涵,有人说教师是“引路人”、是“助产士”、是“导演”……但是,无论教师的角色怎样变换,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不能改变。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个性才能张扬起来,他们才能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猜你喜欢

伟人主人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主人有的我也有
卑微的伟人
伟人出东方
弓的主人
主人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