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多变课堂建设,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7-03-24王伟贤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实验创新

王伟贤

摘 要: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贵在培养。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阵地。作为科学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科学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自己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善变”的教学环节、积极对实验的创新改进以及全新的课堂小结等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开拓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教学环节;实验;小结;创新

陶行知在他的《创造宣言》中曾提到,老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换言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新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一线教师必须直面的一个课题。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序言——《行动的号角》中指出:“在改革科学教育的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科学视导员、课程设计人员……”教师,只有教师,才是科学教育改革的第一引领和践行者。因此,作为一线科学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创新”,经常在教学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用心去做有“新意”的教育者,才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发挥其积极和持久的作用。

一、精心创设“善变”的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他在教学上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因此,具有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往往误认为,要想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学方式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其实,风格并不等于教学的方式方法,风格的稳定并不是说教学方式就应该固定不变。有心理教育家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一个聪明的教师,应该学会将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

课堂上最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听课疲劳的莫过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成功的教师,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变换教学的方式方法。

1.与生活、科技同步,做足序幕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国人历来重视开始,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在一节课开始,通过新颖的、有创意的导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接下来的教学将大有裨益。科学知识源于生活与科技,如果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基础上,精心加入“备生活实践、备科技新闻”,在开课的几分钟内,将与知识有关联的生活情境或科技事件向学生展示,学生一定能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提问,敢想敢创新。

如学习《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师可以用“阿尔法磁谱仪2”的发射和升空的视频,将学生对物质与粒子的兴趣在短时间内调动起来,较顺利地进入对抽象的粒子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去。

《生物与非生物》的引入,可以出示水母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奇妙。同时结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新闻。学生在赞叹和自豪的同时,自发地出生对生物世界的探索兴趣。

科学老师如果能借助网络归纳当天的科技新闻,筛选出与第二天教学内容有关联的内容,作为课堂的引入,一定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用《惠州一小牛被困废井 引水灌井借助浮力救出》《消防灌2吨水入池,借浮力救牛》等新闻,来作为浮力的引入;如讲电源短路的危害,将“北京大兴火灾调查结果:电动车电源短路导致火灾”的视频与学生分享,一定能给学生强烈的震撼,直观感受短路的危害,从而规范日常用电安全。

2.巧设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些娱乐节目,在播放片花时,总是在接下来要出场的嘉宾脸部打上马赛克,但又不忘播放一些零星片段、悬念让你恨不得马上知晓答案,观看兴趣油然而生。而小说或故事会,则更是设置悬念的高手,让读者在一个又一个悬念中迫不及待地看下去。

一位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总是一套模式,学生甚至都算准了你讲完概念之后就要布置练习了,学生怎会对你的课堂保持高度的热情呢?

设置悬念,便是激发学习兴趣、维持注意力的好办法。

在学习《几种重要的盐》时,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准备一些不知名的溶液、一块铜片和几根细铁丝。

教师举起铜片,要求有绘画功底的学生在铜片上写上一些字或画一些简笔画。但学生肯定完成不了这一个任务,因为铜片不是白纸,又没有小刀。教师可以故作神秘地用细铁丝在杯子里的溶液中搅拌,让铁丝沾满溶液,然后在铜片上勾画起来,不到五分钟,图像就出现在学生面前了。

接着,学生会叽叽喳喳地讨论,眼睛里满是疑惑,学习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顺势引导:“大家一定想知道我用了什么魔水吧?其实这只是实验室一种非常常见的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盐类的性质……”

巧设悬念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初中生好奇心重,对未知世界探索欲望强烈的特点,将一些原本普通无奇的事物,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呈现出来,将学生的求知欲全面调动起来,学生将在愉悦的心理活动中投入探索求知科学知识的情境中去。

3.变“不问”为“多问”,让课堂活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教师都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教学内容“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问,追求“堂堂清”。

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会发现,表面上我们替学生提出了所有的问题,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而实质上我们却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我们的学生在创新能力上远远不够的原因。因此,科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即将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呈现在学生面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电能的利用》一节中,学生初步了解了电功率,知道家庭电路中,60W的灯泡比40W的亮。但教师如果将这两种不同规格的灯泡串聯起来,并将连接导线隐藏在电路板后面,让学生猜测两个灯泡哪个更亮些。学生看不到两灯的连接方式,想当然地说是60W的亮些。但老师一闭合开关,结果是40W的亮些。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教师快速地改变导线的连接方法,再闭合开关,却是60W的更亮了。这样一来,所有学生的思维都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头脑中会冒出不少问号:功率大的为什么反而暗些?为什么一会儿这灯亮些,一会儿又那灯亮些?老师只是调整了导线的连接方式,是不是串并联情况不同造成的?

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只有越来越深化的问题,才能启发新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设计好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肯定和赞扬,来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只要多启发,多诱导,学生的问题就会接二连三地提出来!

二、演示实验“变一变”,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成功的独唱歌手,离不开乐队和伴舞的烘托。同样,成功的教师,在突破教学难点上,也极其需要演示实验来助一臂之力,从而有效地破解学生的思维障碍。

演示实验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使新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当然,教材编者可能受思维、编写环境的影响,教材中呈现的部分演示实验有些取材不易,操作麻烦;有些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不环保,危害师生身体健康。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实际,配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优化一些实验材料,改进一些实验步骤,就能带给学生更明显的实验感观,让学生享受实验带来的快乐,并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在教学内容、演示实验的处理上的独特见解,带给学生全新的“创新”体验。

如《科学并不神秘》,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如果教师能摆脱单一“传道授业解惑”的束缚,创造性地向学生呈现这一节课的内容,必然给学生全新的“科学学习体验”,开启他们初中三年不一样的科学之旅。如这一节中的探究活动——“会沉浮的气球”,教材中的实验取材烦琐,操作不方便。可以选已经用空的牙膏,装入少量细沙,盖紧瓶盖,放入水中,牙膏下沉;将牙膏从水中取出,打开盖子,放入一部分空气,让牙膏比原来鼓出来一些,再将牙膏放入水中,会看到牙膏漂浮在水面上。

如研究《物体浮沉的条件》时,书本上用鸡蛋和食盐水实验来探究物体的漂浮、下沉和悬浮,但实验操作中,要配制出让鸡蛋悬浮的食盐水非常困难,现象也不明显。但如果用一把小番茄,直接投入水中,这些小番茄就有一些漂浮,一些沉底,还有一些悬浮在水中。三种浮沉状态的对比十分明显。

如《电路图》,是八上第四章《电路探秘》的第一節。学生在生活中对电现象有很多自己的理解,但特别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规范对电学知识的理解,规范用电安全,区别串并联电路的实质。因此,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改造两个实验——《电源短路实验》和《并联电路原理演示器》。

电源短路的实验难以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产生的热量少,实验用时长,效果不明显。不论用干电池还是学生电源,短路时最多只能出现一点点火星。教师上课只能采用播放新闻视频或口头描述的方式来告知学生,起不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在电源短路实验中,选用单节的9V电池,增强驱动电流的能力,不会出现学生接通电源时的跳闸现象;选用一根铜丝作为导体,适当增大了阻值,有利于产生较大的热量,同时因单根铜丝比普通导线细得多,更容易烧断。

串并联电路在定义上的差别,学生较容易区分,但对两者的本质区别往往较难把握。尤其是生活中的实际电路,由于不能直接看到电器之间的线路连接情况,所以判断时,学生往往只能凭感觉推测是串联还是并联。即使老师以路灯、教室里的日光灯为例,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看起来串联的电器之间实际上是并列连接的。

首先,向学生呈现串并联电路演示器(此时看不到导线的连接方式),闭合开关,看到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个灯泡同时熄灭。激发学生思考:这两个灯泡是如何连接的?请学生画出电路图。

然后,请学生分析演示器中两个灯泡的连接情况,并展示他们画的电路图,这其中大多数学生画的是两灯串联,也有少数学生画好了并联的电路图。老师打开演示器盒子,请学生看到里面的导线连接情况,感受两灯的并联情况,并通过取下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还能正常工作,来说明两灯确实是并列连接的。

演示实验仪取材比较容易,可以利用家里废弃的盒子,循环使用。演示过程操作简易,效果明显。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开展并联电路制作比赛。选择其中的优秀作品展示并评奖。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加深对电路连接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提升动手设计电路的能力。老师还能从学生的制作中获得一些启发,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三、变教师小结为学生自我归纳式小结,一切尽在回味中

万事开头难,一节课如果有了好的开始,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但如果结尾草率收场,极有可能功亏一篑。我们习惯也厌倦了诸如:“好,这节课的内容大家都懂了吗?”如果有学生提问就作个简答,如果没有就以“好,这节课就至此结束。”来结束一节课的学习。可以想见,我们可怜的学生,多么希望老师能换一换这种千篇一律的结束方式。如果教师能结合每一次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结尾方式结尾,会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一个不善于总结的学生,他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容易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而缺乏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总结的机会和时间,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总结能力。

1.构建思维导图式小结

在学习了某个知识体系或完成某个探究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课后小结中整理成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以“大熊猫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为载体,探究《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课堂教学结束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归整节课的内容。总结如下的思维导图:

2.解疑答问式小结

朱熹有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教师应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启发学生对所授知识因不理解或不透彻而提出问题;也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时解答在情境中产生的疑惑,从而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如新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以“生物圈2号”案例为载体,完成整节内容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全课,并寻找与案例有关的几个问题的答案。问题:

(1)科学家为什么要进行“生物圈2号”实验?

(2)“生物圈2号”为什么会失败?

(3)生态系统由什么成分组成?

(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可以说,课堂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要精心设计,留有余韵,避免虎头蛇尾。因此,我们应该仔细琢磨,让我们的课堂结尾达到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甚至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境地。“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教师应该认识到,与精彩的导入一样,课堂结尾也应该勤于思索、多加构思,充分运用临下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发挥学生归纳小结的主观能动性,“授人以渔”!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文中强调: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培养,而不是传授和指点。因此,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来组织和开展我们每一节科学课,精心打造出一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来!

参考文献:

[1]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01.

[2]顾明远.拿什么吸引学生[M].九洲出版社,2006-01.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实验创新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