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有效地开展初中体育“助跑跳”教学
2017-03-24施宝胜
施宝胜
摘 要:新时代的教育领域,逐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不再仅仅重视传统知识性学科,对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也加大了关注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现有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助跑跳”这一项目并没有太大的学习积极性,整体的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探讨新时期如何创新有效地开展初中体育“助跑跳”教学,并以这个项目为例,讨论如何综合性地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体育;助跑跳;创新;有效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初中体育一直被当作“副科”来看待,许多学校过于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身心素质方面的培育。现如今,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成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整个教学领域加大了对体育教学的关注,要求学校必须切实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将每个体育项目进行实时的改善,进而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益。助跑跳是初中体育的重点项目之一,它的完成不仅需要学生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还必须能够在保持速跑速度的基础上,尽全力地向前跃出,达到最大的跳跃效果,因而对于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也有较高的要求。合理地开展助跑跳教学,能够实际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带动学生身心素质的改善。但是,现阶段的初中体育助跑跳教学并不乐观,存在较多问题,教师必须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并进行全面的改善,进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益。
一、初中体育助跑跳教学创新开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助跑跳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初中体育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现如今,虽然素质教育得以落实和完善,但是初中体育的教学新模式依旧处于萌芽的阶段,并没有切实的教学有效性。同时,很多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进行部分内容的讲解,并进行适当的示范,紧接着依次观看学生完成助跑跳动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了较高的抑制,不愿意学习这一项目。同时,初中体育教学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但是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太多自由练习的时间。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在教师和其他学生面前进行助跑跳是关于颜面的事,如果跳不好了就会觉得丢人,这样的心态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畏惧感,因而很难切实地完成助跑跳动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在创新初中体育“助跑跳”教学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时间,同时加大对学生的引导,认真地与他们交流,并指出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鼓励他们进行动作的改正。
2.助跑跳教学应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十分小,整体的教学效率也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每个项目的开展模式都是一样的,由教师进行指导,然后开始练习,并没有太多的创新性,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助跑跳教学亦是如此,一直没有进行适当的创新,学生在这样的状况下,早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耐心。为了提高助跑跳教学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教师应当实时地赋予助跑跳教学一定的趣味性,并增添一些有趣的体育元素,吸引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进而最为科学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比如,助跑跳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跳得更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由跳远改为跳高,有了新的目标,学生的内心会产生新的挑战热情,进而会主动参与进去,从而提高体育能力。
二、初中体育助跑跳教学创新有效开展的策略
1.助跑跳教学应当规范教学流程
一直以来,初中体育助跑跳教学都没有切实的教学流程,许多时候仅仅由教师进行简单的指导,让学生练习即可,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较为枯燥,缺乏一定的衔接性。很多学生在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觉得无趣,甚至疲惫,转而进行其他项目或者休息,这样的状况十分常见,对于助跑跳教学的合理开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现阶段的助跑跳教学,应当对教学流程进行适当的规范,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合理有序,能够流畅地开展下来,教学效益也会因此得到较大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在前5分钟进行助跑跳要点讲解,之后的5分钟进行动作示范。紧接着,给予学生15分钟的自由训练时间。然后用10分钟探讨学生动作上的不足之处。最后10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
2.助跑跳教学应当进行内容上的完善和创新
初中体育项目本身是一些以锻炼为主的活动项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以助跑跳为代表的教学项目逐渐失去了教学活力,学生不會主动练习。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当对助跑跳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完善,比如与其他体育项目相结合,进行创新式的教学,使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对助跑跳教学进行积极的拓展和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融入一些趣味性的运动元素,使整个课堂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艳超.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武超.近代以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制度变迁的视角[D].浙江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