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能力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的探讨
2017-03-24朱迪生
朱迪生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学习难度较高的课程,其中的物理实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考查度极高,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及时发现自身物理实验学习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良好实验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能力;影响因素;应对方法
一、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能营造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物理实验不但直观、形象,而且生动、有趣,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感性材料,还能让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与其他物理教学手段相比,物理实验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使学生纠正自己在感性认知中所形成的错觉。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能将感性材料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基础条件是思维。在实验时,不仅要求我们注意观察,更重要的是在观察后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水平巧妙设疑,适当启发,以促进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
二、高中物理实验能力的影响因素
1.动手实践空间狭窄
物理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正确区分与使用实验仪器的能力,但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在讲授实验操作流程,学生实际动手实践的空间十分狭窄,造成了学生常常对物理理论知识的认识层次不深,难以熟练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这种学习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发展。
2.不够掌握知识
学生操作技能明显滞后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主要有两方面问题:(1)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不规范:不懂得实验仪器的原理、操作规范、读数规则等。(2)动手操作能力差:操作过程中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顺序颠三倒四。
三、应对方法
1.改变传统思维
在对物理实验的自主学习中,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就要依据科学的方式,正视实验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实验中出现的不合理误差和现象。同时,还要将传统的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努力培养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并培养发散的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恰当地调整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将自主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
2.实验准备
实验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心理方面。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必须充分调整自己的心理,始终保持健康、积极、放松的状态。其二,实验理论知识方面。在进行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目的、流程充分熟悉,对实验方法及原理加以确定,对实验结果作出预设,不仅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还是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决定性因素。其三,实验操作方面。将所有实验所需用具、注意事项等作一个完整、全面的核对和了解,能够有效避免实验“卡壳”等现象。
3.高度重视实验操作
首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对自身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进行随时提醒和实时监控,将实验操作的步骤进行串联反思,以确定其正确性。其次,学生应该高度集中自身的观察力、思维力,对物理现象、实验状况等进行科学、准确的观察与分析,并对实验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尝试解决。再次,学生应该与组员进行科学、明确的分工,以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统筹能力。最后,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实验操作补救能力。这样,一旦实验出现错误,学生能对其错误原因分析,并快速修正并改正错误环节,从而提高学习水平。
4.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在当前物理实验课程的大环境下,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积极、自主地探究,从而掌握实验规律。
比如,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教师首先进行实验操作示范,学生再进行合作探究,親自动手操作,通过对纸条上的“小黑点”进行研究,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并结合物理教材中的内容,寻找理论支撑点,在实践中掌握小车的速度变化规律。
再比如,在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亲自动手探索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打点计时器的实验结果是一张带有黑色小点的纸条,学生在观察纸条黑点分布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求知欲望,从而发现小黑点的分布间距越来越大,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了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逐步领悟到运动的本质。
在《电磁感应现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如电池、U形磁铁等进行教学,在实验课上学生对实验教材上的工具装置图进行研究,在组装实验器材的同时理解实验原理。学生在探究与实践过程中发现电与磁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物理联系,磁感应现象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而磁感应产生的磁场又会进一步导致电流的产生,奇妙的实验现象不仅使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得到激发,求知欲与探究欲望也得到很大提升。
5.勤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在当前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上,学生往往没有养成写实验报告的良好习惯,使得高中物理实验进程往往停留在实验结果的记录上,缺乏实验完整性,学生不能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思考与改进,物理思维的发散与培养受到极大限制与阻碍。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养成勤写实验报告的习惯,针对实验结果“机械能守恒”展开思考,在实验报告中写下自己的观点与实验改进措施、建议等,可改善自身物理实验的学习习惯、提升实验质量。
总之,高中物理不仅在学生的高考成绩中占重要比重,同时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思考方式,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往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要学好高中物理,首先要培养出良好的物理学习兴趣,学生需要转变自身固有的学习方式,打破了纯接受的学习模式,加强物理实验的操作能力提升,从而真正学好高中物理。
参考文献:
[1]姚佳倩.高中物理课外实验开发和实施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张丽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3]张梦琴.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4]申高文.高中物理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