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2017-03-24梁芳
梁芳
【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简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学会对比、分析历史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史实,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培养科学客观、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要了解并评价一个人物:曹操;讲述并分析两场战争: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知道并识记三个国家:魏、蜀、吴。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欣赏影视、文学作品等,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内容比较杂乱,因而培养其对比分析、辨别历史真相的能力尤其重要。
【教学策略】
一、设计思路: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一直在思考:除了告诉学生或他们早已经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外,还能教他们什么?最后,我决定以曹操这个人物为主线,展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再从《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对比入手,引导学生思辨,增强辨别历史真相的能力。引导学生探寻历史真相,培养学生科学、客观、敢于探索的治学精神,感受传统文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力。
二、教学方法:讲述、分析、对比、讨论。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课前用《三国演义》的片头曲烘托气氛,整节课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
四、板书设计:
1.官渡之战——(曹操胜)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2.赤壁之战——(曹操败)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3.三国鼎立——(曹操死)魏、蜀、吴先后建国
五、教学过程
(一)感知历史——课前导入: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设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这里有哪些历史人物?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他们所知道的那个年代,走近他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
(二)探究历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第一个大问题“官渡之战”,并完成课件上的表格,掌握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役特点、结果及其作用。之后,組内交流问题:官渡之战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1.探究释疑。展示《三国志》中的两段材料,学生小组探究曹操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并进一步思考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设计意图】曹操官渡之战的胜利,表面偶然,实则必然。引导学生认识决定战争成败的是综合实力以及人才的重要性。
【教师过渡】展示“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图”,分析孙刘走向联合的现实需要。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组内自主学习“赤壁之战”,并完成课件上表格,掌握赤壁之战的具体情况。(播放视频《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的片段)
【设计意图】学生对赤壁之战已有了解,再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过程,为后面评价曹操做铺垫。
3.探究释疑。设问:曹操为何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却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败少?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两场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战争,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分析曹操在两场战争中不同结局,对曹操作出初步的认识和分析。
4.共读历史。三国建立的史实:三国建立的具体情况。
【设计意图】着重强调“曹操死后,三国始建”的史实,让学生清楚三国开始的时间及三国形成的标志,并明确刘备建立的是“汉”非“蜀”。
【教师简述】
三国之后的历史:蜀国的灭亡,西晋的建立及西晋灭吴。
(三)反思历史
1.再认“三国”故事:三顾茅庐。《三国演义》里是如何描述“三顾茅庐”的?《三国志》的记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设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三顾茅庐的描述有什么区别?你如何看待这种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本书的不同记载,区别其中的差异与冲突。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我们考证历史提供的方便与不足。
2.再认三国人物——曹操。
不同的曹操:他人眼中的曹操:(1)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眼中的曹操:……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名家眼中的曹操:毛泽东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你眼中的曹操:(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评价曹操) 。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各方面对曹操的评价和看法,让学生结合本课所学关于曹操的知识,对曹操作出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3.你的启示: 。
【设计意图】通过探讨、总结,对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里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的描述,客观分析两部巨著对我们研究历史的价值,认识到史实与文学作品的区别,掌握分辨历史真相、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客观、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精神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4.课后反思
(1)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2)如何辨别历史的真相?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