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中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关怀

2017-03-24吴小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精神音乐教学

吴小平

摘要: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音乐这门人文性质的课程,关注的是人。音乐与人的问题使得我们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音乐;教学;精神

当前职业中专的学生人文素质整体偏低,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上。在知识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礼节等人文知识知之甚少,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断层现象表现突出。在能力上,很多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修养层面上,功利主义色彩较浓,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偏低,自傲、焦虑、好冲动,抗挫折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等等,因此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呢?

一、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点燃人文精神的火花

人文的教育环境,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爱意识,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强烈关注。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促进主体地位的提高,实现环境育人功能,优美而高雅的环境传递着一种文明的信息,因此音乐教室的室内设计显得格外重要。

音乐教室既应该有普通教室的整洁、平衡、理智感,又应该具有浪漫的艺术气息。当学生走进这样的教室,就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暗示,这些暗示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笔者就在音乐教室的设计管理中下了翻功夫,虽然这看似音乐之外的事,却起了很好的环境感染与教育作用。

首先,音乐教室应该是美的:美观优雅的窗帘;摆放整齐的桌椅;并不名贵的几盆花草点缀在某个角落;廉价的世界名画印刷品在明亮的镜框里使得教室墙壁生辉;伟大音乐家的肖像挂图显得十分庄重;钢琴,多媒体等教具一尘不染.....走进这样的教室,再调皮的孩子也会安静下来,带着对音乐的向往和崇敬去上课。

另外,在黑板这块“自留地”上开辟“乐家心声”、“音乐格言”、“音乐随笔”等板块,每周抄一些短小精悍的句子,短文等供学生阅读。对老师来说工作量不过几分钟,且不占用課堂时间,但能使几十人由看到思索到感悟,非常值得。有的同学甚至将一些精言语句抄写下来。这样也实现了通过环境感染和熏陶达到自主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无声的环境中接受有声有形的教育。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必须正确看待学生,包括一些“问题学生”,学生是主体,有其独立人格,有其主体意识,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有人说:“你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在音乐课上,面对学生范错误时,是否能平心静气的引导、指点,让其悔悟,还是疾言厉色来一顿狂轰乱炸,我想老师们心里都清楚的很,要做让学生爱的老师,而非做让学生怕的老师。一个热情、敬业、真诚、平等、友好、宽容、进取的老师,一定会无声的感染学生,音乐课堂定会闪现人文精神的火花。

二、抓住典型作品,挖掘人文内涵

音乐,以其动人的旋律,激荡着人们,音乐给人的启示又不仅在音乐。 贝多芬是音乐史上一个巅峰人物。他不仅有着伟大的音乐,也有着伟大的人格。面对这么一个典型的作曲家,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不仅要体会音乐本身的魅力,还要和学生一起挖掘他的生平、人格等人文精神,比如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故事,了解他在不同生活背景下的思想历程和创作风格。在学习中,一边听其幼年、青年、中年不同时期的故事,一边欣赏各时期他的作品,探讨大师的人生轨迹,学生不仅从能从音乐中了解人,还能从人生中体会其音乐。学生们在谈体会时说:“音乐中确实有种强大的扼住命运咽喉的力量。”“《欢乐颂》的意义原来这么伟大”“没想到《献给爱丽斯》是贝多芬的作品,他不仅有着无比的力量,还有着细腻的情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的人文性应成为其情感最丰盈的补充。象这样高尚的音乐家还有很多,教师应抓住典型的人物和作品,挖掘人文内涵,给学生更多的精神营养。

三、以兴趣为目标,关怀学生的心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要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喜爱音乐的愿望。然而喜欢流行音乐的部分学生却讨厌上音乐课,已成为音乐教学中的一大尴尬现象。我的做法是“曲线救国”。首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而且要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我们也应该常听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从中发现好的优的适合学生的作品及时传递给学生。“音乐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音乐课应该让学生感知积极的时代生活。”当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听到他们喜欢的部分音乐时,你将轻而易举的成为他们的朋友。有很多学生不喜欢唱民歌和美声歌曲,只喜欢流行歌,那么在介绍作品时就要从心里诱导入手,再到音乐,效果较好。记得在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时,我先是利用多媒体把《音乐之声》这部电影播放给同学们看,在欣赏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但喜欢上了这部电影,而且也喜欢上了电影里的很多插曲,其中就有《雪绒花》,这样在学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同学们顿时就有了学习的愿望。

关心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中找到切入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习,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积极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既要认识到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人文素养培养的艰巨性,通过不断的实践,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猜你喜欢

精神音乐教学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