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小排球?健体大作用

2017-03-24朱玉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团建设排球小学

朱玉立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以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为目标,将运动队建设与学校体育社团进行良性结合,面向全校学生成立排球社团,以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为基础,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 排球 社团建设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创设了前所未有的好契机,“体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学校体育工作正是要解决如何从娃娃抓起的问题,而我国学校体育运动队的建设是体现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之路的很好的诠释,我校是江苏省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先后培养了孙玥、惠若琪等优秀的国家女排队长;我校女子排球队每年参加南京市儿童排球比赛,江苏省传统校排球夏令营比赛,香港交流比赛,成绩斐然。对于传统项目学校、阳光体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上级部门要定期进行考核,并且要有一定的成绩与输送运动员的要求,竞技体育的成分大于学校体育本身的价值。以运动成绩和输送运动苗子为界定的模式,大大降低了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就几个孩子我们就可以培养出排球国手了吗?团体项目12人的排球赛只要找12个孩子训练最终就可以参加比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开始思考,我们应该从学生出发,以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为目标,将运动队建设与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良性结合,面向全校学生成立排球社团,以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为基础,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

一、紧贴学生实际,不断优化排球社团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要素,对教学的诸环节进行严密筹划组织的过程。排球活力、吸引力的高低关键在于课程设计。当前,要提高小学生的社团质量,必须要立足小学生的思想、身体等实际,着力在优化课程设计上下功夫,这样社团的梯队建设才会完整。

1.突出提高学生参与度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教师一人唱主角,这样的社团必然是索然无味的。社团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有的灵活、自主等优势,只有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会有持久的魅力和生命力。教师一方面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外,更要在吃透教学内容基础上,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把学生参与度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反复研究论证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和可行度,确保社团课程既顺利实施,学生又能接受和喜爱。比如,可以预先告知课堂内容,上课时分组研究训练动作要领,再组织各组推荐和评比,最后表扬和鼓励先进,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提高,这无形之中也锻炼了学生自主的思考和选择能力。

2.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生的身体各项指标还在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教育必须要始终纳入安全管理的范畴,坚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科学计划、严密组织,坚持分步实施、逐步推进,预先做好各种应对措施,确保教学安全有效。

3.切实尊重学生差异性

由于家庭教育、性格特点等原因,小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差异明显,这是很正常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因材施教,从根本上杜绝形式化和一刀切模式。例如: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好,可以注重二传方面培养特长;如果弹跳力较好,就要利用机会发挥其优势,往攻手方面培养;对于有内向、胆怯等心理倾向的学生,要实施不间断的反复教育引导,善于用发现的小进步、小成功、小改变去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弱点;对于身体协调性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允许他们犯錯和暂时落后,注重开展单独教学、课外教学,及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二、把握特点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特点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要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就要准确把握孩子的特点规律,有的放矢,创新发展,不断在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聚力用力。

1.善于开展丰富的游戏教学

小学生大都具有多动、好奇心强、可塑性好等特点。传统的体育教学仅限于动一动、跑一跑或是散养式的球类活动,这是明显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从目前来看,开展丰富多彩的排球游戏在教师和学生中都反应较好。通过游戏,寓教于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相应机能,也使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也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有利于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双向沟通,可谓一举两得。

2.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

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为创新现代体育教学手段提供了可能。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视觉、听觉以及高科技教学设备等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视野。例如:在学生学习比赛站位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分步骤、多维度向学生介绍排球规则,给学生以直观的理解印象。

3.创新“小导师”组织方法

讲解、示范、练习、纠偏、左顾右看,这种传统体育课 “经典模式”把教学变成了教师的一个人的独角戏,而难以兼顾到每个孩子。得益于当代学前教育的成功和崇尚明星模范等社会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大多数小学生敢于也乐于在舞台上、公众前展现自身才能。要创新教学方法,必须准确把握这一特点,大胆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小导师制,即请先学会的学生充当小导师,帮助其他同学领会动作要领,再分组进行、相互评价、以教促学。这种看似简单的做法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责任心、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还间接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

4.国际活动,引领方向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掌握了排球技术,2016年我们排球社团的孩子们与美国12联盟(pac)排球团队进行交流活动。孩子们与美国排球队的大姐姐们切磋球艺,一起学习垫球传球扣球的动作,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可是孩子们收获了对排球的热爱与持之与恒练习的决心。孩子们对于排球的热爱不断升温,孩子们更加坚定自己以后要多多练习,勇于拼抢,这样才可以更久的站在排球场上。

猜你喜欢

社团建设排球小学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