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人文素养,树正确三观
2017-03-24李秋芳
李秋芳
摘 要: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众所周知,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树立正确三观的必要前提。鉴于此,教师要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来培植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粗浅阐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人文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性;其次,作为一个民族的成员应该继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之后,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显而易见,不管是作为社会人的优良品性,还是作为民族成员的优秀文化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需要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进行不断培养的。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浅显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问题。
一、提升教师人文涵养——渗透人文精神之前提
提升教師的人文涵养是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之前提。教师在平常要学会修身养性,提升自身的人文涵养,借此不断塑造个人的人格魅力。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会感染每一位学生,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一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或优秀的教育著作。通过阅读优秀作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的人文涵养,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例如,教师可以阅读《陶行知教育读本》《叶圣陶教育读本》《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图说中外教育史》《活教育与死教育》等优秀教育著作。在阅读过这些优秀教育著作之后,教师的人文涵养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也日渐显现……学生被教师近乎完美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人文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二、挖掘教材人文意蕴——渗透人文精神之基础
挖掘教材的人文意蕴是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之基础。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要通过各种不同的信息渠道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意蕴。教师在教材之中挖掘出来的人文意蕴正是渗透人文精神的主要素材。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通过查阅各种资料等途径来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并且要将这些人文意蕴素材融入教学目标之中。教师在设计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要把渗透人文精神的内容包括在内。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前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探寻出文章中的人文意蕴: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教师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人文精神渗透目标: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爱的真谛……学生在循着教师制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课文的时候,人文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三、培植学生人文素养——渗透人文精神之目的
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之目的。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渗透人文精神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必要前提。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人文精神的渗透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人文精神的渗透存在于语文课堂的内外。仍然以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深切体会作者所倡导的爱的真谛,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孩子对父母的爱之间的不同。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体会一下通过对爸爸妈妈的深入了解,是不是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爱爸爸妈妈。学生在课堂内外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不知不觉地培植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挤”时间阅读文学经典名著和优秀教育著作等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涵养,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奠定基础;教师要通过“花”时间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人文意蕴来制定出明确的情感目标,设计出实效的教学活动,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指明方向;教师要通过“费”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搭建平台。换言之,教师要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何天军.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J].学园,2014(27).
[2]李字海.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求知导刊,2014(9).
[3]张竹萍.浅论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都市家教月刊,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