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几点建议
2017-03-24王进德
王进德
摘 要: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业的评价,对课程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研究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公正公平
一、评价形式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业的评价往往是由教师单方面完成的,教师是评价的绝对权威,学生成为评价的附庸,没有评价的权利和机会。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强调了教师评价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的被动局面。我们应该建立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的多元评价体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自评,一位学生发言后,先让他谈谈自己的感受,包括内容是否理解,思路是否正确,回答是否流畅。学生通过自评,能明白自己的得失,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方式,从而强化反思意识,提升反思品质,积累知识经验。小组互评,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发言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要明确标准,实事求是,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人。这种评价方式,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思维得到提升。师生共评,教师要把自己看成评价主体中的一员,不能凌驾于小组成员之上。教师的评价只能作为评价的一部分,而不能作为评价的全部。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评价,了解学生是否有错误概念,有何学习困难,进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改进课程和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二、评价内容由注重结果转向过程、态度、能力和精神并举
以往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很少对过程、态度、能力和精神做出评价。这种做法实际上忽略了情感态度对学习的作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活动,而这两点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课堂上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不应以其说出的结果对错为参照,而是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这种表现体现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思维的深度广度、参与活动的过程,以及在活动中是否有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学生只要积极参与了活动,在活动中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不论结果如何,都应给予积极肯定。教师要尽量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激励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进程。
三、评价目的由对前一段学习过程的总结转向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用一个分数、一次作业、一次提问来评定学生学习的结果,这无疑是非常片面的。评价好的,学生沾沾自喜;评价差的,就垂头丧气。我们常常听到老师用“你是怎么搞的?难道没听我讲课吗?”“你真笨,回答问题总是丢三落四”来评价学生。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使他们再也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何不转换一下方式,这样评价学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你还能想到别的吗?”“非常好,你还能补充说明一下吗?”这种评价能有效化解答错问题的学生的尴尬,鼓励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教师在評价学生的学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及荣誉
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尽量找出闪光点,予以肯定;对不全面的回答,要肯定其方向是正确的;对完全错误的回答,尽量找出其思维的合理性,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教师切忌将学生分等划类,谁是最好的,谁是最差的,那样同学间容易产生隔阂。另外,教师不要将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放在一起评价,对好学生褒奖有过,对学困生信心不足,这样做的结果是学习好的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学习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表现。
2.评价要客观公正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消除对学困生的偏见与成见。评价公正合理,学生就会感到满足,从而心情舒畅,学习努力;反之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既要指出其不足,又要肯定其成绩优点,让其对评价的结果感到公正和愉悦,避免对评价产生厌烦恐惧心理。
3.要充分发挥教师期望性评价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教师的评价,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抱有期望。根据心理学原理,教师期望高低不同,对学生的作用也不同,适度的期望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过低的期望会使学生意志消沉,因此,在评价学生时,我们要以学生现实基础和条件为依据,提出略高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期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主动地发展,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对评价产生向往。
参考文献:
[1]范艳红.构建普通高中学校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2]刘佩佩.新课程下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