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实践探讨

2017-03-24杨东卿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互动式美术教学实践

摘 要:随着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出现了新的突破。借助于互动式教学的推进,从整体上增加了美术教育中师生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更加凸显美术教学的发展成效。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价值、特点、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学 互动式 主体 实践

互动式教学模式兴起于21世纪初,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前提下,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世界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特别是随着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出现了新的突破。如今,“机械模仿”的形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因其交流式、沟通式的教学形式,更加适应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现状,满足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需求。[1]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互动式教學的教育价值

在美术课堂中,互动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一种理解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实现了良性的沟通和循环,使教师、学生、书本形成了一个“三角式”构架。美术教育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专业学科,在其课程特点上,具有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同时,借助于互动式教学的推进,能够有效的增加美术教育中师生的互动、强调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出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2]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理念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小学美术教育具备如此重要的价值,但是在互动式融入美术课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理念的转变力度不够

在美术课堂中,通常情况下,教师对美术成绩的判定表现出了形式单一、结构简单的特点。很多老师对美术成绩的判定以画的“像不像”为标准。特别是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小学生由于心理性格没能发育成熟,所以对于美术绘画以观察和创作为主。但是,一些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导致美术教学理念十分落后,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十分低下。[3]

2.教学方法形式较为单一

考虑到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很多美术教师都采取了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图画本上模仿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使学生完成教学大纲上限定的教学任务,但是却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思考、发挥的空间。这样一来,学生的实际课程缺乏主动性,自然也就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课程的结构也较为分散。

3.师生之间的互动参与较少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往往在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都在讲授、示范,学生动手的机会要么比较少、要么形式乏味。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大大的挫伤。学生的实际经验、课堂纪律、兴趣积累影响了美术课程的发展实效,导致小学生们对美术课程有乏味、无趣之感,美术课堂较为被动。

三、增进小学美术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

1.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

“互动”工作首先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当前教学模式下,“以人本文”的教学思想指引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环境。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改造问题。美术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当前学校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美术课堂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情况,完善小学生“美术教室”的师资力量建设。其次,在交互式教学理念的塑造下,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素材和教育内容,促使学生能够提升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将美术教学的发展理念变得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要在美术课程中,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师生一起动手做“手工小纸鹤”、美术课堂中融入“绘画故事”教学方法。充分引导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受到更好的知识启发和艺术熏陶,加深小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发展成效。

2.融入多媒体教学等教育手法

毫无疑问,多媒体教学是美术教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多媒体教学的融入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小学生更加了解的理内心的艺术感受。使学生在欣赏艺术美学的同时,更加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需要和学生展开丰富的探究和交流,将教学内容和美术知识互相融合,帮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艺术空间。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发展优势,通过动画片、微电影、小视频等方式,满足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渴望,为学生搭建一个了解美术意境、欣赏艺术作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DV、PPT等电子数码设备、电子信息软件等模式,将学生的作品集中保存归档,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之间的不同,继而促使小学生拥有自己而更加独特的绘画形式。

3.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

为了能够加深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掌握。教师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例如在班级内开展 “我心中最美的花朵”绘画大赛、利用感恩节举办“我最可爱的人”肖像作业。让小学生能够多动笔、多想象、多创意。使美术课程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学生的创作意识充分激发出来。要做到“美学感人、美学育人”,实现艺术技能和美学意识的双向交互,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积累力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性。将美术课程中的艺术性、思想性、美学性融为一体,使小学美术课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小学生建立对艺术的深刻认识,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借助于交互式学习的各项优势,打造一个和谐、文明、自主的美术课堂。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本着平等、自由的教育态度,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绘画风格和喜好,从而带动学生在美术课程中收获快乐、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吴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3,(8):15-16.

[2]冯悦梅.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07).

[3]花蕾.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下,2014(01).

作者简介

杨东卿 ,1974年8月12日 ,男,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本科,中级教师,小学美术

猜你喜欢

互动式美术教学实践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