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建设路径研究

2017-03-24赵建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市场经济

赵建华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掌握公民意识的内涵,并意识到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而公民意识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涵盖了多方面的意识,如观念维度的理性意识、职业维度的敬业意识等。为了实现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就需要根据公民意识的具体需求和特点,寻求建设路径。对我国构建公民意识的必然性进行分析,阐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并提出相应的公民意识教育建设路径,以期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积极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民意识教育;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186-02

基于市场经济的公民意识,首先要明确市场经济的本质与特点,才能在其基础上寻求公民意识的建设之路。公民意识是指具体的公民思想和观点,它既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能够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并且其在发展道路上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一、市场经济的本质与公民意识建设

(一)市场经济的本質

市场经济不是单纯的指经济运作体制,也不是仅仅只体现了经济运行下的价值规律,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积极的互动,他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综合体。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静止的,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发展中还需要与精神因素结合起来。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包括效率第一、讲究时效性等,这些价值取向反过来作用于市场经济,影响其主体内在的精神诉求。换言之,即会影响经济主体内在的公民意识诉求。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受自然经济发展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也比较保守,价值取向也无法冲破传统经济体制的限制。而这些守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是相矛盾的。因此,需要构建新的公民意识,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我国进行公民意识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进行公民意识建设是由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若要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首先就得保障经济的自由行。经济主体都享有一定的经济权利和义务,以便其能够在市场中能够独立运行,并享有决策权,以决策为基础开展相应的活动。比如,生产者有权利开展贸易活动和经营活动,消费者有权利对自己的私人财产做出处理等。第二,为了保证商品交换的公平,市场关系首先就要具备平等性。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交易中,所有参与交易的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平等交易的权利。而市场关系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在商品交换过程的平等,每个经济主体都享有平等的参与交易的权利,还体现在经济环境和经济规则的平等,以及市场中产生的行为和行为过程的平等。第三,市场活动中的竞争是无休止的,这是由经济主体的市场动机不同决定的。竞争的前提是经济主体是自由的,在自由的引导下才能确保竞争的公平、公正。因此,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自由竞争。第四,我国的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遵循相应的市场规律。只有保障了市场主体的自由,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高效发展,而自由又会受制于其他的规则,因此,自由与法治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市场经济与建设公民意识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自由性、平等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对经济主体内在的品质要求不同。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经济主体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爱形式。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本质,决定了我国建设公民意识的必然性,要求经济主体具有民主法治意识,能够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自由的经济活动。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意识的内涵

(一)公民意识的核心是主体意识

社会政治生活应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其应该建立在全民自觉参与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将政治推向民主、公正的发展道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大力弘扬公民的主体意识,是为了让公民意识到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是占据主体地位的,自己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只有公民具备了主体意识,才能保证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并以正确的姿态参与到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因此,弘扬主体意识,不仅能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还能让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使社会逐步朝着公平化的方向发展。

(二)公民意识的现实指向是契约意识

市场经济的本质可认为是契约经济,因为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和分配公民权利义务时,都与公民建立起了相应的契约。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的基本经济生活方式。因此,我国公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实是具备相应的契约意识的。而市场经济是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中的,如果相应的公民意识不具备契约意识,那么最终只能被市场经济所淘汰。我国的公民契约意识应该满足三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具备协商意识,契约当事人的自由意思表示应该受到尊重,在自愿的前提下达成一致;其次,要具备诚信意识,公民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做到诚实、守信;最后,要具备互利意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公民意识的主体诉求是维权意识

公民获取权利并实际享有权利,才能够体现出权利的实际价值,其还与公民的生存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每位公民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权利意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要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代经济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而这些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人格平等权利、交易安全权利等多方面的权利。只有公民的这些权利都得到了具体的实现,才能够使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的维权行为既是对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践行,也是公民履行对自己和社会的义务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建设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只有市场经济处于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才可能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建设。而要保证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能体现出市场应有的功能,并激发市场主体的精神。市场体制实际上是一种经济体制,它能将市场主体的潜能激发出来,并对市场主体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将其归结到本质问题上,便是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意识的接纳。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自主、自由、公平、公正等特点,能够对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起基础作用和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只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诉求,提升市场主体的自觉性,确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意识。

(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能够为公民意识的实践提供明确的路径。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公民意识是一种特殊存在的意识形态,是在公民参与了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情况下,在不断的熏陶和实践中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地参与经济活动,明确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下,强化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并给予其表达诉求的机会。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的民主建设还不够完善,难以确保公民意识建设的诉求渠道。政府应该适当地放权,让市场主体掌握更多的权力,以满足市场主体的利益表达。因此,为了构建我国的公民意识,在现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势在必行。

(三)建设法治社会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善的公民意识,离不开健康法治的作用。如果没有将法治付诸实践,没有建设公民意识,公民权利将得不到落实,相应的,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得到好的发展。只有将法治建设落到实处,才能保障公民意识和公民权利,也只有法治建设落到实处,才可能在公民心中有法的存在,从而促使公民自觉地遵法、守法。而在法制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宪法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它将党和人民、国家的意志充分地展现了出来。要使公民意识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将依法治国进行实践,并与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任何个人、组织都不能侵害到公民的权利,使公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

(四)根据群体差异来加强公民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人们的社会活动也不尽相同,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自然也会显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导致社会群体存在差异性。在建设公民意识时,不能忽略群体的差异性,而应该根据其存在的差异进行公民意识的建设。市场经济存在普遍交往的特质,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人们之间的往来方式变得更具开放性。而社会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发展的多元化,从而使公民意识具有不同的群体特征。因此,在以群体为差异的公民意识建设中,需要注意在多元化中寻求和谐、统一,并且要对多元化中的统一性有一定的认识,它是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的开放性,而此开放性又是通过多元化展现出来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具有其特殊的本质特点,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意识具有其特有的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公民意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针对公民意识的内涵,可通过建立完善的经济体制等途径,对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纯仁,王义.论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培养[J].湘南学院学报,2015,(6):14-17.

[2] 仲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意识教育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1.

[3] 虞卓.基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77.

[4] 冯建昭,陈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J].决策探索,2016,(20):56.

[5] 何延庆.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政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J].才智,2015,(8):11.

[6] 曾永华.公民意识教育在经济生活中的渗透和培养[J].才智,2015,(2):158.

[责任编辑 陈 鹤]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论经济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路径分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与研究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