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探究
2017-03-24邓玲芳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是顺应新课改潮流下的一项教学研究工作,其中涉及高中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原则、形式、内容。结合高中生作业规律,数学学科的特色,分析了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形式,并针对如何优化高中数学作业提出策略。研究的意义在于关注学生个人特色发展,给予每一位学生相同的发展机会。将大众化的教育手段转变为个性化的、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自主探究
一、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形式
1.实践型作业
学习的意义在于服务生活,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设置实践型作业意在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展现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2.探究型作业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自我学习、探究、合作、实践等技能成为主要的考核能力。个性化作业设计中需要满足这一考核目标。因此,探究型作业应运而生。
3.学法交流型作业
新时代交流与合作成为成功的一大要素,也成为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设置学法交流型作业项目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
4.竞赛型作业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教师可以经常组织竞赛型作业活动。如数学常识竞赛、解题速度竞赛、解题方法竞赛、函数公式背诵等等。比赛型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内在的竞争心理,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5.想象型作业
创新理念是新课改的核心价值之一。因此,教师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作业中最好能够涉及具有拓展性、研究性、发散性的作业,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老师可以多设计一些立体模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实物的变化,从而延展到三视图的画法。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了解,还能让学生发散思维,借助想象勾勒出图形的形状。
6.日记型作业
日记型作业依靠学生自我主动完成,即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有了好的想法,但是难以长久记住,因此可以当下记录下来,并留存后续思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我思想的记录,如,课堂问题的回答和想法的记录,日常作业中的问题,学习中的收获等等。
二、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1.融入情景,作业设计生活化
新课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必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作业规划当中,建设情境作业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作业氛围当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2.丰富作业内容,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知识与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当前教育的新目标。前两者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教学完成,但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教育中的难点。那么,如何在作业计划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一是教师要重视作业,作业可以说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无声纽带,教师对作业的重视带动了学生对作业的重视;二是作业内容设计方面,最好能够贴近实际、题型多样、解答内容不受局限;三是作业具有深度,能够吸引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研究的潜能。
3.实行梯度型的作业设计,分层提升学生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取决于思维和认知能力的不同。新课改之所以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创作,主要基于学生能力的不同,期望能够通过个性化的培养策略实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价值。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是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采取相应的作业实施计划,在学生不同的阶段提升学生的能力。
4.创新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传统教育作业布置大多采取统一化、强制性的手段,并且数学作业的解题思路大多一致,因此,容易导致学生抄袭现象的发生,约束学生的思维。教师在作业规划当中,最好能够多采用一题多解、答案多样的题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探究性作业的布置需要注意以下要点:一是围绕教育目标制定作业;二是教师需要给定确定的范围,避免学生胡思乱想,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三是在作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给予鼓励等正能量。
在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不论在方法还是内容上更加倾向于人性化。在高中数学作业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正是教育人性化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展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情感价值和价值观的形成。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毛耀南,蔡金发.农村高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學,2014(6).
[2]郎贵华.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尝试[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1(4).
作者简介:邓玲芳(1988—),女,汉族,江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初级职称,就职于江西省吉安县三中,研究方向: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