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2017-03-24王文
王文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艺术性的提问有利于组织教学,紧紧地抓住学生,能使教学疏密相间,张弛有度,妙趣横生。更能发人深省,自然引出或突出教学重点,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设置。
一、提问于新旧问题联系处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对比中,往往会出现矛盾,从而给创设问题提供了可能。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时,可以联系近代欧洲的科技发展来提问:“为什么古代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而近代科技却没有在中国开花结果而是产生在欧洲?”这个问题十分尖锐,发人深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去感悟东西方科技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在今天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以史为鉴引发思考,如何更好地为科技发展提供好的环境以推动科技的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培养学生思考历史的能力。
二、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
提问要切中学生疑惑之处。比如,学生对历史人物艺术形象与历史形象的差异的疑惑。教师如果只讲这些人物的历史形象而不顾及人物的艺术形象,那就会使学生产生疑惑。如,讲述洋务运动中的曾国藩时,学生就会想起他的艺术形象——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刽子手,被称为“曾剃头”。但是历史上的曾国藩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讲述这些人物时,有必要设计一些提问,让学生发表看法,然后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加以补充分析和讲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又如,学生常常以今人的思想和行动准则来度量历史人物。他们对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迷惑不解,认为太不应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如“孙中山先生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国为民还是为个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的环境是什么?引发学生讨论,学会从历史人物所处环境及其思想出发去评价历史人物。虽然,有些问题超出了课本的范围,但并不能认为是额外负担,反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具有间接性、思考性的特点,学生一旦解决,就能使历史知识与历史学科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三、提问于事件比较处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似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条件下加以比较,可以显示出其本质特征,而在比较中也更容易暴露其矛盾。如我们在学习孔子的思想时,可以设置提问: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和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几乎生活在同一个历史年代,为什么他们的思想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前者关注社会的仁礼,后者关注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从现象到本质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掌握不同的历史表象下隐藏的政治经济的因素,来认清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又如,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同是战败国,为什么他们对历史的认识态度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这是从现实出发在历史中寻找根源的问题。这样就能培养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问题,并和现实国内外环境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提问于教学的关键处
提问要提在关键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抓住要害思考分析问题。如帮助学生认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的时候,可以设计四个问题:(1)无产阶级政权的特点是什么?(2)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3)公社结构的组成成分怎样?(4)公社采取了哪些革命措施?后面三个问题紧紧扣住第一个问题,无产阶级政权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其阶级性,就是其公社政权的组织结构,就是政治上的人民民主和经济基础的公有制。这样的提问就能使学生很快理解教材中关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措施,把握关键,从而深化对巴黎公社所采取的措施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提问就抓住了关键,既解决了难点,又突出了重点。
五、提问于思维的转折处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按照正常的思维习惯去思考问题,然后突然打破正常的因果关系提出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疑问,而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当学生对思考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时候,教师的提问就达到了目的。如,在讲抗日战争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国民党反动派在国民大革命后期大肆屠殺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坚决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能够摒弃前嫌团结抗日呢?这就是学生思维的一个转折处,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方向扭转过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1935年华北事变对中国有什么影响?1935年共产党的瓦窑堡会议制定了什么方针?在这样的局势面前,代表中华民族和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应采取什么策略?”通过层层设问,学生的思维顺利地越过障碍,完成了思维的转折,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观察学生思维的脉络,掌握提问的火候,把握提问的关键。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一次艺术性的提问都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涌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不断增强,教学相长,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