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诵读”促“细读”
2017-03-24王凤楠
王凤楠
虽然近年来,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文本”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把“文本细读”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细读策略。所以笔者希望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运用文本细读解读文学文本的一些策略,给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一点启发,给教师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如何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来解读文学文本呢?我认为,诵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凡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非常注重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有人认为“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本文所说的诵读,是一种通过反复的阅读并朗声成诵的方式,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倾向,把握文章内涵的文本细读的方式。那么,如何运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文本细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读,体悟情感
文学文本,特别是散文文本,大多重在借助文字传达某种情感,学生通过大声地诵读,仔细地品读,就能体悟到蕴含在文字中间的情感内涵。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品味,通过对文本语言发音的轻重、声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等的揣摩细读,作者所要传达的情绪情感,就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慢慢地被体悟出来了。
如,在学生诵读《想北平》时,在读到“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通过诵读整个文段,品读“与我心灵粘合的一段历史”“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等文句,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强烈的思念和深沉的热爱之情。
二读,理清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组织法则,结构是作品思想内容的体现。”真正要吃透文本,仅仅对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的初步感知,显然是不够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这里我们无需多言,每一篇散文作者都有自己谋篇布局的考量,都有着自己固定的结构。一篇文章的结构,就是一篇文章的脉络,好的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是我们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在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取向的基础上,如果能够通过反复地诵读明确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考量,找到线索,理清思路,更有助于我们去细读文本,更准确地把握文本。如,在让学生阅读《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时,通过反复地诵读,学生能够了解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以听雨为主线,按照由远及近,由物到人的顺序展开,把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交织在一起,在纵横交错中表现了自己的乡愁,使学生感受到了包裹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外表之下的作者生命的冷雨,使学生了解文章深刻的审美内涵。
三读,品味语言
“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散文的语言最能凸显出一个人的写作风格、最易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我们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品读语言,作者隐藏在文字下方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就会透过语言文字一点点地向读者展露开来。学生在诵读时如能用心品味语言的妙处,边读边品,文字的美韵、文字的寓意、文字的艺术魅力也就慢慢在诵读中呈现出来了。
在通过诵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进行诵读、品读,如在让学生阅读《我与地坛》时,在读到六个“譬如”句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咀嚼,了解到“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等全都是弱小的意象,理解了“灿烂、高歌、喊得苍凉、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镇静地站在那儿”等语言展现了这些弱小的生物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体现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园子荒芜并不衰败,而且也体会到了作者那一时刻感受到的生命的涌动和对他内心看似微弱实则巨大的触动。
四读,明确意图
现代散文具有抒情性,是作者传递情感、思想的载体,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写景、叙事或者直接抒情等方式传达出来,将读者带入其用语言文字所营造的世界中。所以在阅读一篇散文时,通过诵读文本,仔细品读文字,可以揣摩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希望带给读者的启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带领学生诵读的方式,细读文本,去把握、揣摩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思想等创作意图,通过对文本内涵的准确把握、对文章意蕴的深度挖掘,带领学生充分地体悟散文的情感,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陈永元.高中古诗文阅读训练[J].中学语文,2002(8).
[2]赵微微.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