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2017-03-24郝丽娟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教材内容新课程改革

郝丽娟

摘 要:随着初高中新课程的改革与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与初中新课程改革不相对应。针对这一问题,对新课改后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和交流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衔接;教材内容;教学方法

初高中教材跨度大,高中数学教材难度、广度和深度都大幅度提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学生一下难以适应,导致一些初中数学优秀的学生面对高一数学时焦虑、恐惧,甚至失去学习兴趣,从而成绩一落千丈。

一、新课改后衔接问题分析

1.新课改后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衔接问题分析

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删减了很多内容,而这些内容在高中阶段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乘法公式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因式分解,淡化了十字相乘法(只了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另外,初中教材坡度较缓,而且都比较直观,有充足的例题和习题来消化吸收与之相对应的概念;而高中数学不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所加强。这些都是新课改后初高中数学教材內容的衔接问题最直接的反应。

2.初高中学生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的衔接问题分析

初中学生不论是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吸收方面,还是在学习自觉性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被动,更需要一些外界强制性的力量;而高中数学的学习则更多的是通过设问、引导、启发、探究等一些比较积极自主的方式来进行,注重学生的自我创新和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

3.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衔接问题分析

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都是通过中考,通过一定的考试选拔才被录取的。这些学生从各个不同地方的初中学校来,他们可能在自己原来的学校里都是比较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但当众多学校的优秀学生都汇聚到高中时,原来的优秀在众多的优秀中已显得微不足道,落差使他们的失落感油然而生,就好似原来受宠的孩子失宠了一般。学习竞争使压力增大,压力无形中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当压力变为动力时,无疑会让学生产生积极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压力的副作用,也很可能会使学生数学成绩下跌,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丧失学习兴趣。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方法与策略

1.搞好入学教育,为衔接打好基础

军训是学生融入新环境的一个初始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军训过程,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认识到高中学习的紧迫性,认识到数学在高中阶段中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使学生明白学好数学,特别是学好高一数学,会对自己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请同校高年级的学生为高一新生谈自己曾经刚入校时的体会和感受,拉近学生彼此间的距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学习捷径,尽快适应高中学习,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亲近感,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1)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实行低起点,高要求教学

在高一数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适度地放慢教学进度。数学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学习科目,也比较枯燥,所以对数学新知识进行导入时,要多用学生熟悉的、或具体可感知的实例来引入。对于所学的数学知识,要一步步落实到位。先将课本“吃”透,然后再进一步将知识进行延伸和活用。

(2)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并主动解决问题,逐步改变学生在初中时养成的依赖心理,指导学生列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过程和学习流程,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考解题思路和步骤,思考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考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订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

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注意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导入“似懂非全懂”“似会非全会”“想知而未全知”的情境,避免让学生简单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学习过分困难的东西,让学生学有所得,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效,体会探究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高中与初中的数学衔接应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能力出发,选择与高中知识联系较密切的初中知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平缓过渡、自然衔接,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打开,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创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题意的习惯,认真探究、用心学习。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只要领会了新课程理念的本质,大胆地破旧立新,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学生的成绩才会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金萍.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教学月刊,2005(12).

[2]张培林.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对策初探[J].福建中学数学,2008(12).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教材内容新课程改革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