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讨论写作: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新突破
——以一次作文训练为例

2017-03-23浙江省临海大田中学潘彩虹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5期
关键词:论据小组讨论议论文

浙江省临海大田中学 潘彩虹

小组讨论写作: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新突破
——以一次作文训练为例

浙江省临海大田中学 潘彩虹

班级教室是几十个学生集体学习的场所,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制度下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受到美日等教育发达国家中小学的高度重视,其中包括提倡小组讨论写作。美国学者认为,小组讨论对写作的作用不仅在于思维在谈话中有直接的参与,而且为观点孕育提供了良机,意识的扩展促使写作胚胎逐渐成长壮大,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和发展观点。因此,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是有帮助的。

小组讨论对写作有这样的作用,正好能弥补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上的缺陷。受题材贫乏和写作手段单一所限制,议论文写作一直是高中生作文难以突破的一个瓶颈,在写作之前,如果加之以小组讨论,那么就能让学生有更丰富的题材和更多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学生也能更正常地表达。

所谓小组讨论写作,指的是根据作文教学内容的需要,把一个大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2~5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命题,讨论写作方案,组织写作活动,完成写作任务。小组写作练习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而且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所以学生兴趣较大,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另外,由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有方案,有步骤,又经过了集体的讨论,写出的文章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能做到比较成熟,达到较高水平。

下面我们以一次作文训练过程为例,谈谈议论文写作中小组讨论作文对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促进意义。

过程:

1.选取作文题

我们这一次小组讨论的作文选取了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模块中的一则作文题。如下所示:

生活中很多细节能反映文化差异。中国人写封信,地址是由大到小,西方人则先写姓名,地址由小到大;在餐厅结账,中国人一般喜欢争先恐后地付账,西方人则实行AA制;中国人崇尚节俭持家,量入为出,西方人不少人则主张超前消费——

你注意到其中的文化差异了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差异的?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

A.东西方文化差异除了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几个生活细节外,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请再列举五个以上的生活细节。

B.东西方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从几个方面加以概括。

C.这些差异可以形成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又可以有哪些分论点?

D.请给这些分论点找一些相应的论据。请列出五种以上的文章提纲。

3.分组给予任务

全班共48人,以四人为一组,共编12组,每组选取一个组长,摘录观点,汇报讨论结果。前6组讨论侧重于A、 B两个问题,后六组讨论侧重于C、D两个问题。

4.汇集与整理小组讨论的结果

A题讨论意见的汇总。如对龙的态度,中国是崇拜的图腾,西方则认为龙是邪恶的化身;平时说话,中国人谦逊含蓄,西方人则直截了当;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面部表情表达,西方人大多写在脸上,中国人则深藏不露等等。

B题意见汇总: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感情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日常生活、语言、民族传统、告辞或恭维等方面。

C题,主要就B题选取有差异的一个方面或二三个方面,形成自己的观点。如:就感情的表达方式方面这一观点立论,可以有“东西方感情表达之优劣辩”,“谦逊含蓄有什么过错”,“现代社会还要不要含蓄谦逊”等等不同论题。

D题,如将“东西方感情表达之优劣”作为观点,可以有以下分论点,首先罗列东西方感情表达的种种现象,接着归纳出中心观点,东西方感情表达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谁优谁劣,要看具体情况,接着分论点论述,先论述东方人感情表达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再谈西方人感情表达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总结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尽可能恰当地表达情感。(限于篇幅,这里只写一种提纲)

5.布置写作任务

根据讨论结果,对照模块作文要求,选取讨论的相应内容,写一篇文章。

6.结果

这一作文题同学们本来感到十分有难度,尽管有模块相近内容的学习,但对这类题材还是深感陌生,并难以下手;通过小组讨论后,他们明显感到拓宽了写作空间,也找到了作文的途径,大家对这样的写作感到新鲜和有意义;从上交来的作文来看,内容比以往更加充实,思维也更加开阔,写作技巧也丰富了许多。

总之,这是一次成功的作文训练。那么,这样一次小组讨论式作文训练对学生的写作有哪些促进作用呢?

一、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议论文写作的兴趣,唤醒了学生作文主体意识

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模块中的这一则作文题,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显然有一定难度,将它作为小组讨论的讨论内容,一是基于学生不熟悉东西方文化差异。讨论时,小组成员一起对作文的题目、要求及要讨论的内容,或发表意见或寻找资料。无论是问题A,还是问题B,都促使学生去网上或其他方面寻找一定数量的写作题材,从而在过程中熟知写作的素材,对写作的内容有了详尽的了解。这为写好本次作文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小组讨论丰富了写作素材,解决了写作时素材少的难题 ,使写作不会无话可说或停在空洞层次上,二是它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而议论文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写作还有相当难度,讨论让大家能明白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内容形式,解决了议论文难写的问题。这无疑提高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兴趣,唤醒了学生的作文主体意识。

二、拓宽了思想的广度,加深了思想的深度,促进了学生思想的发展

合作讨论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围绕要讨论的问题,他们能够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将自己寻找到的内容放在组中交流和欣赏,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小组讨论作文;同时, 也使平时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写作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

问题中的B题难度较大,如果不依靠群体,单个学生很难完成任务。合作中,各个学生发表的意见差距较大,但他们都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主动与别人交流,使不同的思想得到展现,这无疑拓宽了B题的思考空间,并能最终逐步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

同样,问题C要求从材料形成观点,对于平时较少这方面练习的高中生来说,也有一定难度。一是材料多,二是可形成的观点也多。因此,讨论前,教师应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给学生提供不同观点,并围绕观点提供不同思维的类型,让学生的讨论有轨可依。

从讨论的过程来看,讨论为他们提供了了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合作中,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讨论的结果来看,不同学生的不同意见得到了互补,显然,这一问题的合作讨论让学生拓宽了议论性作文的思想空间,同时促进了学生思想的发展。

三、激活了写作思维,让学生学会了不同思维能力的表达技巧

小组讨论在激活作文思维方面有它独特的促进作用。学生思维受环境影响,常会碰出绚丽的思想火花,然后又稍纵即逝。伙伴讨论作文,给学生提供安全、融洽的环境,为积极思维创造条件,为具体写作找到了可参考或可依据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在探讨中学到不同思维能力的表达技巧。。

问题D是要求围绕论点找相应的论据,但一些同学虽概括提炼出论点以后,分析难以展开,材料用不活,思路也不流畅,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思维分析技巧和思维分析能力。这种情况在平时作文和高考作文中均有表现。因此,小组讨论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不同思维类型的议论文范例,如阐释型议论文,因果型议论文,区分型议论文,决策型议论文,类比(或对比)型议论文,驳论型议论文,读后感 ,思想评论等特点思路,然后要求学生围绕材料讨论本次作文可应用哪些方式写作。上文“步骤”中“汇集与整理小组讨论结果”中的D提到以 “东西方感情表达之优劣”作为观点 ,并采用对比型为写作的基本思维,即是小组讨论的结果。

小组讨论讨论满足了个人多方面思维需求,它使人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使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激活了作文思维,学到了一定的表达技能。

四、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

现高中学生,很多人议论性文章写作素养较差,而对生活缺乏发现和思考则是其主要表现。缺乏发现和思考,即是指一个人虽然经历(包括阅读经历)了,但他并没有发现或思考这种经历的意义。生活中虽然有万千色彩,但却熟视无睹;读物中虽然有激动人心的内容,但却无动于衷。对于这种情况,如果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引导他们思考生活或写作素材(包括阅读生活),努力发现其中的意义,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写作中内容贫乏的困难。

而小组讨论作文即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同时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因此,讨论的过程,即是发现思考自我,发现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断发现思考的过程,即是写作思想不断完整的过程也是写作素养提升的过程。

各个学生由于个性、经历、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对于课前所提供的四个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问题。讨论中,教师和学生不断将这些问题需进行分类,归纳,然后再交给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共同解决。如问题D关于论据的讨论,许多学生都依据自己的观点寻到了若干个论据,但这些能否真正充当相关论点的论据,学生其实并不能确认。于是,我们让学生充分讨论,为何有的材料可以充当论据,有的不能充当论据。这不断讨论问题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再发现再解决。

因此,讨论也是一种思想的导引与求真。在解疑中要做到以思促议、以议促解,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品味。教师在学生对一些难点“山穷水尽”时,引导他们“另辟蹊径”,让他们有一个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发现新世界的感觉。这种思想的导引,更有利于学生思想的成熟与完善。这显然也是议论文写作基本素养提高的一种标志。

总之,小组讨论作文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教学目标,更是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从教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学生习作的心理规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作文”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交流自己掌握的写作信息,在争论和比较中达到习作材料选择“最优化”的目的。在讨论的过程中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猜你喜欢

论据小组讨论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