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障生刺灸法教学模式探讨

2017-03-23罗宏

关键词:视障盲生灸法

罗宏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视障生刺灸法教学模式探讨

罗宏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针对长春大学视障生刺灸法教学现状,分析现有问题所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为忽视了视障生个体差异,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从而提出视障生刺灸法教学模式改革,并从课堂教学、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案列教学、合作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完善和填补视障生刺灸法教学模式,促进视障生刺灸法教学质量的提高。

视障生;刺灸法;教学模式

长春大学视障生属于高等特殊教育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刺灸法是针灸推拿专业主干课程,其课程体系上承经络腧穴学,下启针灸治疗学。主要讲授刺灸理论和刺灸法操作,是针推专业学生从理论过渡到临床的重要课程。视障生使用的盲文教材与普通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一样,是由湖北中医学院孙国杰教授主编的《针灸学》,[1]其中中篇刺灸法,涉及刺灸操作技能十余种,操作技巧各不相同,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对普通中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尚且不易,对视障生来说尤为困难。本文结合多年的授课情况,在吸取诸多刺灸法教学成果的基础上,[2-5]针对视障生刺灸法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旨在完善和填补视障生刺灸法教学模式,促进视障生刺灸法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视障生刺灸法教学现状

长春大学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来自中专盲校的,有高中毕业生。从自身情况而言,有全盲,有半盲;有认识汉字的,有对汉字毫无概念的,只识别盲文。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授课完全靠语言描述,板书、平面挂图、课件等无法使用。对于低视力、认识汉字的学生而言,可边听讲解边通过放大镜阅读教材,来理解和掌握授课内容。课后教师将电子教案传给学生,按其内容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而对于全盲生而言,某些刺灸操作手法,如徐疾补泻的“徐疾”二字,单凭语言描述讲解是难已理解的。这是因为盲文是一种仅具有表音意味的一种独立文字体系,而汉字是一种以表意为主兼具有表音功能的一种文字。“徐疾”二字不加声调的话,“虚”、“需”、“徐”;“疾”、“急”、“极”等等在盲文书写上都是一样的,这种字形的缺乏对全盲生学习刺灸法所带来的障碍是巨大的。因此,授课时需要反复讲解,学生既要听讲解,又要触摸盲文教材、又要记笔记造成知识点不连贯。使得学习效率难以提高,影响教学进度。课后复习只能靠触摸盲文教材,但教材内容滞后且知识陈旧,与之相关的其他盲文参考资料来源又少,造成全盲生对本课程信息占有率低下。教学手段的单一,无法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视障生认为学习本课程无用武之地,实用性不强,将来毕业用不上。所以,在授课时只能靠讲解一些刺灸治疗疾病的传说故事,穿插介绍一些毕业的全盲生采用针灸治疗疾病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上述教学现状的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反使学生厌倦学习。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探索,及与学生之间的融洽相处和经常交流,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渐形成了以课堂教学、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案列教学、合作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使视障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去亲身体验、实践、交流并参与到教学之中,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达到了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一)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教学演示

刺灸法的特点是教学形象性、直观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详细的刺灸操作理论知识要靠课堂讲授获得,而单存的课堂讲授又缺乏感性认识,难以让学生深刻、准确掌握各种操作手法,而多媒体影像演示教学融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于一体[6-7],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仅加速和改善学生对刺灸法的了解和掌握,而且可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刺灸理论和刺灸法操作的知识点,在课前为低视力学生收集整理针灸经验丰富的专家标准针刺手法及针刺补泻手法多媒体影像演示教学视频,并转存到计算机上以备授课时应用。针对全盲生制作有声教材(注重难以理解的字、词,如“守神”、“得气”、“气至病所”等深入浅出的讲深讲透),转存到计算机上,将计算机的视觉信息转换成语音信息,使全盲生能够独立操作计算机以获取信息,减轻全盲生阅读盲文的负担,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了对外部信息的吸收速度,使其阅读教材的速度接近或达到正常学生,扩展了知识信息。

刺灸法分总论和各论。总论内容包括刺灸法的定义和作用,刺灸法的源流,该部分内容只作为了解和熟悉内容。各论包括十余种刺灸操作技能的详细内容。其中毫针刺法是刺灸法的主体部分,内容包括练针、进针、行针(得气、补泻手法)、留针、出针等手法的理论和操作练习。这部分内容对刺法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也是最适宜视障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作为重点讲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持针手法,各种针刺补泻操作技巧,规程,进行详细讲解,而后反复多次放映多媒体影像动态演示视频,演示中放慢动作流程,再加以辅导,

使学生直观了解标准的练针流程,各种针刺补泻的行针手法,解决了完全靠教师语言描述不易解决和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改变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存文字交流,拓展了教学信息的获取。使低视力学生通过观看针刺操作演示,弥补了由于视物模糊、不清晰而影响感知事物的缺陷[6],也使低视力生教学更接近普通学生的教学,提高了低视力生的教学质量。针对全盲生则通过有声教材,利用读屏软件及点显器等设备,学习针刺操作技能,以配合课堂教学。此种以听觉替代视觉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全盲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涵盖了大量相关教学新资料,而且便于课后自学,并对存在的疑问,进行反复试听,反复揣摩,以清除学习障碍。多媒体动态直观的演示,以及有声教材的使用,使视障生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具体,加强了感性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了学习快感和兴趣。

(二)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上述详细的理论知识讲解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刺灸法教学的关键。此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视障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即要发挥他们的听触觉敏感的优势,采用合理的授课形式[8]。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对于各种针刺操作方法,首先教师先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作深入浅出的讲解,然后给低视力的学生做操作要领示范,再让其模仿操作;对于全盲学生则手把手进行示范操作,教师带动学生的手运针,让学生感受操作技能的基本要领。教师则及时辅导,手把手地纠正不正确的手法,并强调要领及注意事项,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其次课外要求学生合作练针。每组划分以低视力和全盲生结成一组,低视力生对照多媒体演示反复练针(针包和纸垫练针),随时纠正练针手法的错误。然后帮助全盲生进行练针。达到熟能生巧后,在自身练针,要求每个学生针刺足三里、合谷等常用穴位。针刺过程要求严格的按刺法的操作流程进行,从定穴、消毒、进针、行针、出针手法及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体会是否有针感。全盲生的针刺操作流程略有不同,首先是消毒(手、定穴部位的大面积消毒),而后是定穴,左手定穴后手不离开定穴部位,右手持针直接进针,以避免脱离定穴的部位。然后相互练针以加强认知联系和对反应的回忆,确立操作技能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学生相互选择腧穴进行具体操作,体会针刺感应及针刺的频率、幅度、运针的深度、角度和方向等,使彼此有了直接感知。在实践课上由教师逐一检查,一方面检查学生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并随时纠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体会针下得气感觉的基础上,彼此客观的对操作手法进行评价。期间教师亲自体会学生的针刺操作并给予指导,教师及学生间的亲身体会及评价,确立了学生针刺操作技能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也消除了多数学生认为学习针灸无用的想法,为步入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增加技能考核,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在反复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为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和操作技能的评价,同时,也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手段,进行了针刺操作技能考核。考核方式的设计,首先是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及全盲生、低视力生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4人(两盲生、两低视力生),每组学生交替进行针刺操作。其次是选择腧穴:由于视觉缺陷,为了操作的安全性,故腧穴的选择定在四肢,由学生自己选择。最后是操作流程:要求从消毒、进针、行针、得气、留针、出针,完成整个操作流程。每个步骤以操作为主,结合口试。通过技能考核,学生技能操作通过率达到85%以上。从而证明,学生对学习掌握针灸基本技能的主动性和实际动手能力明显提高,收到了预期效果。

(四)引入案例教学,实施角色转换

案例引入刺灸法课堂,也是视障生教学改革的尝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组织学生以病人和医生的角色积极参与到情境中去,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9]。此时,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协助、纠错,变单向传授知识转变为双向交流启迪,达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选择针灸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案较为典型,容易判断,容易引起学生兴趣,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并阐述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进针、行针手法的选择及其操作的关键点。例如,选择一临床“痹症”病案,给出病史、查体、辅助检查以及现有症状,病情变化和详尽的诊疗过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合作解决问题,给出诊断及刺灸治疗方案后,告知学生该报道医生采用的是补关元,阴陵泉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该病案为何选择补法,其原因何在,针刺关元穴的注意事项,该患者进行针刺时应选择何种体位,何种毫针规格,何种进针手法,进针的深度和角度如何掌握;然后选择两名低视力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操作者,其他低视力学生在旁边观察操作过程。要求操作者边操作边回答上述所提问题,然后由教师及观察的学生对操作给予评价,指出操作手法的不足,便于学生改进。此种教学方法把临床病案衍生出的刺灸手法操作的相关问题,融入实际的运用中去,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优于单纯对刺灸手法概念的课堂讲解,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更扎实。而且,在今后临证时有情景重现的感觉,使学生有效地实现由书本到临床的过渡。

三、结语

通过上述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充分调动了视障生听觉、触觉器官,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在活跃思维的同时,开动了脑筋,极大提高了动手能力。由此可见,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完全语言描述的灌注式教学模

式,集情景教学,快乐教学于一体,教师学生情感互动,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视障生的教学质量,改善视障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而且使学生能牢固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尤其是操作技能显著提高。

[1]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

[2]袁宜勤,海月明,岳增辉,等.刺灸法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J].中医药导报,2003,9(10):59-60.

[3]胡幼平,金荣疆,杨运宪,等.《刺法灸法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48.

[4]陈春梅,李赞军.《刺法灸法学》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7):284-285.

[5]赵慧玲.《刺法灸法学》教学改革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1):72-73.

[6]徐洪妹.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视力缺陷补偿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4):45-47.

[7]邢艳丽,唐强,刘波,等.刺法灸法学应用多媒体影像示范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208.

[8]胡蓉.《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3):376-378.

[9]陈骥,吴曦,胡幼平,等.案例式教学在《刺法灸法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J].中国针灸,2013,32(3):276-278.

G420

A

罗宏(196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视障盲生灸法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基于盲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
体育课中提高初中盲生身体素质的实践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
《伤寒论》中灸法禁宜的原理
浅谈盲校学生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