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静方有好教育

2017-03-23谢红光

教育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广元市母校生命

文│谢红光

心静方有好教育

文│谢红光

最近,一名叫何林阳的毕业生(现攻读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专程来办公室看望我,感谢母校当年给予他的良好教育。

我问:感谢母校的什么?

他说:感谢母校的文化熏陶。

我问:博士读了干什么呢?

他说:博士读了必须参加工作了,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

一个小时之后,他离开了我的办公室。我在想,四年的学习,他上了那么多的课,可他没有说哪一节课怎么样,而是说母校文化对他的熏陶。他的回答,再一次触碰了我多年的思考——什么才是好教育,原来,答案就在这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是好教育。不需要表面上的热闹与喧嚣,不需要频繁的急功近利的折腾。教育的厚度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代代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个人真正静下心来,去做真实的教育——心静方有好教育。

心静方能做好教师自己。教师是学生的活教材,是学生最好的教科书,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它永远都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原因很简单,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行为,而是一种深切的生命关怀。心静是一种境界。只有心静,才能安贫乐道,修身以敬,才能“衣带渐宽终不悔”。心静是一种力量。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遇到各种挫折,练就心静就是乐观地对待困难和挫折,以自信的精神去面对。今天,这个社会给予了我们太多的选择和诱惑,内心处于一种困惑和茫然之中,有时心欲大于理智,很难做到内心安静、坦然,我们必须要自觉地精神自救、精神超越。好学校要有好教师,好教师才能做好教育。

心静方能务实与执着。何谓静,正如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里的绝大多数班主任那样,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起早摸黑、勤跟善管,教室、寝室、办公室三点一线,几乎没有双休日,一心一意扑在学生身上,耕耘在教育事业上,静静地关怀着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成长,引导孩子追求爱、善、智慧,实现心灵的转向,不追求热闹喧嚣,更不做表面文章。今天,正是因为有一群默默坚守的人和在压力下逆风飞扬的人,才给我们学校一些安慰和希望。心静了,才有精力去专注干一件事;心不静,做任何事情都会受到干扰。2007年元月,我来到这所学校,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来我一直专注于办一所有文化影响力的学校。今年,高三学生为学校捐建文化景观,我在想,学校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已有75年了,学校到底该给学生表达和传播什么呢?在苦想冥思中,我觉得,学校文化应该给学生表达和传播统一的价值取向:做人善良,做事认真,心怀家国,志在圣贤。在辗转反侧中,我确定了“生命的轻重”这个主题。

心静方能懂得教育。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什么叫作教育?做教育就是回归教育规律和本质,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我们团队中优秀教师坚守初心,久久为功,在上课与下课的铃声中,辛勤耕耘书写芳华。陈玉玲老师执着追寻“诗意语文、诗意人生”,把阅读和写作当作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她曾站在高高的发言席上,面对上百教师慨然抒发怀抱:“教师,是极普通、极平凡的,但我们一生路过的,恰是无数生命的梦想和奋斗。因而,我们总是怀着对生命的敬畏,饱含一份深情;总能保有一颗激情澎湃、青春驿动的心,去书写教育的诗篇,吟唱生命的赞歌,将平凡演绎得伟大,将普通映照得神圣。”

完美的静,就是完美的教育。今天,许多人茫然不知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失去了教育的指南针,我们忘记的不仅仅是诗和远方,很多时候我们忘记的是自己、是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猜你喜欢

广元市母校生命
四川省广元市通联站
告别母校
农村危旧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实践的几点思考——以广元市朝天区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例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古风·关爱留守儿童
广元市推广核桃产业前景广阔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