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继承中创新与发展
2017-03-23周国飞
文│周国飞
翻转课堂:在继承中创新与发展
文│周国飞
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与教学结构,颠倒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过程,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是“知识传递”,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实现,传统课堂中,这个阶段是在课堂中完成的;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内化”,在课后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来完成。通常,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让很多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知识的掌握率只能达到60%-70%。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传递”迁移至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在线辅导,让学生掌握一些概念的、基础的、易懂的内容;“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通过课前小测试,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翻转课堂的出现无疑是现阶段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新尝试,其对教学中的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教学设计、教师教学理念都有更高的要求。尽管我们已经看到,翻转课堂对学校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学生主体性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但我们应该清楚,翻转课堂中承载的新的教学理念、思维、做法预示着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对每一位教师都势在必行。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在传统课堂中,整个课堂教学是程序化的,即“组织教学、复习旧知、教授新知、巩固知识、布置作业”。这一教学流水线在中国中小学课堂上基本上是一统天下,被视为课堂教学的“正统”,每一位教师基本都被要求按这个程序上课。翻转课堂的出现恰恰打破了这一教条,促使教师放弃对教学流水线的迷恋,呼吁教师接受“自由调整、反复再现”的新的教学程式。教师利用微视频技术,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环节可以经过“视频”固化下来,实现教学过程与内容的片断化。由此,这些内容与环节可以穿插在教学流程中,随意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教学流水线的“桎梏”,满足了学生“想学就学”的个性化要求,实现了教与学间的灵活配置。翻转课堂启示我们,有效教学在流程上应该具有三个特征:其一,微课视频有可重复性,即在学生学习需要时,它可以随时回到先前环节上去,防止变成“夹生饭”;其二,教学过程应分解成以知识点为主体的多个板块,并且可以自由调整,这样,教学就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搭积木”的思路进行“拼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其三,教学流程应该赋予学习者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学习状态自由切入,进入任一教学环节开始学习。
强化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如前所言,翻转课堂是最贴近本真学习形态的课堂形态之一,回归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内在要求。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主体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学真正成了一种服务。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辅工作,如为学生学习而录制视频、设计自测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为学生学习答疑等等,在翻转课堂中都成了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传统课堂中,讲授、提问、组织教学、展示教具等是教师的主要工作,而翻转课堂中,讲授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借助网络平台、名师群体代理完成,“教师提问”变成了“学生自问”,组织教学的部分工作由学生小组代理,教师的知识讲解变成了学生小组讨论,由此,教师的教学工作所剩无几,学生的学习责任空前提高。其次,教学变成了参与。在翻转课堂中,课程知识的主要提供者不再是教师,而是视频资源的录制者、学生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小组共同体等。只要学生参与了上述教学主体的活动,学习就会自然发生,知识就可能获得。在传统课堂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聆听教师讲授,学生知识的习得主要通过理解与内化来实现;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可能从中获取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与自由度由此增加。可见,正是由于教师地位的“下降”、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才使翻转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学堂”。
凸显了知识内化的复杂性 学习是学生主动承担学习任务、积极思维、自我提高的过程。在翻转课堂中,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视频自主学习、生成学习问题、寻求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它打破了整体划一式的传统课堂局限,为学生个体化学习提供了舞台,故更有助于个体学习的发生与展开。尤其是借助重难点知识的视频录制技术,整个课堂教学实现了重难点突出、任务明确,课堂教学变得高度精简、提纯浓缩。由此释放出了大量学习时空,为学生个体化学习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学习是学习者与人类文化双向互动的过程,获取社会共同经验、建构个人知识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实质,是课堂教学存在的客观理由。客观地看,课堂教学是社会文化与个体经验间的一个转换点与交接点,能否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检验着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在翻转课堂中,文化知识引入课堂的主载体是微视频。学习共同体对微视频的解读既是这些文化知识在课堂中被“活化”的过程,又是这些知识被学习主体进一步拓展的过程。微视频是激活人类文化的诱因,师生围绕这些视频的解读与讨论是社会文化知识在课堂上被再生产、再创造的过程。
翻转课堂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新发展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触动教学认识观的一次变革,是现代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间的一次融合式创造,但我们绝不能高估这一“变革”的地位,因为它既不可能完全颠覆传统课堂教学,也不可能彻底翻转“教”与“学”之间的位次。正如有些专家学者所言,翻转课堂“替代不了真实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也还不足以让教和学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本质不变,只改变学习流程 任何课堂教学的本质都是一次由教师来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殊认识活动,翻转课堂没有改变这一本质,它改变了的只是教学活动的环节组织与呈现方式。课堂教学是以间接知识为认识对象,这就决定了在学习这些知识经验时必须经历“认知、模仿、实践”的过程,翻转课堂只是采取课前“小微课”来向学生讲授课程知识,用课堂“小组讨论”的途径来提高和深化知识,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借此改变“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传统认识线路,通过微课的辅助采取课前“呈现知识”、课堂“集中研讨”、当堂“联系反馈”的新认识线路。这就使其教学认识线路采取“倒叙”的手法,“先呈现知识结论,再讨论相关问题”成为翻转课堂的经典教学认识流程。
翻转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变,但侧重学生学习的指导 课堂教学师生间的关系是以对话、交往为内容的主体间关系,“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是当代课堂教学的核心本质。传统课堂正是通过教学活动,努力构筑师生间信息交流、知识传递、情感互动的关系,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搭建桥梁。翻转课堂亦是如此,它强调优质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对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同的是,翻转课堂在双主体间更强调微视频对教学活动的作用,大力倡导“以学定教”“以学带教”的教学思维。因此,翻转课堂并没有彻底放弃对“教”的强调,尽管在这一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翻转课堂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课堂教学的双主体性本质,它提高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
翻转课堂的师生互动不变,网络平台让交流形式更丰富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师与生间的互动过程。在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师唱生和,交响共鸣,彼此配合。这种过程体现着教与学互存、相长的关系。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退到视频中,学生面对视频学习,提出问题和疑惑,可见,在翻转课堂中,教学的双边性没有发生实质变化,教学缺了师生任何一方都不成其为教学,它只是向我们证明:在现有的环境中,优质微视频的研发与运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教学双边互动的形态,弱化“教”的形式,凸显“学”的主体。
同时,课堂教学的现场感是“翻转课堂”无法代替的,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也不可能被电脑取代。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要完全替代其他的教学方法,而最终是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作者单位:甘肃省敦煌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