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观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17-03-23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石小燕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导向语文课堂中职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石小燕

基于就业导向观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石小燕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要基于就业导向观,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对就业导向观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中职部分班级新生语文课堂中的研究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中以就业观为导向,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中职教育向社会输送专业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中职教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从现阶段中职教育实情来看,中职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中职教育与就业问题的矛盾,成为当前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中职语文课堂现状分析:无就业导向观

深入发掘影响中职教育的因素发现,影响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的因素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而学生和教师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对象,任何一方态度、方法等存在问题,就会直接影响中职教育目标的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驾轻就熟,不管学生将来的就业,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去学习,学生也没有兴趣,他们更是认为语文课可上可不上,对将来就业也不会产生影响。

(一)学生学习态度差

部分中职学生认为所学文化课知识并没有什么作用,对语文学科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学生所认为的实用论与中职教育教学中的知识论产生矛盾,而实际中职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加偏向于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技术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但现阶段中职教育教学中,处于传统教学向现代化教育教学过渡的关键时期,理论化知识教学重于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也难以从所学习的内容中准确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相对全日制高中而言,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生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大,也会直接影响就业导向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重要作用的发挥。

(二)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

科学地施教,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难题,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课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易。既要让学生得到文学的熏陶,也要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学得有兴趣,也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基础。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够妥当,在学生学习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的中职语文教学,围绕课本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学生难以从语文学科学习中满足自身需求,这就会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不利影响。反观现代化中职语文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将输出实用性人才作为导向,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剖析学生融入社会的条件和相关影响因素,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进而逐步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所以,如何实现就业导向观与中职专业的融合,就成为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语文课堂:离不开就业导向观指导

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面临着“知识本位”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中职语文如何实现与学生专业的结合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发掘教材,实现专业与学科的融合

根据中职语文教学特色,深层次发掘中职语文课本教材,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学科知识融合起来,是实现就业导向基本目标的重要保障。例如在《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这篇课文传递出了“坚持”“诱惑”等词,这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中提及的重要埋伏,如原文中提到“你走过去看吧”“坚持”等词,通过对这些词的解析,在让学生明白字里行间蕴藏的道理,结合学生的专业,将这些道理进行解剖:在面临职业的抉择时,我们会遇到各种诱惑,而在选定职业后,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坚持……发掘中职语文学科精髓,让学生真正明白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通过语文学习实现对自身人格的塑造,同时推己及人用语文学科中传递出来的精神武装自己,真正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联系职业规划,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衔接

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弄清楚学习的目的,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自己制定完善的计划,以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探寻到顺利走上职业规划的道路的方法。能否适应社会与就业者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所以语文教学目标与职业规划不谋而合。所以,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对就业导向观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将其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要将职业规划融入语文教学。

再以《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为例,在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始终在追寻自己的目标,而对于学生未来职业一样,学生也要必须具备这种专一和坚持的品质,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教师在教学中将其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逐步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目标。

三、中职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就业导向观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明确学生所选专业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重要目标,而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必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当前社会背景而言,就业导向观下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从教材中挖掘素质教育的内容,并在教学中时不时地渗透,真正地让素质教育落实到语文课堂中。学生参与社会工作以实践为主,为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将培养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课堂可以成为学生预演的舞台,让学生模拟实践情境,适应社会需求。其次,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离开不就业观的指导,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来学有所用,能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特别要提醒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提醒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学习的关系,有方向有目的地去开展学习活动。

总之,就业导向观下中职语文课堂必须深度发掘就业内涵和教学本质,让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真正实现把就业导向观融入中职教育教学中。

印波.语文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的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

就业导向观 中职语文 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导向语文课堂中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