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7-03-23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德育课文思想

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 朱 娟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 朱 娟

语文富有积极的思想性、质朴美感性、丰富的情意性,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从教学引入、教学分析、教学朗读、教学表演、教学总结这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古称汉学、国文,千百年来自四书五经转自诗文词赋、天文地理无不是中华民族承递知识的工具,孰不知华夏美德、文明亦传承于此。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诗言志”“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德即行。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如何落有实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渗透:

一、教学引入中渗透

如在《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引入中,我说:“小时候,每当夏天有星星的夜晚我们会抬头数星星,长辈会告诉我们这是牛郎星,那是织女星……天上到底有多少星星呢?这些星星都是怎样的呢?大家想知道吗?”这样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宙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使思想受到升华,树立从小学科学、爱科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目标。

又如教学《柳叶儿》一课,课前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反映饥荒年代灾难严重性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饥荒年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紧接着我顺势导入:“在这样一个严重饥荒的年代人们为了活命连树皮树叶都要抢来吃。本文作者在小时候就经历过那段岁月,但作者在幼小的时候还不能体会到那份生存的艰辛,还认为柳叶儿很好吃。柳叶儿真的好吃吗?”学生因这一问对柳叶儿产生了很大的好奇,这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柳叶儿分发给大家吃,学生刚嚼一下就吐出来了,他们尝到了苦中带涩的滋味。有了这样两个铺垫,学生对文章苦中带涩的感情基调就有了很好的把握,对理解文章内容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也能从与自己生活条件的对比中,体会出现在的幸福,从而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二、教学分析中渗透

文章的思想性是内含在精心组织的语言文字中的,所以语文的德育思想必须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人物、事件来实现。教学《安恩和奶牛》一文时,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对安恩外貌描写的语句,从对安恩外貌的分析中了解安恩的性格:勤劳、善良、仁慈等,然后再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在对情节的分析中,让学生理解安恩带奶牛到牲口交易市场的真正用意——带奶牛出来与同类聚聚,散散心,从而再一次感受安恩的仁慈有爱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灵魂也受到了洗礼。

三、教学朗读中渗透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有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这是一篇语言十分优美的文章,很适合朗诵。这篇文章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多方面为读者展现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春的美,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进入王国维的“以我观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境界。再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课文语句的品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的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随后边分析边启示大家: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从而激励学生把握春光,奋发向上,辛勤劳作。这堂课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真所谓一举两得。

四、教学表演中渗透

有些课文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剧情性强,表演相对容易、方便,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和参与,把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关联,使自我转化为文中人物,与其同爱共恨,在迁移中完成对思想的洗涤。如在《〈长征〉节选》中学生结合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周团长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来排练回顾当时情景,使他们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深切地感受到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教学总结中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能以情激情,教师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也会对学生产生很深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感情也会和教师发出共鸣。如《最后一课》教学中,课临近结束,总结课文时,我特意为韩麦儿先生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的崇高精神当众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动作一下子把课堂震住了,学生深深理解了老师的用意,心中的激情油然而生,学生体会到了本篇课文的思想精髓——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也。”语文课同样要做到这些,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还要利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利用它在无痕育人方面的优势,适时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引入 分析

猜你喜欢

德育课文思想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思想与“剑”
背课文的小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