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研究

2017-03-23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7期
关键词:篇文章课程内容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研究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兴江小学 伍成林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教学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向素质化发展,而生成性教学正是这一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小学语文 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的出现,让原来过气的课堂预设有了新的转机,因为生成性教学不似于其他教学方式,它主要的目的是以开放的形式让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将学习的潜能激发出来,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中去,这样生成性教学才有了意义,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有趣。

1.精心设计课堂教案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爱上语文这门课程,如今的教学课堂中,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是为了学生更加容易接纳课程内容以及教师预设的课程内容得到圆满结束。教师们对于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差,那就是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教师们没有将重点放在活动最后的结果是让学生们把预设的课程内容转为自己的知识,而是在过程中只关注活动带给学生的乐趣。所以,这样的实践活动没有任何意义,过于在乎形式会导致学生上课学不到知识。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效率不同,当然,每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更是千姿百态,所以,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根据以上这些特点而决定实践活动的形式,这样的实践活动显得尽然有序,不存在错综复杂的问题,并且实施过程中更加容易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举一个例子,当在学习《蘑菇该奖给谁》的时候,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比赛,先每个小组互相讨论这篇课文,然后小组中自行分配角色,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通过紧张激烈的讨论选出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在小组中认真联系,最后上台演出,告诉学生,要演的生动有趣,另外还可以说出自己对这个角色的见解以及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当然,一次比赛并不足以学生将这篇文章理解透彻,要进行多次比赛,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每一个角色的朗读权。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讨论可以促使学生们更加有想法,教师更加不需要一点一滴的将内容讲解出来。

2.生成完成预设

语文教学中,教学的需求也能够促进生成。比如,在教学《赤壁之战》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对文章中的故事有怀疑,整个过程也有很多破绽,这个过程中,只要出现一个问题的话,就有可能会改写历史,黄盖能有如此的把握吗?周瑜为什么会轻易的就同意了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地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作为资源进行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没有任何预设的教学方式却将课程内容足一表现,体现了教师尽到了职责,做到了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培养,富有艺术的创新思维以及文化内涵丰富,把学生引领在正确的道路上,使学生学习的灵敏度和变通能力得到了提高。每一位教师都尽心尽力,课堂中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所表达的欲望,所谓投其所好,教师们根据学生们的习惯与爱好将教学经常安排的井然有序,不动声色的把教学内容灌输到了学生的脑海里。

3.延伸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

要想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那么老师在课堂中,需要不露声色的把课外知识插入到课堂教学的内容里,这样达到的效果是我们不能形容的,首先,生成性教学会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视野会开阔许多,思考空间宽裕许多,将他们的知识大门又打开一扇。

比如,以《背影》这篇文章为例子,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和父亲月台等火车时,父亲去买橘子,作者看见父亲颤颤巍巍的背影时发出的感悟,表达出了父子之间的浓厚爱意。所谓打铁要趁热,教师在学生刚学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可以用本文知识里侧面表达自己与父母之间相处的一些有趣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课文内容,另外,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说完自己的故事以后,组织学生自己想和父母息息相关的故事,然后将其写下,知识源于生活不无道理。

4.强化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

教学中,教师要让语文这门课程“走出去”,以开放的形式结合其他学科,让语文与其他学科有所联系,使语文教学内容精彩生成。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阿里山的云雾》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台湾阿里山云雾的静态之美与动态之美,文章中的字里行间都涌动着动人的画卷。艺术使人精神愉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内容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流淌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会很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面对强大的艺术设计,冲击着学生好奇的大脑与渴望艺术的内心,教师要将音乐符号和美术线条跟语文文字完美结合,让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同时打开了艺术之窗,让他们觉得文字是充满乐趣的,设计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玩文字游戏,将文字用音乐的符号表达,等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践出真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关于导游的课文,接着让学生亲自上阵,体验“导游”带来的欢乐,春游的时候,教师在旁边指导,让学生轮班当导游,当再次回到课堂上时,让学生互相采访自己当“导演”的感受是怎样的,当“游客”又是怎样的感受。无论是利用艺术也好,开展实践活动也罢,教师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同学们把语文这门学科学到精髓,将知识牢牢的灌输给他们。

【结 语】

小学生是刚刚步入懂事阶段,刚打开内心的情感大门,所以能否将语文教学内容学好,对长大以后的情感生活影响很大。生成性教学,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没一堂课都至关重要,教师们要尽力而为,让没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都能圆满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要设计优美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健康也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然后对症下药,使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步入正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是很枯燥的学科,教师要用灵活的教学模式让他们爱上语文,增加他们对语文的记忆,丰富他们的大脑,提高他们的人格魅力。

【1】张碧海.关于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

【2】王树强.构建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5(05)

猜你喜欢

篇文章课程内容教学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