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2017-03-2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中心中学钟明明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中心中学 钟明明
浅谈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中心中学 钟明明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自然需求;二要让学生明确阅读功用;三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习惯培养
从我们语文教师的作业架上来看,有一种作业(学生读书笔记)赫然在列。这令我们很欣慰。这从一定角度上说,我们语文教师已不再对题海情有独钟了。或者说,我们很多教师已注意到学生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了。但重视归重视,当你审视我们的课堂时,你会感觉有一种莫名的惆怅。由于应试之需要,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在这种情势之下,学生要么动力不足,要么就是一阵发热,不能成为一种自觉,更不要说是一种自我之需要了。由此可见,我们的阅读教学效率是多么的低效和低下!所以,有不少专家质疑我们的阅读教学“任务错位”就不足为怪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我们阅读教学的疲软态势,真正的促使学生自觉的而又能够长期坚持阅读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抓住学生需要,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要想长时间保持对某个对象的好感,就要培养兴趣。事实上,有了兴趣,人们对特定对象有时就能到一种痴迷的程度。你说,有了这种状态,怎能做不好要做到事呢?那么,教学中,我们怎样做好这一方面呢?
1.据学生不同特点,选取各自的第一本书。新学期伊始,笔者都会给学生准备一份读书单,让学生选取比较符合自己阅读需要的书。这在学生阅读兴趣形成初期特别重要。那么,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准备一份怎样的读书单呢?笔者认为,学生喜欢的就是不错的选择。那么,怎样知道学生喜欢不喜欢呢?那就靠我们教师平时的观察了。
2.教师作陪读。事实上,这就是以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你说千句阅读重要,不如拿起一本书的影响重要。笔者平时的做法是,办公桌上放置一个精美的“袖珍”书架(保持整个讲桌的协调性),里面放上基本针对性的“好书”(想推荐给学生的)。同时,书不离手,有时间就看上,哪怕短短的几分钟。
二、触发学生动机,让学生拥有阅读的持久性
这里,先来探究一下何为“动机”。因为弄清了它的含义,那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动机”一词与人们的行为有关联,一般而言,它涉及到一定行为的方向。而这一点,在我们阅读教学中就显得弥足珍贵。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第一点,要想方设法,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的帮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为此,我们教师最要紧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或者说阅读到底有什么好处。第二点,要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的通过讲述(比如习作课讲述阅读对写作的作用)、对比(比如喜欢阅读的人有气质)等方式,在不知不觉间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或价值)之所在。
三、指点学生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能动点
做事情,要讲究方式方法。这一点将会决定我们阅读教学的效果怎样。笔者的通常做法是,结合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规律性的系统性的程式化的对学生进行训练来实现。
这里,笔者结合《风筝》一课的教学,来谈谈笔者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指导的。
第一环节:对课文进行浅式阅读。(1)先看文章的题目。从题目中就能初步的捕捉到这篇文章是讲述什么的,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2)把课文从头至尾读一篇。遇到普通阅读障碍(比如有不会读的字、或不能理解的词),通读完之后,再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同学解决。(3)组内交流一下各自所得——课文都讲了什么,自己对课文有了怎样的初步理解。
第二环节:对课文进行研读(或者精读)。(1)像《风筝》这一类文章,不要求学生一下子对课文就能理解透彻,在原有基础之上(第一环节要求)进一步提高就是一种收获;(2)退一步讲,理解不透彻的地方,我们可以让学生慢慢的进行感悟;(3)客观的讲,有些内容没必要非得讲深讲透,一篇课文,用两节课,学生还有不懂的地方是自然不过的了;(4)还要补充一点,就是课堂上不能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有“哎呀,这点还没讲”这种心理。
第三环节:对所学课文进行框架把握。(1)根据课文章节内容等有关要素,给课文划分层次(虽然这一点目前教学不提倡,课标也淡化对学生的这方面要求,但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这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2)归纳每段每层大体意思,进行有机串联,以期对课文有个立体感受和认识。
上面笔者所讲的三个环节,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落实,不能有侥幸的心理,训练要做到落实到每一步,每一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间,就能很好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而这,对于学生而言,重要性不言自明。
总之,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境(特别是对学生阅读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师本人有着怎样的方案设计),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管是土方法还是偏方还是秘籍),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果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学生一定就能自觉的拿起书本(无论是自选的还是我们教师推荐的;这里也不拒绝课本),走进他们的阅读世界。
【1】冷洪伟.“浅谈语文教学的激趣方法”【J】.吉林教育,2011(11)
【2】杨金玉.“让阅读成为‘悦读’”【J】.吉林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