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SL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23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2期
关键词:后进生分层语文课堂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浅谈“SL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陶 晶

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关系融洽,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发挥“SL模式”的作用?我认为应在我校小班化背景下展开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注意协调好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最终实现分步递进、分层达标。

SL 分层教学 动态生成 合作学习

作为一个80后,我见证过传统课堂的一讲到底,在那样的课堂里,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时间的操纵者,学生只不过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关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死气沉沉。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的这几年里,我也充分见识到了我校“SL模式”下新型课堂的师生互动,在现在的课堂上,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只起一种引导作用,给他们指一条路,最终还是让他们自己走下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在对比中,新型和谐课堂的优势显而易见。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对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而言,我认为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SL模式”下的分层教学

日常教学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发现一个问题讲下去,有些学生很快就领悟了,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反复强调才能掌握,而且课堂上积极举手的总是那些优等生,后进生的思维容易游离于课堂之外。布卢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目前我校实行小班化教育,教师更有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提供了可能。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开展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首先要分层备课。分层备课主要体现在上课准备的问题要有坡度,可将其分为CBA三个层级。就我们语文课堂而言,C层次的问题是基础题,一般就课文内容设题,可直接从原文中找出答案。此类题是专门针对后进生设置,目的是让他们有信心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B层次的题是中档题,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组织一下语言,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此类题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难度不大,教师加以引导一般都能作答,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A层次的问题是中高档题,主要就是针对优等生的了,常常需要联系自身积累乃至凭借语感来作答。设置这类题的目的是帮助优等生拓宽思路、更进一步。这样的分层备课使得课堂上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学生参与度大幅提高。

除了分层备课以外,根据班内学生的不同状况,我还给他们制定了分层目标。比如我们语文的课文背诵,我不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背得一字不漏,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对于优等生,我的要求就是在第一遍默写时力争100分,低于90分视为不过关;中等生80分以下不过关;后进生则以60分为及格线。然后,不过关的再集中起来进行第二次默写,还不过关的,再进行第三次默写,力求实现全班过关。这样抓过关率,就做到了“人人有机会,个个没把握”,优等生如果不认真对待,也有可能会低于90分,而后进生如果努力一下,冲过60分大关,就算达标了。优等生有了压力,自然不会松懈;后进生也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在压力和动力的双重驱动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状态好了,课堂也随之和谐了。

二、“SL模式”下的动态生成

众所周知,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进课堂。我作为新教师,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更加不敢打无准备的仗,一备、二备、三备,总希望能在课前把课堂的每个环节想得面面俱到才好,然后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的完成教案上的教学步骤。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却发现,学生并不总是按照我设想的套路走,特别是A层和C层学生,课堂上经常会“节外生枝”。这时候如果还死守教案,就极有可能在学生的“突袭”中卡壳。比如我在教《本命年的回想》时,让学生找出他们最喜欢的风俗习惯,并说出从中表现了老百姓什么样的心理。照我的预设,如果学生答喜欢“拜新年”,从中表现的就应该是老百姓对来年的一种祝福与祈盼。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却答出“表现中国人爱钱的心理”。这样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外,我有些不知如何转圜,只能很生硬的否定了他们的答案。

其实学生的“节外生枝”不一定都是坏事,处理得好了,它也可以变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为我们的课堂另辟蹊径。还是《本命年的回想》一课,事后我听了另一位教师的课。面对同样的突发状况,她处理得很艺术。她首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接着引导学生“中国人为什么爱钱”,因为钱既是上一年辛勤劳动的收获,又是来年美好生活的保障。这样的应急处理既没有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把课堂引入了理想的境地。

因此,我意识到了我们的课堂不仅仅要求稳,还要善变。如何变?就是要在预设的基础上重视动态生成。于青年教师而言,就是要更加精心的去考虑每一个环节。一个问题提出来,ABC层学生可能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学生答对了怎么继续,学生答不出或答偏了怎么引导,这些问题都是应该事先想好的。毕竟我们缺乏应急经验,只有事先考虑周全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只有事先充分的预设,才能有临场自然的生成。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节拍(包括引导方法、答案设置、板书设计等等)。只有随时调整自己,使师生步调一致了,课堂才能变得和谐。

三、“SL模式”下的合作学习

我刚刚说过,和谐课堂是允许学生“节外生枝”的,那是不是意味着学生可以在课上天南海北的乱说一气?显然不是。我们要先把学生领到正确的路上,再让他自己走下去,路可以有分叉,但大体方向是不能变的。怎样才能保证课堂的总体方向不变?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用集体的智慧去引导个人的大方向。

就我们小班化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而言,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即将班上学生分为5到6个组,教师事先准备5到6个难度相当的问题供其分组讨论,然后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回答或板书。如对朱自清的《春》进行语言赏析时,我先带领学生赏析课文的第1、2两小节,再由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分组赏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我发现这样做使得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动了起来,大家集思广益,共同促进语文课堂的生动和谐。

除了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外,一节课要想方向不变,教师一定要重视主问题的设置。每节课设置一到两个主问题,让学生沿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去延伸。如《斜塔上的实验》一课,我就设置了两个主问题:一个是伽利略具有什么品质,另一个是通过什么事表现他的品质。当然,在他们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我也随时注意观察,一旦他们走上肯定到不了终点的错路,我要及时将其拉回来。拉回来的方式就是进行有效追问,如“教授们和学生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是怎样的?他又是如何做的”等等。

总之,我认为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掌好舵,保证课堂的大体方向不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随时调整一些教学细节,就一定能够实现课堂的和谐。以上就是我对“SL模式”下的“分步递进、分层达标”的语文和谐课堂的一些认识,由于经验所限,肯定还有许多的不足,只能留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提炼。

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2009(1)

猜你喜欢

后进生分层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如何对待后进生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