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游戏资源的起步作文指导策略研究

2017-06-01浙江省杭州市大禹路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2期
关键词:习作动作作文

浙江省杭州市大禹路小学

基于学生游戏资源的起步作文指导策略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大禹路小学陈 芳

在三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们谈到孩子在家的作文表现,直接反映了班级孩子的作文现状。

家长1:老师,我家孩子不愿意写作文,总说不知道怎么写!

家长2:老师,我家孩子总说没东西写。想想也是,平时周一到周五在学校学习,大部分双休日也是窝在家里。他看见作文就害怕,不知道写什么。

的确,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是低年级写话训练向高年级篇章训练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习作教学的好坏,对学生今后习作信心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面对作文如此畏难呢?

1.生活无趣,习作无趣

现代学生白天在学校里度过,晚上回家除了学习,就是看电视,玩电脑,没有丰富的课余生活。仅有的双休日还被补习班占满,很少有玩耍游戏的时间,缺少生活体验。再加上三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没有学会从观察生活中积累材料。面对作文题,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可写,无从下笔,习作的兴趣自然也没了。

2.指导弱化,表达不畅

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习作范围、内容开放,却无具体明确的表达要求,也无可借鉴模仿的范例。新课标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自由表达”,部分老师便过分强调自悟,放手过度,淡化了指导。三年级学生本来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即使有表达的兴趣和欲望,也苦于不知道如何表达。

3.要求过高,望文生畏

大部分家长往往站在成人的高度来审视孩子作文的优劣,并且时不时跟作文集上的优秀作文或者班里特别出色的作文来作比,孩子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只能望文却步。再者,在应试思想的主导下,三年级的作文被要求写到高年级的水准,要求的任意拔高导致孩子作文的畏惧。

找到了原因,那么,从哪儿着手突破进而改变三年级学生习作的尴尬现状呢?笔者认为必须找到习作教学与三年级儿童的特点相整合的元素,让两者紧密相连,激发儿童写作兴趣,才能让儿童心灵中流淌出儿童味十足的作文来。不难发现游戏是学生最喜欢并乐于参与的活动,是最能激发儿童兴趣爱好的知觉“刺激物”。所以笔者意图通过童玩游戏丰富学生习作素材,激发习作兴趣,进行有效指导。

一、挖掘可与习作整合的游戏

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网络游戏、体育游戏课间游戏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如:玩二十四点、打洋片、渔夫捕鱼、迎面接力、跳皮筋、连连看、农夫乐园等。同时,踢毽子、滚铁环、绑花线、拍花巴掌、玩风车、跳房子、石头剪子布、吹泡泡、贴鸡毛等游戏也充斥着孩子的生活。我校又地处城郊结合部,有些孩子还会有剪马兰头、烧立夏饭、端午赛龙舟、挖番薯、钓龙虾等野外富有游戏性质的生活的经历。

作为老师,首先发动学生广泛收集生活中有趣的游戏,然后,进行选择,把一些适合三年级孩子的游戏设置到起步习作教学中来,融合进课堂。

比如三年级上册有一个单元习作要求为“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就可以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游戏。

二、基于童玩游戏,实现有效指导

三年级学生尽管事先接触了很多文学作品,写过很多“写话练习”,但“习作”的印象并没有深入大脑皮层,如果我们开展了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但在每个单元的习作时,教师缺乏具体的指导,也不容易产生优秀的习作。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习作方法指导,唤醒学生对个性的“自我”,鲜活的“生活”的回忆,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一) 梳理过程 言之有序

各种游戏打开了学生生活的大门,让学生神采飞扬。他们的作文也无拘无束,情感真实。但由于三年级学生习作刚起步,这样的作文显得随心所欲,容易造成思绪混乱,没有条理,有的甚至重复表述。因此,让游戏走进学生作文的同时引导学生有序写作,给学生“序”的印象很重要。

学生作文时,有时写了上段不知下段怎么写,写到哪里该另起一段也不清楚。而绝大部分游戏都是有清楚的玩耍步骤和规则,因此可利用游戏的这一特征,选择适当的游戏,让孩子边玩边写,借机培养孩子的构篇能力,理清一篇文章的序。

如“玩陀螺”的游戏:

当老师让学生写完开头后,接着安排“老师玩陀螺” “自己准备玩”“同学赛陀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先表演再议透后写一段。每个环节完了之后都告诉学生另起一段。不会的给他们起个头让他们接下去写。最后请他们写一段自己的感受。

游戏是学生最乐意参与,最感兴趣的活动,在习作之初,用这种方法既使学生对刚发生的过程印象深刻,可以快速成段,又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认识自然段,解决分自然段写作的问题,为孩子从写话过渡到篇章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长时间训练过后,由扶到放,学生有序地安排自己的作文能力大大加强。

(二)剪辑画面 丰厚语段

中年级的语段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训练的巩固,又是为高年级篇章的训练打好基础。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加强三年级学生的语言、写段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分解动作,适当联想

游戏活动富有动感,是由一连串动作连贯而成。把人物在游戏活动的动作过程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每一步动作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并加以联想,这样一步一步进行组合描写,就能还原游戏画面,逐步把文章写具体。

例如:《踢毽子》

①分解动作

如把踢毽子的过程分解成以下几步。如图所示:

脚的动作:放、抛、接、换、踢、跳、伸、弯、捡

毽子的动作:飞、落、舞

眼的动作:瞧、看、盯

②适当联想

像这样把大动作分解化细,引导学生对细微动作的速度、力度、幅度等加以修饰,如“轻轻地”抛、“稳稳地”接、“灵活地”转等,并且适当运用修辞联想的手法呈现,片段的描述就化难为易,言之有物。

(2)重播画面,再现精彩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极容易分散的。在游戏中,学生兴致盎然,游戏结束,学生记忆中存留更多的是那些游戏的结果,而对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却往往忽视了。再者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不一,注意力集中程度不一,所以呈现的作文结果也不一样。部分孩子的习作仍然会泛泛而谈缺少对重点画面的描写。作为教师事先得做个有心人拍下游戏过程的录像或照片等,这无论是对课堂作文指导还是进行二度修改讲评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在作文起步阶段将游戏和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有效举措。

但是游戏植入只是一种办法,并不是说每次单元习作都得与游戏结合。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笔者意图通过游戏这样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手段,让孩子在一次次真切的体验中获得快乐,有话可说,并通过适当的点拨指导,让他们自然地接受一些表达的方法,能够有话会说,有话乐说,不再望文生畏,从而达到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猜你喜欢

习作动作作文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