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徜徉在自主教育的天地
——以一所小学塑创的自主办报特色为例进行的解析与思考
2017-06-01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让孩子徜徉在自主教育的天地
——以一所小学塑创的自主办报特色为例进行的解析与思考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乐 林
突破旧模式,确立以生本为中心、以自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小学生自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是推进自主教育的要义所在。本文从现代自主教育内涵出发,结合学校自主办报活动,从个体案例管窥中,探询学校自主教育体系的建构,进一步找寻将自主教育改革深入的现实途径。
自主教育 办报活动 调查统计 体系完善
笔者曾工作于一所普通小学,这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经历中始终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开展自主办报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主、自理能力,让学生学会做生活、学习的主人,形成了鲜明的自主教育特色。
这所学校于上世纪80年代初创办了校报,这份由学生自主创办的报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负责组稿、审稿、编排、校对,设有“小话筒”“科普园地”“佳作欣赏”等十多个栏目,报纸以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宗旨,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校园内外的特色、焦点都能在报纸上有所反映。因此,校报兼具情趣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成了该校孩子们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笔者曾对该校小学生自主办报育人情况做过长期跟踪调查研究,现选取两份调查表进行分析。
表一:该校自主办报班与它校未开展自主教育班同轨学生学习成绩对比一览表
(在该校与它校随机抽取同轨三个班级,进行两年时间跟踪比对完成)
表一说明,学生通过自主办报,班级学生总体学力水平稳中有升,在“成绩进步明显”和“成绩退步人数”两项的沿革发展中形成良性的剪刀差态势,而未开展自主教育班级学生的学力水平明显提升不快。
表二:学生自主办报情况调查统计表
(调查对象:三—六年级部分班级学生,共发放问卷780张,回收有效问卷729张,回收率为93.46% )
表二说明,学生在自主办报活动过程中阅读兴趣、写作水平、协作交流能力及调查研究技能等都有了不同程度提高,学生在好玩、有趣中学习各种道理,又把知识转化为有利于自己生活需要的能力,对自主育得的知识做到了活学活用。
纵观这所学校开展的小学生办报自主教育活动,充分凸现了主体地位,张扬了个性,培植了协作、创造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办报这块自主教育阵地中自发学习、自主发展、自由驰骋,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技能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构建以培养“自主能力”为目标的主体性教育体系
1.改革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启发学生思维,不断教会学生自学方法,引导他们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自觉调控、自我发展的能力。
2.优化活动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①培养主体意识:教师充分放手,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我,确立“我是主人”的意识。②引发需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欲望,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品尝成功的喜悦。③创设参与机会:建立健全学生管理组织,让他们明确自己在班级学校中的地位,并自觉进入所担任的角色,产生职责意识,真正成为主人。④开阔教育园地:努力使学生的自主教育效能充分释放并提高。⑤充分利用班集体创建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教育作用。
二、确立以培养“自主能力”为目标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激励性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总结等功能,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我们须从评价的主体、目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积极实施主体评价工程,探索多元评价方法,可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自主评价:让学生进行自评、参与互评;让老师作指导性评价;让家长监督评价。在这些评价模式中,我们特别要关注以下四点:一是注重目标评价,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确定发展目标,能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二是重视背景评价,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异,帮助学生自主地增强自我发展意识;三是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纳入评价之中,可借助个人成长记录袋形式,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四是突出结果评价,将学生取得的成绩与起点、过程等加以横向比较,客观地对结果加以“自主”把握。这样,最终努力使评价具有科学、公正、全面、客观的特点,从而形成以激励学生主动发展的自主性评价体系。
只有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自主教育体系,才能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内在要求,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创生性。自主教育真正突出人的主体地位,高扬生命意识,把教育管理的价值定位于“服务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扎实、有效的自主教育一定会促进着每一位学生不断成为优秀的自我。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胡玲莉.让孩子自己做主(自主教育哈佛调查报告).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
【3】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