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量词出神采
——例谈古诗文中量词的妙用

2017-03-23江苏省清江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2期
关键词:妙用量词古诗文

江苏省清江中学

巧用量词出神采
——例谈古诗文中量词的妙用

江苏省清江中学刘晓梅

量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运用,但在文言文中运用并不是太广泛,本文通过具体诗文,来找寻量词的巧妙运用,并借此来探讨由于量词的运用而产生的审美轨迹。

古诗文 量词 妙用

在讲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口技》的时候,我曾犯了一个小错误。那天当讲到第1段中“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句时,我照例请一个同学进行翻译。那个同学完成得很好,把句子省略的量词补全翻译出来。我当即让全班同学集体完成书后练习,并借此解释文中省略的量词。当时我照本宣科道:“文言文中表示事物的数量,一般只用数词而不用量词。”讲了这句话,心中也曾有过一丝疑惑,觉得这样讲好像有点不太妥当。

课后,我便去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这么一查,我便深深自责自己先前的草率。其实量词虽在早期文言文中并不是不用,而是使用不太广泛。但魏晋以后,量词就被大量地使用于文言文中。

量词作为表示事物数目单位或动作次数单位的词,它既表示了事物的特定数量或动作次数,同时又填补了数词未能准确表达的意思,并且数量词的巧妙运用,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妙处。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用“两个”“一行”这样的数量词,不仅准确地写出了黄鹂和白鹭的数量,而且对仗工整,展现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透露出喜悦之情。

秋天,在今人看来是收获理想的季节,是以常用“金秋”来形容。但对古人而言,这个季节最容易引起游子思乡的悲情,所以常有“秋风秋雨愁煞人”“自古逢秋悲寂寥”之说。古人喜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远行天涯,看到草木枯萎,万物凋零,触目伤怀,很容易联想起自己颠沛流离的身世,自然地引发起悲伤凄苦之情。如王沂孙《醉蓬莱·归故山》中的名句“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三个“秋”字点明了时令季节,而“灯”和“雨”则点明了时辰(下雨的夜晚)。这时候用量词“室”“庭”“声”把清冷孤寂的气氛渲染得更为浓重,描绘得更为形象。试想,在这个雨夜,一灯如豆,满室昏黄,一只孤雁时不时地叫一声,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满目心酸,潸然泪下,沾湿长襟呢?

通常说来,通过对一个量词或者几个量词的巧妙运用,不仅准确地表达了作者所想诉说的内容,而且自然地引发了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绝句《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为例,本来“孤城”在读者看来应该是孤零零地一座城池,正如范文正公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所言的“长烟落日孤城闭”。但诗人却用“一片”来修饰“孤城”,颇让人觉得有些费解。其实则不然,“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古人一般以六尺或七尺为一仞,万仞则是极言山之高。由此观之,在一望无际的边塞上,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下,矗立着几座(或更多)城池,这在常人眼里看来是庞大的建筑群,但是在如此广阔的空间中,却显得如此地渺小和孤零,作者匠心独运的宏大的场景和悲凉的气氛也是显露无疑了。

在古汉语的量词运用中,还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这就是有一些量词对其所描绘的事物具有比较明显的比喻作用。这样使用量词,并不需要比喻词,便可构成生动具体、鲜明形象的比喻,较直接使用比喻词来另有一番神韵。如北宋词人秦观的《南歌子》:“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残月如钩,用量词“钩”来比喻月亏,极为形象。“一钩”加“三星”,构成一个“心”字,极大地丰富了词的意境。再如北宋词人谢逸《南歌子》:“画楼朱户玉人家,帘外一眉新月,浸梨花。”词人用女子之眉来形容月芽,同样异曲同工。

同样来形容月亮,宋人黄庭坚用“轮”来比喻(如其词《渔家傲》:“深入水云人不到,吟复笑,一轮明月长相照。”),唐人张若虚也说“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明代王稚登《立冬》也有“一点禅灯半轮月”之妙用。可以说量词尤其是比喻性地量词在历朝历代都被大量地运用在古诗文之中,并为诗文增添亮色。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在《绿》中曾写道:“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用“带”来比喻梅雨潭的水,可谓遣词之贴切。这一点我们依旧可以从古诗中找到其渊源,直接的如唐人白居易的 “山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别草堂》其三),其他的如“千仞洒来寒碎玉,一泓深处碧寒天”(唐·吴融《忆山泉》)和 “一道潺湲溅暖沙,年年惆怅是春过”(唐·罗邺《洛水》)都用巧妙地运用了量词,从而为文章增色不少。

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小诗,从中体会量词的妙用。一首是清代大诗人王士桢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另一首据说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梢头一钓钩。一拍一呼复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两首诗最鲜明的特点是大量使用“一”字,所以又被称之为“一字诗”。其实除此之外,它们都大量使用量词,通过量词来营造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也正是诗人们的匠心之处。

猜你喜欢

妙用量词古诗文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余数的妙用
量词大集合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二”的妙用
量词歌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即兴写作的妙用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