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有效教学探微
2017-03-23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小学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作文有效教学探微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小学林宏芳
小学习作教学是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们在教学中都予以重视。但很多的学生作文思想空洞、缺乏生活,“大话”“空话”“套话”连篇,是教育者们不得不承认的现状。而如何构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课堂,成为了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急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课堂
当前农村小学习作特点是:写出来的字数偏少,一般每篇字数在100~300字之间。习作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顺,词语干瘪,思想情感贫乏,选材狭窄,内容情节如出一辙处甚多。学生怕作文,许多小学生谈“写”色变,写作文成了语文学习中的一件苦差事;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也较普遍,这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偏高,形式单调,既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生作文改为“习作”,降低了难度,明确了目标,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切中时弊的建议,这是我们进行习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那么,当前如何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改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激发兴趣和热情
小学阶段是学生作文的起步,养成孩子用笔说话的兴趣和习惯最重要。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一阶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阶段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三阶段才过渡到作文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与人交流”。那么,学生习作的兴趣从哪里来?在教学中可运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周弘的赏识教育理论,学会赏识学生的习作,强化学生习作的优点,淡化其不足,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就不怕写作文,学生就会产生“我会习作”“我的习作不错”的良好的作文心态。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可从以下量两方面入手。
1.用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好动、好玩是学生的天性,把活动结合在作文学习中,寓学于玩,不仅能使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欲望,而且能积累作文的素材。如在引导学生写一篇名为《我喜欢的水果》的作文时,可请学生课前自带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水果、解剖水果、品尝水果、销售水果等一系列活动,增进学生对水果的了解,为将要写的作文做好丰富、全面的素材铺垫,学生活动时必定兴致盎然,落笔时就显得从容不迫。
2.用作文内容激发兴趣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老师指定,“写什么”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怎么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定的几种模式……长此下去,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内容相近,写法相似,小孩说大人的话,失去了应有的儿童生活气息,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何谈能有所创新,更哪来的兴趣?更有甚者,要求学生听记所谓的“下水文”“范文”,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因此,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
二、鼓励想象与创新
《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创新作文主要就是在自主作文的条件下进行大胆想象,让学生思维更加广阔,浮想联翩,这样创作的文章就会与众不同,具有自己的风格与创意。
1.观察想象
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浓缩情节的优势。如果根据插图内容进行讲述,学生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限制,想象就会所有羁绊。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针对插图内容进行联想,将插图当成是想象的起源,扩展学生想象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培养学
2.虚构幻想
小学生通常都比较喜欢童话,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内容,进行大胆想象,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童话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可以高效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以《二十年后的我》《我与总理的会面》等为题进行写作,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假设,展开虚构幻想,进而创作更多奇思妙想的作文,提高自身写作水平与能力。
三、及时评价与指导
1.要在评价上做文章,帮助学生建立优秀习作档案
可以在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有一份特殊的档案袋——习作档案袋。档案袋中装有以下材料:记录卡、阅读摘记本、“习作小明星”成长卡、作文周报和阅读周报。习作档案的建立,让习作每天都能走进孩子的生活。我还将优秀习作打印成稿装进档案袋中,学生可高兴啦。
还可以出刊“作文月报”。目前班级中每月刊出这份小报。“作文月报”则是分组习作中的精品,有片断赏析,有美文欣赏,那怕一个好的开头、结尾都可能“登报”。这份小报让孩子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所以个个将习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我也明确提出“登报”的首要条件是要真实,写出自己的真正想法,联系自己生活,吐露心声。
2.要在指导上讲技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孩子到了学校最喜欢的就是交流,交流其实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坚持每周一节课外习作指导课,而这有限的一节课中我会做两件事,一是交流:首先分小组、每位组员把一周以来自己习作中最精彩的片段向大家汇报,然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二是推荐:教师将会利用最后十分钟,推荐一本优秀习作,一般会采用赏析的方式进行,力求形成期待。
作为老师还要借一次次的习作比赛,向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习作技巧。我告诉学生看到一个题目首先得问问自己:让我写什么?我得充分调动我的感官,找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解决素材问题;然后是立意,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再次是编写提纲、谋篇布局的问题了。还有在文中如何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