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
2017-03-23
调查发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命困惑与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解决,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导致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杀等危及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根据报告,导致中学生轻生的前两个原因,分别为学习压力占34%,个人情感问题占30%。众所周知,学习压力大,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因个别教师不尊重学生、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值过高等,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越来越大。因此 开展生命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民族整体国民素养的必然要求,
人们愈来愈重视教育质量,而这种质量要求往往只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相关联,淡化了对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关注。这种“教育异化”结果使社会、学校、家庭都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压抑、孤独、冷漠、残忍等人格变异和人性的扭曲现象。可以说,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生命成长,也关系到一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生命意义视角,关注生命成长,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并实现对生命价值深层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生命存在的状态和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直面人的生命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重视活动的形式,漠视生命存在;注重“心理和行为”的辅导,忽视对生命体验的培养;简单统一的指导方式和方法,压抑了生命的创造力。特别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人生命的异化和心理的扭曲。这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而又涵盖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因而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重要主题和领域。这些领域和主题包括: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如熟知安全防护标志;预防灾害的教育,如预防火灾、地震的演习,意外伤害的救护和自我救护;珍爱生命的教育,如生命的意义,艾滋病和毒品预防;自尊、自信与直率性格的培养;人权教育——公民的人身权利、文化与社会权利;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生态环境教育;国防与世界和平教育等等。生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因为健康本身既包括生理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呢?
良好的师德是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要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健康,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健康水平。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严禁教师体罚、虐待学生,或采用辱骂、讽刺、挖苦等形式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效机制。融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建设凸显生命与心理健康关怀的校园文化;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实施教育的机制。整体规划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序列,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与健康教育实施体系。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序地组织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