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高中学生的重要一课
2017-03-23崔显华
文 | 崔显华
《孝经》:高中学生的重要一课
文 | 崔显华
笔者参加北大研修班,听了北京大学张辛教授《道、礼与和谐—孔子智慧与国学的基本精神》的讲座,感受很深。张辛教授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精粹的、经典的、学术的部分,它自始至终贯穿着三个字“道、礼、和”,这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涵儒释道,讲天地人,重知行一。学校教育作为人的主体教育,应该继承和发扬国学,以国学育人,培养守正出新的人才,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最起码要学三本书:小学生要背《三字经》,初中生应读《弟子规》,而对高中生来说,须学《孝经》。
《孝经》有“道”
道是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荀子说:“道者,仁之隆也。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中国文化的基本性质是人道。《孝经》第一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道便是人道中的“至德要道”,它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道法自然,而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故,曾子叹曰:“甚哉,孝之大也!”所以,孝,也讲天人合一,和谐共处,适合“天常”。《孝经》中论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之孝,将“亲亲”之孝推衍为“忠君”“顺长”的行为准则,合乎“伦常”,贯穿了一个“序”字。适“天常”、合“伦常”,这恰恰就是中庸之道。《孝经》教育人懂感恩,明尊卑,知敬畏,这不就是行“道”吗?所以说《孝经》合乎“道”。
《孝经》明“礼”
“礼”是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外在准则。“礼者,人道之极也”。天子之孝可以平天下,诸侯之孝可以治国,卿大夫之孝可以齐家,士之孝可以守其祭祀,庶人之孝可以安亲,这就是符合 “礼”的规定性:各守其分,各安其位,各行其宜。“礼本于仁”,“仁”的主要内涵是“敬”。 孝,德之本也;敬,德之聚也。“敬”属社会,是人伦的,是处理人人、天人、身心关系的要津。《孝经》非常重视“敬”,常常“孝”“敬”并提。《孝经》第五章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第九章说:“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敬”是“仁”的主要内涵,也是“礼”的内核。礼者,序也。孝亲、顺长、忠君,敬天、尊道、爱民,无不是人伦、社会秩序的体现,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教人懂得敬畏,知道感恩,心存善念,相互关爱。“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所以说,《孝经》是明“礼”的。
《孝经》重“和”
“和”是人类和社会追求的理想状态。《孝经》教育人要敬畏天地、孝经父母、忠顺长辈,处处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孝经》第七章),这是于自然“和”;“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孝经》第八章),这是于天下“和”;“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孝经》第十章),这是于社会“和”;“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第十章),这是于人“和”;“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做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 (《孝经》第九章),这是于身“和”。所以说,《孝经》重“和”。这种“和”是“和而不同”的“和”,讲和谐、融合,讲和光同尘、因势利导,讲“和心则行适”。《孝经》之“和”,乃诚于内而和于外,可以“万物皆化”。
中国孝文化的精髓绵延维系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对稳定社会、凝聚民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应该从根本上起步。高中是学生的心智和身体正趋向成熟的阶段,是品德与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习《孝经》,进一步接受国学教育,正是最佳时期。
复兴国学,当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