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

2017-03-23周不群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转型

吕 红,周不群,闵 锐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

吕 红,周不群,闵 锐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与社会对不同人才需求相适应,高等教育也应具有金字塔式的四个人才培养适应域,这“四域”即精英、学科、专业和职业四个人才教育层次,高等教育的生态化建设是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内在要求。高校的“大扩招”和地方专科院校的“大升本”破坏了高等教育应有的“四域”结构,导致“跨域升位”式生态失衡的后果。本文提出应以不同生态域容量为依据调整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以不同生态位差异化适应为依据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以适宜的生态域选择和生态位定位为前提推进地方高校的应用化转型,进而推动地方高校由同质化向特色化的演进发展。

教育生态;生态域;生态位;地方院校转型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身的“生态化”规则,要求系统内的各个生态因子都居于适宜的生态域并对自身的生态位有明显的适应优势。所谓高等教育生态化,是指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平衡协调、和谐有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发展[1]的关系。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高等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目标性的复杂系统,因此地方高校转型本身也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论和生态学工程。只有正确认识高校作为生态系统的属性特点及其与作为进化环境的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内涵与方式,把握不同地方高校在整个高校生态系统中的层次(适应域)和功能(生态位)作用,将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放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加以分析研究,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把准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高等教育应有的层次结构及地方高校转型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需求也不同,即社会发展不同阶段要求高等教育应有相应的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

(一)现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需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阶段,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大体可分为精英、学科、专业和职业四个层次。作为专门为整个社会系统培养输送人才的高等教育系统,本身也应该具有精英、学科、专业和职业四个人才教育层次,分别向社会输送精英人才即从事理论研究、高层社会管理、各类高级创造性人才;学科人才即从事技术研发、社会与工商管理、各类以学科系统知识为基础的专门人才;专业人才即技术实现、社会和工商部门管理、各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业务人才;职业人才即胜任社会部门和技术领域各个工位的技能型人才。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让高校系统自然拥有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态适应域,而这四个生态域的容量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精英人才域容量最小,学科人才域和专业人才域的容量增加,职业人才域的容量最大,四类人才需求比例大致为1∶2∶3∶4。高校系统的层次结构只有与各个人才层次需求相协调,才能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环境系统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的顺利交换,才能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进化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获得社会对自身发展的更多支持。

(二)“大扩招”和“大升本”引致的结构性矛盾

起始于新世纪初并持续至今的高校“大扩招”和地方高校“大升本”运动,就像是发生在21世纪中国高教界的“大跃进”,虽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层次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高校应有的适应性生态结构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问题。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办学层次的快速提升,让很多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既脱离自身发展实际也脱离社会实际需求,致使地方高校大学生毕业无业现象相当普遍。因为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生态适应域选择(办学层次定位)过高,多校学科专业设置同(一个生态)位现象严重,导致高格低质大学毕业生供给过剩,应用型大学毕业生供给不足,造成大学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度较低,严重制约了高校自身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既是高校系统生态化重整即自身发展生态域选择与生态位适应性调整的内在要求,也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对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转向调整的客观需要。

(三)地方高校应用化转型发展的必要与必然

在进入21世纪以前,中国几乎所有高校都是官办的,教育管理机关也按照行政单位对高校进行管理,也给予高校相应的行政级别。一般本科院校是正厅级,专科院校为副厅级。在本科高校大扩招政策氛围中,很多专科院校转升为本科,“专升本”既满足了专科院校及其领导升格升官的追求,也满足了学生及其家长读本成龙的愿望。但是,本科高校的扩招、专科院校的升本和大量“三本”院校的涌现,让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非正常的“普本”一统天下的局面,加剧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间的失衡失调。

中国高等教育自成一体,行政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生态化程度很低,存在教育脱离社会需求、自说自话、为教育而教育等严重问题。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从短缺时代学术型的精英人才培养,走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化转型,既是自身生存发展所必须,也是适应社会需求之必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又迫在眉睫,但由于缺少对高等教育生态性的系统认识,地方高校如何转型发展却大多方向不明即缺乏明确的适应域选择,学科专业重叠定位不清即缺少对特定生态位的特化适应。在普通本科教育严重过剩的现实情况下,地方高校只有顺应社会的时代需求,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找准最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时空领域即生态域,发展出学科专业对特定人才培养的明显优势即生态位特化适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形成明确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化视角下地方高校存在的实现问题

地方高校长期追求“升格”与“扩招”,专业追求“高而新”与“大而全”,脱离自身实际也脱离社会需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盲目“升本”“扩招”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调

在“名”和“利”双重动机的强力推动下,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将自己的办学定位在培养高级人才而挤进精英人才适应域,起码也要挤进学科人才适应域。结果是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一本、二本加三本的“全本天下”格局,每年培养“精英”人才逾700万之众,其中的相当部分大学生毕业便失业了。一些地方高校放弃了原有的技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传统和优势,强行升本去培养学术型精英人才,一些学生宁愿冒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也要读一个本科,学校和学生都死要面子活受罪,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也浪费了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前程。

与此同时,中国的高等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却长期遭受冷遇,日渐萎缩,虽然出口很宽却生存空间狭小,举步维艰。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来看,高等技术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数量巨大,而这巨大的人才需求恰恰被中国高等教育所忽视,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之间严重失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有的“金字塔”型结构变成了“倒金字塔”结构,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自然愈演愈烈。

(二)盲目追求“跨域升位”致使人才培养的高规格与低品质

地方高校专升本以及三本院校建校以后,便开始模仿学术型人才培养的传统本科办学模式,放弃原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传统优势,不顾自身基础与实力,以办成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盲目追求高层次发展,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地方本科高校升格潮、更名潮。实际上,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关键是如何实现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机衔接。盲目追求“跨域升位”不仅不能改变高校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原有层次和地位,还会产生地方高校的同质化、品牌流失、结构性错位和名不副实等问题。实际上,许多地方本科高校以转型之名进行更名与升格活动,其背后的动机是寻求扩大办学规模、获取更多教育资源、获得更多经费支持,而不是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多按照学术研究的知识体系进行专业设置,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无法达成,职业技能人才又不削培养。结果是一方面专业、职业和岗位人才缺口巨大,另一方面是部分本科“高层次人才”无人问津,毕业即失业,高度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脱节,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错位,人才类型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结构性矛盾突出。地方高校要破解办学与社会脱节、人才培养高格低质、多校同域同位的同质化竞争困局,就只有走出现有办学模式,重新调整办学定位与专业定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

(三)办学定位“高不成低不就”致使千校一面特色尽失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为了自身的快速扩张和短期利益,相对忽视了为满足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人才的教育使命,而是将大规模扩张放在首位,从而导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严重失调。很多地方的院校,由于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将精英人才、学科人才、专业人才及职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混淆,盲目追求“高大上”。办学理念的“假大空”和人才培养定位的“高不成低不就”,让其难以实现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建设等育人环节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了争取生源,大部分地方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切实际地求全面、追热点、赶时髦,结果是学校同层化、专业同类化和学生同质化。

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的日益趋同,导致中国高校千校一面,服务职能重叠,院校间同层恶性竞争,综合性本科人才严重供过于求,技能型职业型人才又需求缺口巨大,已经和正在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多数地方高校过于追求学科专业齐全,重规模、重效益、重数量而轻质量,人才培养高规格低水平;众多地方高校众多专业拥挤于同一生态位,培养出的都是无特质、无特色、无特长的“三无”学生,高校丧失市场竞争力,学生也缺乏就业竞争力。因此,地方高校应用化转型发展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已是刻不容缓。

三、生态化视角下地方高校的转型策略

在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生态域,每一个学科专业都应占自身最具适应性和竞争力的生态位,每个生态因子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维持着整个系统的平衡、进化和演替,进而呈现出“生态化”的特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科学审视自身的生态域、生态位和外界环境,合理确定和适时调整办学定位,选择与地方发展互动的办学模式,以地方特色为办学特色,使高等学校把准自己的生态域,学科专业占据自己的生态位。

(一)地方高校应主动下调生态适应域,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向发展

传统的高校教育,由于培养规模有限,大都高度重视学科的完整性、专业的针对性和课程的系统性,其本质是一种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更不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的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地方高校往往底子薄,装备差,师资研究能力较低,学苗一般,难以担当起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社会责任。因此,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社会需要与自身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当然,转型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也应该是高端急需人才,必须具有较为宽博的理论基础和综合素质,具有整合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岗位适应性与职业转换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应用型大学本质属性包括高等性、专业性、应用技术性和人文性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为“五个对接”,即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科学研究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对接[2]。

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并围绕专业、课程教学展开,学科和专业体系的建设应对接地方产业链,形成互动、共生、协同发展的态势:首先是要优化专业设置结构。通过整合现有专业,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应用性专业,跨学科设置专业等,满足新常态下的社会需求;其次是要重置课程安排比重。重新厘定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构建多元化课程模块,提高课程的实践综合化程度;其三是要着重培育教学特色。通过教学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侧重于问题意识、问题思维、问题解决方法的训练与养成。最后是要强化实践实训环节。通过各类实习和实训环节加深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切实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脱节等问题。

(二)地方高校应发挥和培育学科专业特长,向特定生态位适应性特化

地方高校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发展,是学校内部生态环境适应高等教育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发展需求进行自我深刻调整、改造的过程。地方高校应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不断培育自身的学科专业特长,向特定生态位适应性特化,规避不同高校的同域化和学科专业的同位化,即避免学校的同类化和专业的同质化。

所谓学科专业的同质化是指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相互效仿以及由此引发的人才产出规格上的趋同现象。从组织学角度看,我国不同高校处于同一“生态域”和“生态位”的强迫机制、模仿机制和规范机制之中,需要适应相同的制度环境,因而必然引发组织之间的趋同问题[3]。地方高校转型本质上一种探索和创新行为,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利用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规避不同高校间的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培育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培养有特长的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取消行政级别,打通上升通道,营造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

社会生态系统和高教生态系统只有相互协同才能共同进化发展,而实现协同进化发展的前提是两个系统之间要有稳定通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互动交换关系。因此,没有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政策、财力和良好环境支持,地方高校的应用化转型便会因缺乏动力和能力而步履维艰,难以达成转型发展的目的。

首先,应取消地方高校的行政级别。高校“行政化”是指政府将大学作为行政体制的一部分赋予不同高校不同的行政级别,政府行政机关以行政管理方式对高校加以管理。“985”高校被定位为副部级单位,其主要领导享受副部级待遇;一般本科高校定位为正厅级单位,其主要领导是正厅级;而高专或高职院校则为副厅级,其主要领导只能是副厅级。对单位和个人行政级别的追求是高专或高职院校大规模“升本”的主要内在动力之一,只有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让高校领导不再专注级别和颜面,放下身段,发展出学校办学有特色,学生培养有特长,满足人才需要的应用化转型发展的意愿,地方高校转型特色发展才能拥有持续的内在动力。

其次,要打通成长上升通道,让应用型大学生拥有同样的学业提升空间。中国历来都是重理论轻技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也是如此。学术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可以沿着学士、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的学业上升通道提升学业,而应用型高专或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则不仅一“士”不是,而且没有任何学业上升通道,“士”途被彻底堵死。这也是为什么高专或高职院校要不遗余力地“升本”和绝大多数学生对本科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若不打通应用型大学生的学业上升通道,便不会有地方高校愿意进行应用化转型,更不会有优质生源来接受没有前途的应用化教育。因此,要赋予转型高校对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授予专业学士的资格,对办出水平和特色的专业给予专业硕士授权资格,对于少数确有专业高度和能够进行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给予专业博士授权资格,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同样可以评聘教授、硕士导师和博士导师。如此打通应用型教育的专业上升通道,高校、教师和优质生源就能够愿意和安心于应用化转型与发展,才能逐步发展出更多有特点的应用型大学,更多有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更多有特长应用型大学生。

最后,政府和社会要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与环境支持。政府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引导者和主导者,中央政府应适时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教育规划和指导意见,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作用;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地方高校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直接支持,并在招生录取、职称评聘、学费减免、创新立项、政府拨款、物资采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地方企事业单位也应积极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在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建工程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以及企业技术人员与高校教师相互兼职挂职等方面给予配合,以帮助地方高校转型所急需解决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媒体应及时向公众传达国家高教政策的积极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变化,宣传应用型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典型实例,帮助学生和家长转变就读就业的心理取向,以此共同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创造出更适宜的社会环境。

地方高校应用化转型的大方向是“本域回归”,即由精英人才和学科人才生态域向专业应用人才生态域的回归。地方高校各学科专业要选准自己的生态位,逐步形成对特定生态位的特化适应,从而令每一个转型高校都能够逐渐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以独特优势实现对独特生态域和生态位的独特适应,进而实现对社会人才需求的独特供给和对社会发展的独特贡献。

[1]何光耀、黄家庆,基于高等教育生态化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5(3).

[2]陈建国,威斯康星思想与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

[3]管宁等.区域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

G521

A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转型的‘生态域’选择与‘生态位’特化适应研究”(16YB024);吉林省“十三五”教科规划项目“基于高等教育生态化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化转型问题研究”(GH16177);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JGJX2016B10)

吕红(1980-),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就业与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