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研制:思想及框架[1]

2017-03-23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研制组

大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财经学段财富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研制组

高风险社会的来临,使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诸如预期寿命延长、生育意愿下降等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使得当今社会的年轻人,相比于他们的父辈,面临着更多的财经决策,也因之将承担更多的金融风险。国民财经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个体幸福、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发展。为此,作为一种国民素养,财经素养为每个个体所必须。

财经素养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接成年后所面临的金融机遇和挑战。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早己将财经素养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予以推进。我国于2013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研究制定了《中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财经素养教育日益得到重视。但是我们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财经素养主要还是依赖家庭的传承,财经知识与技能普遍匮乏,更谈不上拥有正确的财富思想。而且学校参与极少,即使已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学校也主要依靠金融机构在推动,总体来说,还缺乏理论指导、标准规范和质量参照。财经素养教育基础很薄弱。

为积极推动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企业成立了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至今共有16所机构加入中心。[2]中心积极展开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包括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研制。

一、研制说明

研制一个相对完整学段的中国青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旨在促进财经素养教育实施基准的相对一致性,为学校、社会机构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及相关活动提供规范化目标参考,并为财经素养教育的质量测评提供质量参照。

(一)研制思想

1.内涵范畴

OECD将素养理解为是知识、技能和策略的扩充,并认为它也包括认知和实践技能的运用,以及其他方面,如态度、动机和价值。学术界公认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研制组认同OECD关于素养的概念范畴,结合核心素养的关键性特质,将素养定义为个体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观念和信念等内在修养。财经素养是个体社会生活中必备的经济知识、理财技能、财富管理、人生信念等基础修养的综合。财经素养教育是不同主体有组织、有计划、有质量地向个体实施关乎财经生活的基础修养培育活动。

2.目标设定

接受过财经素养教育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是否可以成为这样的公民:第一,是否可以作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和累积个人财富;第二,是否可以成为一名成熟的个体消费者进入经济生活,打理个人财务;第三,是否可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理解国家乃至世界经济活动,知晓国家经济与个人财务之间的关系;第四,是否可以作为一名财富的管理者,拥有正义、道德价值的财富观念与信念,既彰显个体经济能力的自我价值,又从中享受创造财富带来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对这些“是否”的肯定回应即是财经素养教育的目标达成。

(二)研制原则

1.坚持经济生活与学生发展规律的统一。财经素养教育不是让学生去学习系统的财经知识,而是针对学生的财经生活需要,包括他们当前接触到的经济活动要素以及未来他们将融入的经济活动事件,来开展教育活动。同时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呈现标准要求。依据经济生活逻辑来编制标准,并依循个体融入经济社会、参与经济生活的脉络,充分展现社会经济生活特点与遵循学生阶段性发展特点的逻辑整合。

2. 坚持传统与现代价值取向的融合。与西方把财富和道德二元分化不同,我国传统经济文化一直把经济与道德合在一起思考,相信财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而是人的价值的具体展现,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义利观。财经素养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鼓励学生将财经财富与幸福生活,与社会的公平正义责任统一起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义利观和现代经济金融价值理念相融合。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和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成本核算理念、法治原则、创业创新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见利思义、以义取利、利济天下价值原则整合起来,引领我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

3.坚持个体与社会、国家经济活动的联动。财经素养标准在社会关系中界定个体的经济活动权利与义务,将个体定义为个体-社会、个体-国家的关系性个人,坚持个体与社会、国家经济活动密切关联的视角,将个体的财经素养理解为不仅仅与个体的经济活动相关,也是个体对社会活动、国家发展的知晓、把握、理解与判断。因此,标准既要关照个体对经济生活的把控,也要关照个体对国家、社会、企业等其他主体的经济行为的认识与理解。

(三)研制依据

学生水平。以各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业水平及核心素养为指向,提取相应学段思想品德、政治等课程中涉及的做人做事观念及经济知识的内容程度,形成学生水平视野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重点。

学科知识。以各学段学生应该了解最基本的财经知识为指向,根据国家级规划教材对8个财经类相关学科(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学、保险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的结构与核心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学科知识视野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重点。

国家发展。以各学段学生应该能够知晓国家经济现象及发展状况为指向,从最近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梳理、编码、聚集所使用的财经概念及相关知识内容,形成国家发展视野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重点。

经济社会。以各学段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社会经济现状为指向,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出最近半年媒体报道聚焦频率最高的前100条财经新闻,从中提取出财经概念及用语并按词频高低整理,形成经济社会视野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重点。

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优秀的财经内容。以各学段学生应该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向,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经济文化,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形成优秀传统文化视野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重点。

国际趋势。以中国各学段学生应该与世界发达国家同龄学生拥有可以比肩的财经素养为指向,选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财经素养国家战略或标准以及OECD、APEC等国际组织制定的《财经素养能力框架》《财经素养学校教育指南》等文献为参考,形成国际视野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重点。

(四)研制过程

研制组项依托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力量,组建包括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部委、行业企业、中小学等不同机构专业人士在内的项目研制组,采取“边研究、边咨询、边修改”的合作联动方式,通过开展文献整理、国际比较、通讯咨询、问卷调查、座谈研讨等多种方法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标准研制历经6次专家函询,涉及专家近80人约100人次,覆盖财经、教育等众多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企业人士 。

研制组将进一步依托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协同高校与地方教科院(所)及实验基地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实验项目,还将结合标准讨论稿,对学生、家长、教师、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等不同群体进行调研,试图通过多种方式,在理论拓展和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各学段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

二、标准框架

(一)目标群体

本标准主要面向幼儿园到大学不同学段的学生群体。首先以心智及知识储备较为稳定的高中为标准研制的定标学段,然后以此为基调分学段上下延伸至大学和初中、小学、幼儿园。

(二)维度与逻辑

参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OECD、APEC等国际组织有关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架构,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依循个体融入经济社会、参与经济生活的脉络,将财经素养教育划分为五个维度: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从这五个维度出发,演绎出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维度、基本结构、基础要素、围绕要素应该具有的认知、技能和态度,形成中国财经素养教育的“五维三标”框架。五维逐步递进,层层升华,为学生搭建清晰的财经知识体系,并引导他们在财经生活中实现财富价值,提升人生境界。

(三)结构、要素、目标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讨论稿)

维度 基本结构 基础要素 素养目标分学段(略)认知 技能 态度1.经济体制与监管制度制度与环境1.经济体制分类及特征2.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3.监管制度与金融监管4.财经法律种类及相关内容2.国际贸易与国际准则 1.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2.国际经济组织与职能1.财富与个体 1.财富与个体生活2.财富与生命价值财富与人生2.财富与社会 1.财富与国家发展2.财富与社会责任

(四)标准特点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讨论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更重视财经价值观的引导;第二,更突出个体与社会、国家的经济关联; 第三,更彰显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经济思想;第四, 更强调劳动创造财富的态度;第五,更强调对制度、规则的遵守。

综上,本标准是一种通用架构,旨在确保财经素养教育实施基准相对一致、质量参照相对统一,以推动我国财经素养教育的基础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学校发展不平衡,各地各校各机构也可以此标准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注释:

[1]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研制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具体执行并联合高等学校、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的专家以及学校一线教师共同研制。本文属研制组研究成果,执笔人:张男星、王春春、楚晓琳、刘文权。涉及本文的研制者还有岳昌君、刘次林、郑薇、毛豪明、杨旭东、柳光强等。

[2] 该中心正式成立于2016年11月,发起单位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山东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康德集团。截至2017年2月陆续又有广西财经学院、广东教育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成为协同单位,共16所机构。

猜你喜欢

财经学段财富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财经日历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财经阅读时代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财经神回复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