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护理
2017-03-23范小丽
范小丽
河南开封市中心医院 开封 475000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护理
范小丽
河南开封市中心医院 开封 47500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08—2015-08我院收治的84例(84眼)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针对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2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2组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视力水平均有所提升,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光感、无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6%(25/27)、73.3%(11/15),对照组为71.4%(20/28)、71.4%(10/14)。2组有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的过程中,辅以良好护理干预,能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
外伤性视神经病;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眼眶部位骨折疾病,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患病率较高,主要由颅脑外伤引起,会对患者视神经管造成影响,增加视神经管内压力,从而引发视神经病变,严重损害其视力,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完全失明,给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1-2]。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较常见的手术有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临床效果较好[3]。但多数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治疗的正确认识,加上短时间内视力下降,会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需辅以良好护理干预[4]。本研究以84例(84眼)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的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08—2015-08我院收治的84例(84眼)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外伤性视神经病。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42例(42眼)患者,男32例,女10例;年龄18~65(48.2±2.8)岁;有光感27例,无光感15例;外伤到就诊时间3 h~8 d,平均2.5 d。对照组42例(42眼)患者,男31例,女11例;年龄18~65(48.6±2.3)岁;有光感28例,无光感14例;外伤到就诊时间3 h~8 d,平均2.6 d。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了解患者病情、常规术前准备、常规心理疏导、术后基础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为视力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不良心理发生的原因,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②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外伤性视神经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尤其重视告知手术治疗的方法、流程、安全性及相关配合要点,从而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使其以平稳的情绪迎接手术。③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1.2.2 术后并发症护理:①窒息:针对全麻患者,术后及时观察是否出现抽搐、呕吐等症状,及时指导患者保持头侧位,并给予吸氧、镇静处理。清理口腔鼻内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出现窒息。②鼻出血:观察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鼻出血情况。若术后鼻内流出少量混合鼻腔分泌物的淡红色血水,告知其为正常现象。一旦患者鼻前部持续流出鲜红色液体或吞咽动作频繁,则可能出现鼻腔内活动性出血,护理人员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积极处理。指导患者避免用力揉搓鼻部,术后1~2 d尽量避免做低头动作,避免食用刺激性、粗硬食物,以免引发鼻出血。③感染:术中需对蝶窦进行开放,且需将视神经管骨壁打开,会增加术后眶内感染发生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其是否出现脑膜刺激征,如呕吐、发热、头痛等,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于医生,进行积极处理。④脑脊液鼻漏: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的因素较多,包括硬脑膜撕裂、颅底骨折、筛窦不恰当开放等。观察术后患者鼻腔渗出液的性质、量等,若出现液体经鼻后壁流入咽腔现象,需考虑脑脊液鼻漏。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标准:视力包括5个级别,即可见视力表、指数、眼前手动、光感、失明。患者治疗及护理后视力级别提升2个及以上为显效;治疗及护理后视力级别提升1个为有效;治疗及护理后视力级别无变化为无效[5]。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视力对比 干预前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视力均有所提升,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有光感、无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2组有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0.042),但无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901)。见表2、表3。
表1 2组干预前后视力对比 (±s)
表2 2组有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n(%)]
表3 2组无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n(%)]
2.3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2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35)。见表4。
表4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n(%)]
2.4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头部外伤患病率不断提升,由此造成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6]。一旦患者出现外伤性视神经病,可能会引发视力障碍,发生率0.5%~4%[7]。手术是治疗视神经管骨折的常用方法,包括开颅减压、经眼眶内侧入路减压或经鼻内镜蝶窦入路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等[8]。而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效果显著,且具有创伤小、入路直接、术野清晰、照明充分、不留瘢痕等优势,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9]。
多数患者缺乏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及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正确认识,加上受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给手术治疗带来不利影响,需辅以良好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模式,强调在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为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效果。本研究对干预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术前护理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为主,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治疗的正确认识,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而心理护理能通过针对性心理疏导,切实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利于加强护患沟通,便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需求,提升护理满意度。术后以并发症护理为主。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窒息、鼻出血、感染、脑脊液鼻漏等,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视力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10]结果相符。结果表明,在外伤性视神经病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的过程中,辅以良好护理干预,能增强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此外,2组有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光感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外伤性视神经病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的过程中,辅以良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过程中,辅以良好护理干预,能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
[1] 王文超,皇甫辉.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32-33.
[2] 郎金琦.影像导航系统辅助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3] 王文超.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病理生理学与临床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1.
[4] 张洪涛,候伟坚,曾宪平,等.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5,21(2):128-131.
[5] 杜伟强.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5):806-810.
[6] 任成龙,王小路,单希征.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非外伤压迫性视神经病[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 40(11):915-920.
[7] 周妮萍,童毓华.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701-702.
[8] 胡卫群,刘钊臣,蔡佳玉.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54-55.
[9] 孟蕾蕾.经鼻内镜颅底病变切除术后缺血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08-909.
[10] 李敏,瞿申红.经鼻内镜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16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3,35(12):1 657-1 658.
(收稿2016-10-10)
R774.6
B
1673-5110(2017)07-0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