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探讨
2017-03-23蔡明凡
蔡明凡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青蒿素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目前青蒿素以片剂,栓剂和注射剂为主的剂型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分析了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体制剂的特点,探讨了此种新剂型的几种制备工艺。
【关键词】青蒿素 纳米 脂质体
一.青蒿素的研究现状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是我国唯一获得国际承认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对疟原虫红内期有直接的杀伤作用,主要是促使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了以宿主红细胞浆为营养的供给。目前,青蒿素类药物上市的剂型主要为普通的片剂,栓剂,注射剂,存在体内代谢迅速,消除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疟原虫复燃率高等缺点。普通青蒿素在临床应用中也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像轻度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加治疗不能很快恢复正常。注射部位浅时,易引起局部疼痛和硬块,个别病人,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及轻度皮疹。
二.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体制剂
纳米结构脂质体是以一定比例的液态油或其他不同的脂质(如卵磷脂,甘油等)为载体,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核中,经不同方法制成的粒径在50~1000nm之间的固态胶粒给药体系。这种剂型有以下几个作用特点:
1.具有靶向性。脂质体具有类细胞结构,可将药物转运到靶组织,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不良反应。纳米脂质体载体还可以提高siRNA等核酸分子在体内的转染效率,组织渗透能力,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增强靶向性。
2.增强细胞对药物的摄取。脂质体纳米颗粒有双分子层所形成的疏水腔和和亲水性有类生物膜结构,可将难溶于水的药物以纳米包埋于脂质体的疏水腔内,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增加细胞对药物的摄取。
3.具有稳定性。脂质体纳米颗粒是极具潜力的给药载体,不仅能运载亲油性药物,还能运载亲水性药物,同时做為药物的储库,可保护药物免于被体液稀释和各种酶系对药物的快速降解,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
目前临床应用的青蒿素类化合物制剂类型有口服片剂,筋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及直肠栓剂等,普通的口服片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使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溶出较差,其次受肝脏代谢首过效应的影响,导致生物利用度低。普通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可以避免受肝脏代谢首过效应使药物充分的发挥药效,但受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半衰期较短的影响,需要频繁给药,给临床治疗带来麻烦。直肠栓剂也可以避免受肝脏代谢首过效应影响,但由于药物吸收缓慢,不利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而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体制剂克服了这些缺点,避免了肝脏代谢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延缓了药物释放,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且青蒿素纳米脂质体在体内停留时间远远超过普通青蒿素原料的1小时体内停留时间,也避免了频繁给药的弊端。由于纳米脂质体制剂粒径在50-90nm,因此大大的提高了细胞对药物的吸收率。青蒿素的新剂型具有靶向性,长效,可降低药物毒性及增加稳定性,而且包封率和载药量相较于普通青蒿素也会大大提高。
三.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比较
目前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体制备的方法比较多,最常用的有三种。
1.乙醇注入法
材料:大豆卵磷脂,胆固醇,青蒿素,无水乙醇,磷酸盐缓冲液。
步骤:称取适量大豆卵磷脂,胆固醇,青蒿素,加入无水乙醇使之溶解,混匀。然后将此混合溶液用注射器缓慢注入加热至45摄氏度的磷酸盐缓冲液20ml,用电子恒速搅拌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至无水乙醇除尽为止,常温水合3小时,即得粒径约为160nm左右的青蒿素脂质体。
2.逆相蒸发法
材料:胆固醇,卵磷脂,青蒿素,磷酸盐缓冲液,有机溶剂。
步骤:将卵磷脂,胆固醇和有机溶剂混合,在形成的有机溶剂中加入溶解了青蒿素的水溶剂,形成比较稳定的水油(W/O)型乳剂,然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达到胶态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水化,继续短时间减压蒸发,即得粒径越约为122.7nm左右的青蒿素脂质体混悬液。
3.冷冻干燥法
材料:类脂质,青蒿素。
步骤:将类脂质高度分散在水溶液中,冷冻干燥,然后再分散到含青蒿素的水性介质中,形成脂质体。
以上三种制备方法中逆相蒸发法粒径约为122.7nm,包封率达30%—50%。冷冻干燥法适用于遇热不稳定的药物脂质体的制备,但粒径不均匀,不易达到纳米级。乙醇注入法包封率达90%,载药量高。综合分析发现乙醇注入法的包封率最高,粒径较小,为最佳的制备青蒿素纳米制剂的方法。
四.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体制剂的前景展望
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体在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她的发展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对现代药剂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发展纳米脂质体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细胞水平的疾病,对病变组织有亲和力,对病变细胞有杀伤力,可特异性地杀灭肿瘤细胞,在药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蒿素脂质体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传递系统,于传统的剂型相比,不仅解决了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难被肠道吸收,而且提高了药物疗效,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纳米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载体体系,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但纳米脂质体的研制才刚刚起步,制备技术还不成熟,目前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既然人们已经开始了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蒿素纳米脂质体制剂会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解决人们的痛苦,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张东,王满元,杨岚.青蒿素类药物新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 2015, 50(3): 189-193.
[2]沈雪松,徐伟,金美华等.青蒿素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1,22(2): 38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