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
2017-03-23于丽荔
于丽荔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教学科目中的难点,其主要目的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逐渐认识、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美感,让他们喜欢上音乐、热爱上音乐。本文主要在美感教育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美感欣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美感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08-01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由此可以看出美感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感教育使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学习当中感受音乐之美,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获得知识与心灵上的双重满足。
1.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
小学音乐教学首先教学生学会识谱。然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来白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掇差,他们除了跟老师学唱几首歌外,对简谱和五线谱等一些基本音乐知识了解极少。简谱的实用性以及小学音乐教材中大部分都是简谱写成,决定了对学生进行简谱、五线谱(尤其是简谱)的教学是音乐课的首要任务。在此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简谱中的七个基本音名和唱名掌握较快,只要通过简短认读和适当竞赛就能激励学生牢牢记住。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学习简谱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它来学唱歌曲,就像学习26个字母是为了能拼读音节一样,所以还必须学习音符的时长知识,在进行这项教学时,我先详细说明简谱中音的长短是由横线多少决定的,如果一个音符要唱两拍,那就在这个四分音符的右边加一条短橫线。如果唱三拍就加两条横线,横线越多,时值越长,如果音符的时值变短就在音符的下面加短线,下面的短线越多,时值就越短。再辅以具体的乐句进行教学。对于四、五年级的学生这样还好接受些,但像"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这样的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却是既抽象又枯燥的。因此,我努力营造了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像的音乐环境:首先,我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如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大钟的声音长,小钟的声音短等等。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我再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昕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这种以兴趣促训练,以训练促巩固,最后达到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音乐素质的目的,虽方法一般,但却很实在、有效。
2.要培养和锻炼学生音乐美感想象能力
想象是欣赏的方法之一,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美得内容,在激发他们思维活动的同时锻炼他们的音乐内容欣赏能力,可以说是学生的每一次想象都是对音乐的一次再欣赏,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美感的一个阶梯。要建立高层次的音乐美感,不仅需要想象力,更需要调动全身的音乐感受力去丰富这种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架起通向神秘音乐的桥梁,成为知音人。"音乐的耳朵"和"音乐的大脑"才能在密切的配合下趋于完善,方可获得高层次的美感享受。要想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音乐美感想象的能力,学生应该在音乐课堂预留想象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在教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的时候,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一边流水的声音,在流水声播放之后再播放这首曲子,用流水的声音激发学生对这首歌的想象力,这样在情感上、行为都产生一种行动力,再通过动作设计与音乐思考很容易让他们感受到这首歌的旋律之美,他们学习的更快、理解的更深。
3.音乐课外活动的意义
(1)音乐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参加音乐活动过程中,发展了对音乐的兴趣及审美能力,丰富了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
(2)音乐课外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在音乐课外生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可以丰富学校课外文化生活,活跃课余生活,激发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3)音乐课外活动是发展和培养音乐人才的摇篮。音乐课外活动满足有音乐才能和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渴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兴趣和才能。
(4)音乐课外活动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音乐途径,巩固和提高学生在音乐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音乐的感受,表现,创造,鉴赏能力。
总之,不论音乐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音乐活动,也不论是唱歌、音乐知识或欣赏教学,教师都应当努力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如能再用说明、讨论、演出或其他方法一步一步地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启发他们有感情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精神风貌,同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那样,就能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的音乐教学质量,使它沿着正确的轨道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