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2017-03-23黄春山
黄春山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设计课堂提问,是提高課堂教学效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见,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84-02
1.课堂提问的策略
教师的提问必须问在学生有疑之处。有些问题表面看学生好像没问题,换个角度提问,就出现问题,实质是学生自觉无疑问,实则有疑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采取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其道提出问题,在教学策略上我们可以称它为变换提出问题角度的策略。如:“光的传播”一节课,教材上这样提出问题的:“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教师如果按照教材上的问题原封不动地提出,可以想像,学生面对一个他早已熟悉的问题,猜想和假设会很快趋向一致,探究兴趣当然也就降低很多。教师若变换提问的角度,提出“大家都知道光在空气中 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哪里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呢?”这样的问题是学生不熟悉,很快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再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课,教材上这样提出问题的:“声可以怎样向外传播?”一位教师提出问题采取逆向提问的方法,提出:“哪里不能传声呢?”这样的问题学生就要深入思考才可能回答,容易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
变换角度提问,除了可以反过来问之外,还可以采取变换问题的方法。如,在“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节课时,由于用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问题,学生很熟悉,一位教师采取了变换问题的方法。提出“为什么用速度来表示运动快慢呢?可不可以用其它量表示运动快慢?”这个变换的问题,恰是学生疑问之处,也是要解决的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可不可以用其它量表示运动快慢?”这个问题又具有开放性,为下面的探究开了一个好头。
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有趣问题易于引起注意,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生动、有趣,同时还要难度适当。问题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欲望;问题过难又会让他们感觉高不可攀。要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创设丰富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多种渠道,可以采用源于学生生活的问题和有意义的提问,用"见怪不怪"的生活经验形成问题;用手脑并用的物理实验形成问题;精心设计的课 堂讨论形成问题;以意料之外的计算结果形成问题;以真实可信的物理史实形成问题;以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多媒体课件形成问题等等。如,教师在讲声音传播一节课时,以新闻材料入手提出问题:"最近,美国又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武器——声波枪,你们听说过么?"这个问题联系社会问题,又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事,很容易一起他们的兴趣,自然学生也就很快进入教学要引导探究问题之中。
再如,在讲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节课时,教师可以 采取魔术表演引入探究,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讲乐音和噪声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由同学用音乐瓶演奏乐曲的活动入手引入探究问题。用乐器演奏学生不新鲜,但用音乐瓶演奏,他们却感觉到很有趣,他们很想知道瓶子里装上水发生这神奇变化的原因,也就为下面探究开了个好头。
引导学生提问,教师的教学策略就是要实施应具有使问题开放的引导语。如:你想知道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如,在“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一节课,教师采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学设计。教师首先给出了一春暖花开时节,冰冻河水开始熔化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这自然现象是物质有固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接下来,教师问:“关于冰化成水,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接下来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想知道的问题,教师将他们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明确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2.课堂提问的方式
2.1 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的提问。例如:在讲解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要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白雾是干冰升华,看到的是二氧化碳,这时我设计了下面的一些问题:白雾是不是二氧化碳?(少数同学在提醒以后会再次认真的思考一遍);我们曾经学习到,我们人眼看见的 白雾通常是什么?(学生回忆:是小水滴);小水滴是哪里来的?(是由水蒸气变来的);水蒸气是哪里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将学生引导到液化放热);放出的热量被谁吸收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是吸热的。这样"白雾"的现象就得到了圆满地解释。
2.2 物理知识应用式提问。例如:在学习声现象这一章中的声音的特征时,对于音调的 理解,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探究了尺子发声的音调,让学生知道同一件物体发声的方式不同音调就不同,于是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点的?(由学生举例:向水瓶中灌水的过程听到的声音音调不同);由此可以联 想到玻璃被中放上不同量的水,发出的声音音调也不同,敲击杯口时是什么在振动发声?水多的时候 音调高还是水少的时候音调高?然后让学生用五个相同的杯子,放上不同量的水,调节水的高度,可以弹出哆、唻、咪、发、唆五个音节,并用这五个音节弹奏一首简单的曲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得到了激发,而且对音调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
2.3 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在光的色彩和颜色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红色的玻璃只能透过红光,那么透过红色的玻璃看黄色的物体是什么颜色?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时对理论知识再次的回顾,让学生再次的思考。这时有少数学生会恍然大悟,然后请不同观点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那么在这个争论中学生可以自己得到正确的结论,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4 运用探究式提问。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讲解液化放热的过程中设计了以下的几个问题:拿什么物质做这个实验最好?怎样可以得到水蒸 气?怎样可以使水蒸气液化?怎样收集放热时放出的热量?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出试验来证明液化是放热的。而且非常 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