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7-03-23崔秀丽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新课标创设

崔秀丽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创设;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65-01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因此,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构建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的教学环境,是实现自主化、合作化和探究的良好的互动教学模式。

1.创设趣味性的导课情境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把书上的"句号"转变成"问号",把"问号"溶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这样设计:"请学生拍手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四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每人分多少?"学生很快拍两下,我接着说,"现在只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每人有多少?"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只作一个拍手的手势,问他什么意思,他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们能把你心中半个月饼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此时,学习分数成了学生自身的愿望,这样顺其自然的引入新的课题。

2.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也就是一种基于经验的认知建构。"因而,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方面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宽,学生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中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通过家长、书本、互联网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这就要求教师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學生。比如:教学"钟表的认识",一年级学生对于钟面是有经验的,他们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已经接触过整时、几点半甚至更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数学现实"去创设情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创设情境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情境的新、奇,忽视学生的已有认知,造成认知的断裂,这种超越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的情境也是不成功的。

3.创设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发现和创新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紧接着要从问题情景中提出问题,问题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要尽可能由学生提出。如在教学《连加》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用多媒体播放动画,一年级的学生在帮助农民收西瓜,文字显示:一班收了38个西瓜,二班收了45个西瓜,三班收了43个西瓜,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一班和二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有的学生提出"二班和三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还有的学生提出"三个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教师及时点题:"求三个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就属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连加》"。这就是学生直接从情情境中提出问题的实例。

4.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悬念情境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疑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的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山西到首都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会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因为距离太远,路程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那么,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好的计量单位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短短几句话,是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有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5.创设激发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如《比例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我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告诉学生我国国土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从东到西的距离有5000千米,从北到南的距离有5500千米,还有辽阔的海域,以此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然后设问"这么辽阔的疆域怎么能画在这一张纸上呢?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而且所唤起的形象就成为直接激活《比例尺》这一知识点的关键经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6.创设使学生乐在其中的游戏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游戏是儿童的天使,因此,创设游戏情境是不错的方法。一是个体活动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比比谁是火眼金睛"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几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二是集体合作游戏。在上"统计"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同学和没戴帽的同学等相关问题时,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三是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最佳默契奖"。师与生像电视上作节目一样,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总之,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小学数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关注的是能否有利于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促进思维联想,能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能否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独创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韩国银.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39期

[2] 杨艳侠.浅析小学数学情境式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S1期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新课标创设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